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时空整合

中国近代史时空整合


政治:西方国家从鸦片战争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土和主权完整遭 到破坏,太平天国运动解开民主革命序幕。
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开始商品输出,中国 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 解体。
思想文化: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 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思想文化: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六、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政治: 日本全面侵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国共两党 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别 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抗日。1945年抗日战争 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日益壮大起来。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遭到了空前残酷的打击,日本在 沦陷区进行疯狂经济掠夺,国统区官僚资本日益膨胀。 思想文化: 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成为了我党的指导思想。
• •
⑥在斗争策略上,能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灵活调整 策略方针。
• 一、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中国 • 革命的影响 • 1. 中国同盟会 • (1)时间:1905 • (2)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3)指导思想:旧三民主义。 • (4)影响: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阶段。1911年武 昌起义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和清帝退位,部分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民 • 2. 国民党。 • (1)时间:1912 • (2)性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
B.
C. D. 解析 关键是抓住题干中“乘客不分男女座”这
句话,这和中国传统的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的伦
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
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 ) A. B. C. D.“ 解析 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器物”到维新派、
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先进中国人随着 民族危机加深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结果。
民主革命成为 了20世纪初的 进步潮流,孙 中山为首的革 命派发动了辛 亥革命,推翻 了清政府,结 束了君主专制 政体,在革命 果实被袁世凯 窃取后,中国 开始出现了北 洋军阀的黑暗 统治。
经 济
思 想
资产阶级思想进 一步传播,掀起 了一场思想解放 运动——新文化 运动。十月革命 将新文化运动推 向新阶段,大力 传播马克思主义, 给中国革命带来 了希望的曙光。
解析
此内容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出现。
12.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到大众传媒时代的标志是
(A) A.报纸的出现 B. C.广播的出现 D. 解析 报纸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
入到大众传媒的时代。
13.(2009·上海卷)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
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 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 A.
解析
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
并没有动摇封建的思想基础。而新文化运动做到 了,而且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大解放。
20.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对中国
革命历程进行详尽完整论述,指出中国革命必须 分两步走的论断。如果要查找这一理论内容,需 要查找毛泽东的著作为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D)
马克思主义在工农群众中广泛传播,与新三民主 思想文化: 义思想同时并存。
五、1927~1937年,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
政治: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统治开始,毛泽东领导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革命根据地与南 京国民政府对峙。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以后,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当 时的主要矛盾。 经济: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快速发展。
二、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政治: 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侵略,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到一起 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逐渐汇流,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农 民阶级掀起了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经济: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兴 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并初 步发展。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 3. 中国共产党。 • (1)时间:1921年7 • (2)性质: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 (4)影响: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提出了最高纲 领和最低纲领,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是 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 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思想文化:地主阶级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维新派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思 想,在19世纪末促成了思想解放。
三、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阶段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进一步加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转变。
政 治
• ③1927年的“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中国共产党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 • ②没有科学认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③对革命道路认识不清,出现“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2)第二阶段(1935—1949),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 ①在革命道路上,确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民主革命道 路。 • ②在政权建设方面,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并逐步完善 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理论(工农革命政府、“三三制”政权、 民主协商等) • ③在思想建设方面,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和确立,包 括“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理论等。 • ④在经济建设方面,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形成与实施, 包括没收地主土地、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分配土地给农民等
17.一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
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D. 解析 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过程是向西方寻求救 国救民道路的过程,由于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 ( B)
命的相继失败、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
制在中国行不通,于是,转而“以俄为师”,李 大钊号召向俄国学习。
19.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阶
二、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是旧
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年历史呈现
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 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 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和初步发展及上升。
段。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 B. C. D. 解析 所谓“民主革命”,是指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 (C)
体,取得民族独立。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其准备阶
段,说明其阶级性不够,但太平天国运动又不自 觉地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这一历史使命。
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 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 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文明的程度比较深,建筑风格深受外国影响。其 他B、C、D三项都是带有明显中国古典特色的民居。
16.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
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为辛亥革命“补课”的 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
表现为中国民 族工业进一步 发展,出现了 短暂发展的春 天;“实业救 国”成为时代 潮流,为中国 革命奠定了经 济基础和阶级 基础。
四、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政治: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 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国 民大革命开始,但由于蒋介石等人叛变革命,最终 失败。北洋军阀政府逐渐被南京国民政府取代。 经济: 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结束后卷土重来,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解析 和风俗礼仪的变化。
B.①③④
D.
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到衣食住行
11.(2009·广东模拟)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之一,居住形式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反映。观察下 图,其中受到外来文明影响较大的是 ( A)
A.上海民居 B.江苏民居 C.西藏民居 D.福建民居
解析
上海由于受到外国侵略比较早,接受外来
中国近代史时空整合
一、19世纪40年代~60年代,清朝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 现最明显。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 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全方位剧变,由此引 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从农民阶级到地主 阶级内部的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 抗争和探索。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民族矛盾和阶 级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断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民族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阶级矛 盾又居主导地位。
D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民主义革命的崛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 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此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 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9.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
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表现在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