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诗二首课前预习导学阳光导读一、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1919~1920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
吴望尧(1933-2009),笔名巴雷,浙江金华人,台湾现代诗,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
二、背景链接《天上的街市》选自诗集《星空》,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三、阅读点拨《天上的街市》善于运用联想的想像。
第一节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联想明星,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天上的)街灯。
诗歌后三节,都是想象。
第二、节想像的天上的街市与现实的对比:天上的街市:繁荣、光明、富裕;现实是黑暗、贫穷的。
第三、四节,写天上牛郎织女自在、悠闲、舒适、幸福的生活,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无比执著。
总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四、思维导图天联想街灯-明星-天上街灯痛恨上黑暗现实的天上街市-繁荣美丽向往街想像理想生活市天上的生活-自由幸福激发民众太阳升起-划来巨船太扯下帆阳太阳运行穿光波靠云岸船阳光灿烂成批的白银日落焚大火霞光满天星光灿烂预习检测一、字音字形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灯笼.( ) 尧.( ) 缥缈..( )焚.起( ) 神mì( ) 白zhoù(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缥()(2)笼()()二、选择同音字组词3.A.接 B.街 C.阶 D.皆 E.揭(1)啼笑()非 (2)()段 (3)()头巷尾(4)交头()耳 (5)()晓 (6)草木()兵4.A.游 B.尤 C.犹 D.由 E.邮(1)记忆()新 (2)()资 (3)怨天()人(4)()刃有余 (5)()衷 (6)听天()命5.A.谦 B.牵 C.签 D.千 E.迁(1)事过境() (2)()辞 (3)顺手()羊(4)()真万确 (5)抽() (6)()肠挂肚三、课文感知5.《天上的街市》通过奇妙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街灯明星相互辉映图、天上街市繁华图、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四幅美丽图景,诗人通过这四幅图景,表达了的思想感情?6.《太阳船》描写的了太阳运行一天的情景,早晨太阳升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洒下万丈光芒;然后写太阳在太空穿行,又用“”写出阳光渐暗,“驶向另一个港湾”另一个是相对于前面的“”而言;焚起大火是指,“”指夜幕降临,星光灿烂。
课堂速效达标夯基演练1.下列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B.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D.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2.与全诗不同的一项()A.我想他们此刻,B.定然在天街闲游。
C.不信,你看那颗流星,D.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3.运用联想的一项是()A.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B.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C.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D.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4.下边是对本诗中心意思的四种理解,你认为哪一种正确。
A: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B: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只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C: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D.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郁闷的感情。
课内析读读第一节诗,回答下列问题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第一节诗采用了互喻的方法,由联想到,又由联想到。
顺着这一联想,诗人进而想象空中有美丽的街市。
2.“街灯”与“明星”有什么相似处?请具体分析。
3.诗中两次出现“明”,词性相同吗?4.诗歌讲究韵律,请写出第一节诗的韵脚。
韵脚:5. 第三、四节诗中,诗人一反传统的说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有何用意?。
6. “那朵流星”中,“朵”本来是比喻花的,这里来比喻流星合适吗?____ 。
7. 诗的后三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说明了什么?。
阅读《太阳船》完成下下列问题太阳船吴望尧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划来只镀金的巨船,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沿途它穿越紧密的光波,或停靠于云的海岸,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却溅起了银星千颗。
8.这首诗热情赞颂了太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太阳的颜色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早晨,金色-太阳升高到日落前,白色,日落时分,红色)9. 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⑴“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答案:当太阳升高以后,太阳没有的任何阻挡,发出了万丈光芒。
)⑵“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
”(答案: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1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诗句。
“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答案用“白银”比喻阳光,“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的,给人以美感及想像的空间。
)11. 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答案:寄托自己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对故乡与大陆的思念。
)拓展阅读能力迁移12.指出郭沫若《静夜》诗中实写和想象的诗句,诗中怎样由现实而进入想象?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煳。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由现实进入联想⑴这首诗_______节写实,_______节属想像。
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__________。
⑵诗人由“”联想到到了“”,又由“”想象鲛人在岸。
⑶具体说一说“对月流珠”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诗两首答案预习检测灯笼.( ) 尧.( ) 缥缈..( )焚.起( ) 神mì( ) 白zhoù(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piāo )缥缈(1)缥( piǎo )缥碧(2)笼( lóng )笼子( lǒng )笼照二、选择同音字组词3.(1)啼笑(皆)非 (2)(.阶)段 (3)(街)头巷尾(4)交头(接)耳 (5)(揭)晓 (6)草木(皆)兵4.(1)记忆(.犹)新 (2)(邮)资 (3)怨天(尤)人(4)(游)刃有余 (5)(由)衷 (6)听天(由)命5.(1)事过境(迁) (2)(谦)辞 (3)顺手(牵)羊(4)(千)真万确 (5)抽(签) (6)(牵)肠挂肚三、课文感知⒌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⒍“缓缓地扯下了帆”“卸下批闪烁的白银”“神秘的航线”即东方清晨的地平线日薄西山晚霞灿烂“溅起了银星千颗”课堂速效达标夯基演练1.B.应为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C“颗”应为“朵”3.B 是联想,其它四句是想像4. C准确课内析读读第一节诗,回答下列问题1. 街灯明星明星天上的街灯2.“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无数明亮的灯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3.第一个“明了”是动词,第二个“明星”是形容词4.韵脚即押韵的字,第一节的韵脚是:星灯5. 大胆改造了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的生活不再是悲剧,专制的王母娘娘不复存在,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诗人以此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无比执著。
诗人接第二节中两个“定然”,仍用两个“定然”、一个“定能”,表达对牛郎织女天上生活坚信不疑的态度,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无比执著。
6. 合适,“朵”常用于花,流星飞进大气层,跟大气发生摩擦发热爆裂而发光,爆裂成许多小颗粒,形成了上小下大的喇叭花状,象花,自然就可以用‘朵’来形容了。
这就写出了流星的特征,这样天上的街市越发显得神奇美妙,令人向往。
7.对天上世界的繁华而富庶,天上的生活美好幸福表达一种肯定的语气,坚定地相信那样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定存在;对牛郎织女天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坚信不疑,这就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情绪,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
拓展阅读能力迁移12.⑴第一节写实第二节属想像静谧⑵“月光疏星”“天河”,“天河”“鲛人在岸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⑶“对月流珠”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对月流泪,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