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高中等级考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1.在生物体中糖类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A. 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B.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C. 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D. 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的主要功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同时还有部分糖类参与细胞结构的构成,如核糖可组成RNA,脱氧核糖可组成DNA,细胞膜上糖和蛋白质可形成糖蛋白。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也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详解】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是自由水,A错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B错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同时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如脱氧核糖和核糖分别是构成DNA和RNA的成分,C正确;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错误。
故选C。
2.在10倍目镜、10倍物镜下测量钟形虫,测得虫长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7微米,若换40倍物镜观察,所测得钟形虫长、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依次为A. 12格、14微米B. 24格、7微米C. 48格、3.5微米D. 96格、1.75微米【答案】D【解析】【分析】物象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越小。
【详解】在10倍目镜、10倍物镜下,虫长度放大了100倍,测得虫长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7微米;若换40倍物镜观察,虫长度放大了400倍,测得虫长度的格数为24×4=96格,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7÷4=1.75微米。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下图表示某动物小肠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①~④对应其中各时期,其中②为S期,箭头表示细胞周期的方向,h表示小时。
该细胞分裂间期时长为A. 7.9hB. 13.5hC. 15.3hD. 1.8h【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由题意可知②是S期,则③是G2期,④是分裂期,①是G1期。
【详解】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又分为G1、S和G2期,G1和G2期都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而S期是进行DNA复制,G1期是从上次细胞增殖周期完成以后开始的,根据题意,②是S期,则③是G2期,④是分裂期,①是G1期。
故分裂间期时长为:G1+S+G2=3.4+7.9+2.2=13.5h,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酶A. 具有高效性B. 具有专一性C. 本质为蛋白质D. 本质为淀粉【答案】B【解析】【分析】欲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利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的底物或用同一种底物不同的酶。
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无机催化剂和酶。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底物不同,1号试管中加的是蛋清液,2号试管加的是淀粉液,两个试管加的都是蛋白酶,故该实验中是利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的底物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淀粉在人体内经消化、吸收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图数字表示其生理过程,其中能形成ATP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为淀粉的消化、吸收过程,②为葡萄糖→丙酮酸,为糖酵解过程,③是丙酮酸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脱去一分子二氧化碳形成一个二碳化合物,④是三羧酸循环。
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是要经过许多步骤才能完成的,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4个主要阶段:①糖酵解,②丙酮酸氧化脱羧,③三羧酸循环,④电子传递链。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①为淀粉在消化道内经消化形成葡萄糖并吸收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过程,该过程不形成ATP,AC错误;③过程为丙酮酸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脱去一分子二氧化碳形成一个二碳化合物,该过程不产生ATP,B错误;②为糖酵解过程,④为三羧酸循环,这两个过程均能产生ATP,D正确。
故选D。
6.下列各项疾病中,病原体与图同类的是A. 红绿色盲B. 乙型肝炎C. 肺结核病D. 脚气病【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细胞可得,该细胞具有细胞壁、鞭毛和拟核等结构,拟核是原核细胞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不是病原体引起的,A错误;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图示病原体结构不同,B错误;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鞭毛和拟核等结构,与图示病原体结构类似,C正确;脚气病是因真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图示为原核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C。
7.下图是某DNA片段,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ACT可称为一个密码子B. 该片段有4种核糖核苷酸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②处D. 该片段转录时不需要酶【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该片段含有三个碱基对,四种碱基,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①是碱基对之间形成的氢键,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
【详解】密码子位于mRNA上,不在DNA上,A错误;该片段中含有3个碱基对,含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①为氢键,是解旋酶作用的对象;②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等的作用对象,C正确;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催化,D错误。
故选C。
8.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光学显微镜照片,该细胞刚完成A. 核膜、核仁消失B. 染色单体分离C. DNA双链解开D. 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该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离,分开后形成的姐妹染色体正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核膜、核仁消失属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与图示后期不符,A错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B正确;细胞分裂的间期,DNA双链解开进行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在后期染色体由于螺旋程度较高,DNA双链不能解开,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错误。
故选B。
9.下图表示人体精原细胞中第23号染色体形态,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⑤D. ②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精原细胞中第23号染色体是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应为XY染色体,其中较大的一条染色体为X染色体,较小的一条染色体为Y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彼此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体分离后分向两个细胞。
【详解】①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样,与精原细胞中的X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符合题意;②细胞为精原细胞中第23号染色体复制后的图像,可表示初级精母细胞,②符合题意;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样,与精原细胞中的Y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符合题意;④细胞中含有一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与图中23号染色体是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不符,④不符合题意;⑤细胞中含有一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与图中23号染色体是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不符,⑤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左图代表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某器官生长的影响,右图表示一横放的盆栽植物生长的状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若左图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影响,则右图中b点的浓度对应图甲中D点的生长素B. 右图生长素对根的作用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 若左图为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影响,右图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中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时,则右图中d点生长素浓度≥左图中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D. 右图生长素对茎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分析左图可知,图中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则小于i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长,大于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抑制该植物的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分析右图可知,由于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更敏感,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在根部b侧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a侧长得快,b侧长得慢,所以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由于茎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在茎部d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c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小,因此d侧长得快、c侧长得慢,植物的茎背地生长。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右图b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为抑制作用,所以若左图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影响,则右图中b侧的浓度可对应图甲中D点的生长素浓度,A正确;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进行横向运输,使b侧生长素浓度大于a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故b侧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低而促进生长,所以体现了生长素对根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右图中d侧生长素浓度大于c侧,由于茎较不敏感,二者均为促进生长,且d侧生长速度大于c侧,若左图为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影响,右图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中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时,则右图中d点生长素浓度应小于左图中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且同时大于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C错误;右图生长素对茎的作用只有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重力作用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1.下列四幅图表示人体内四种生命活动过程,代表细胞分化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
3、受精是指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详解】A细胞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A不符合题意;B细胞产生了相同的子细胞,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B不符合题意;图C表示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表示受精过程,C不符合题意;图D 中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生长、分化、分裂、受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