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文学是随着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它所具有的络特质曾让人耳目一新。
下面是络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随着互联的高速发展,络上开始流行起一种新兴文化,即络文学。
它主要是指创作者依靠络平台来发表一些自身的故事,通过络的开放性来获得其他友的参与和评论,这种文学形式不具有功利性,它主要是创作者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
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一、络文学的特点(一) 络文学作品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统的文学作品主要依靠纸质出版物进行传播的,传播速度较慢,受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互联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信息开始依靠络进行传播,民在电脑前就可以了解各类信息,而且伴随着民络阅读习惯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络文学作品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民的阅读,从而很容易红遍整个络。
如著名络作家“痞子蔡”就是依靠络文学而一举成为络当红作家的,他在1998年通过络连载的形式将《第一次亲密接触》展现给了大陆及港、澳、台的络读者,获得了广泛民的追捧,从而掀起了络文学的风潮。
而众所周知的络连载作品“小月月”事件也是依靠络在短时间内红遍了整个络,作品中的主角“小月月”也遭到众多友的膜拜,一时间“小月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文学作品相比,络文学在传播速度上有着绝对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广泛民的认知,并成为一个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从而得到传统书刊的吸收和采纳。
(二)创作自由大部分的络文学作品是由众多普通民创作的,他们可以去络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作者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十分自由,可以随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使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十分自然,贴近人们的生活。
比如之前在络上十分流行的小说《鬼吹灯》,它主要讲述了盗墓者在盗墓、探险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离奇的故事,这种创作题材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很难见到,极大地激发了民的阅读兴趣。
正是因为络文学作品在创作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才使得络文学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 络文学的创作和欣赏具有参与性、交互性随着互联在我国的快速普及,目前在络上活跃着众多的业余写手和自由撰稿人,他们为络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大量络文学作品的产生也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来欣赏和阅读。
传统的文学作品需要作者完全截稿后才能出版供读者阅读,而依托于络平台的文学作品属于一种“进行时”的创作,不但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连续性,而且随着作品内容的更新,作者会与读者进行交流与互动,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需求,这样作者便可以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四) 络文学作品具有多媒体的运用传统的文学作品往往主要以纸质出版物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形式比较单调,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络文学作品与之相比则有着很大不同,它不但含有文字内容,而且还融入了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阅读更加多样。
当一部络文学作品迅速走红之后,会衍生出众多周边产物,如电影、电视剧、游戏、视频等,如著名络小说《盗墓笔记》,络中不仅有“有声读物”供读者下载,而且它还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获得了人们的追捧。
二、络文学对思想政治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开放,爱好广泛,由于络文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他们课余时间十分热衷于络文学的阅读,在络文学中,不仅有积极向上的作品,也存在着一些消极、腐朽的作品,这就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优秀的络文学作品会给大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其主要包括:第一,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丰富知识,寓教于乐。
络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同的民创作出了不同的文学题材,这使得络文学作品丰富多样,不仅有科幻、推理小说,还有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现实故事,这类络文学作品可以带给大学生思想上的启迪。
此外,一些以历史、科技为题材的络文学作品还可以使大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从而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第二,有助于大学生情感交流、表达自我。
大学生是络文学创作的主要群体,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求,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独立的人格。
络是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大学生通过在络上进行创作、发布,可以与读者或其他作者进行探讨和交流,这种沟通不但可以使大学生获得较强的归属感,还可以与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自我实现”。
第三,缓解压力,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在校期间会面临众多的压力,如学习、情感、就业等,这些无形的压力会使大学生心理产生困惑、痛苦,甚至是挫败感,这些负面情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络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曲折生动的故事,刻画出了主人公丰富的情感,大学生通过创作和阅读络文学作品可以产生欢乐、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负面影响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较高的自由性和开放性,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管,络中充斥着一批不成熟、不理智、带有消极思想的文学作品,大学生长期创作和阅读这类文学作品会使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扭曲,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络文学作品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色作品泛滥。
很多络作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络知名度,追求作品的点击率,在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低俗、下流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阅读,从而获得较高的人气。
如络中的小说《多情房东风趣客》《高官的契约情人》等,题目中就充斥着引诱的字眼,严重污染了络文学这片净土。
第二,部分作品离经叛道,是非观念不分明。
络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地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这是由于络文学具有极强的自由性,正是由于络文学的这种特性,《盗墓笔记》《诛仙》等络小说才红遍了大江南北。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作者思想不成熟,作品内容胡编乱造,充满了暴力、血腥、颓废、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等观点,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误导。
第三,大学生过渡沉迷络文学,影响现实生活。
络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等特点,大学生长期阅读络文学会陷入故事当中而无法自拔,而且大部分的络文学是连载更新的,读者无法了解作品的最终结局,这就使得大学生读者每天关心着作品更新,不断刷新页,从而产生了轻度强迫症。
第四,大学生把精力放在络文学创作上会影响学业。
目前,络文学作品的很大一部分作者是在校大学生,虽然创作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积淀,但是部分大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动机不纯,只是为了追求点击率、追求薪酬,创作普遍带有功利性。
此外,还有大学生将全部精力放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上,常常发生翘课、旷课的现象,致使学习成绩下降,无法完成学业。
三、络文学的思想政治功能引导络文学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确保络文学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高校、文学站和其他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出络文学的思想政治引导功能。
(一)高校要做好对大学生作者的教育和引导高校要广泛开展有关于络文学的主题活动,向大学生大力宣扬我国的时代精神和道德规范,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文化水准得到提升。
同时,辅导员和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创作者本着对社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书写生活中的真、善、美,为络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还要教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觉抵制络中消极、腐朽的文学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自身出发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二)高校要鼓励大学生阅读络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络文学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俗的络文化作品很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
高校要重视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络文学阅读观,学会去粗取精的阅读态度,真正吸收优秀络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最终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向大学生推荐高质量的、具有欣赏价值的文学作品,引导大学生在创作络文学过程中要体现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
(三)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络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由于络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络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就要求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传播、不撰写低俗、消极的络文学,自觉选取优秀的络文学作品来阅读。
同时,高校要教导大学生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避免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上,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四)文学站要建立健全文学创作的规范和制度,在源头上把好质量关目前很多文学站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监管,导致站中低俗、消极的作品泛滥,对读者的思想和心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文学站的编辑要加大对稿件的审阅与筛选,上传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
同时,严格抵制那些低俗、消极的文学作品,在源头上避免低质量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
综上所述,络文学是互联高速发展的产物,它为大学生的创作和阅读提供了巨大空间。
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开拓眼界、增长知识,还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校要重视络文学的重要作用,依靠络文学这一新途径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近年来,络文学扑面而来,图书馆络文学书籍的借阅量领先于传统文学。
身边的朋友也有边工作边写作,竟也写出了名堂,有些声名鹊起,成了知名络作家,有些甚至上了作家富豪榜。
我们在狂呼这场盛宴的同时,也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络文学。
有必要厘清几个问题:一、络文学内涵及特点络文学普遍存在着以下特点:比如平民化的创作主体,自由化的创作意图,快捷化的发表反馈,多变化的语言风格等。
此外,络小说能够流行与出版商的利益、创作者的自由、读者的迎合也是分不开的。
有需求才有市场,络小说强势发展与其自身所具备的审美特点有着直接关系。
它们虽不一定崇高、优美,但他们或新颖或动人,总之也是符合了人们的美学期待,并且具备了各种审美要素:比如感知、情感、想象、回忆、联想、理解等,络文学甚至打造出了崭新的文学社会学和文学美学。
二、络文学的审美特征络文学在传承传统文学审美特点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络文学的美是清新奇丽的,是超凡脱俗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美在创作主体和读者群体的大众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文学最初起源于社会底层,表达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
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文学创作几乎成了文人士大夫的专利,他们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他们让文学成了“载道经国,讽喻美刺的工具。
”络文学的兴起则改变了这一现状,络作家来自天南海北、社会各阶层,覆盖了各行各业:公务员、企业高管、贩夫走卒等。
他们名不经传,可能并不具备高深的文化造诣,却有着自己特殊的生活阅历,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有目共睹,虽未成燎原之势,但却宣告了文学回归民间时代的到来。
创作的体裁涉及穿越、玄幻、都市、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