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吸附剂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各类吸附剂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各类吸附剂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叶鑫华东交通大学摘要:吸附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利用吸附法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根据吸附机理将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的方法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两大类,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介绍了活性炭、沸石、壳聚糖、膨润土、生物吸附剂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利用吸附法进行废水处理,具有适应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随着现有吸附剂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成功,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吸附剂;吸附法;研究吸附剂是指能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体物质。

常用的吸附剂有以碳质为原料的各种活性炭吸附剂和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类吸附剂。

最具代表性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吸附性能相当好,但是成本比较高,曾应用在松花江事件中用来吸附水体中的甲苯。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便回收或去除它们,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利用吸附法进行物质分离已有漫长的历史,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吸附法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在化工和环境保护方面,吸附法主要用于净化废气、回收溶剂(特别适用于腐蚀性的氯化烃类化合物、反应性溶剂和低沸点溶剂)和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

后者的应用范围包括脱色、除臭味、脱除重金属、除去各种溶解性有机物和放射性元素等。

在处理流程中,吸附法可作为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的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胶体及余氯等,也可作为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手段,以便保证回用水质量。

利用吸附法进行水处理,具有适应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随着现有吸附剂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成功,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吸附剂是决定高效能的吸附处理过程的关键因素,广义而言,一切固体都具有吸附能力,但是只有多孔物质或磨得极细的物质由于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才能作为吸附剂。

工业吸附剂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吸附能力强;(2)吸附选择性好;(3)吸附平衡浓度低;(4)容易再生和再利用;(5)机械强度好;(6)化学性质稳定;(7)来源广;(8)价廉。

一般工业吸附剂很难同时满足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吸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吸附剂。

目前,可用于水处理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吸附树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以及其他可吸收污染物质的药剂、物料等[1]。

本文主要对上述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

1 活性炭吸附剂中活性炭应用于水处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60年代后有很大发展,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已在活性炭的研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制作活性炭的原料种类多、来源丰富,包括动植物(如木材、锯木屑、木炭、谷壳、椰子壳、稻麦杆、坚果壳、脱脂牛骨、鱼骨等)、煤(泥煤、褐煤、沥青煤、无烟煤等)、石油副产物(石油残渣、石油焦等)、纸浆废物、合成树脂以及其他有机物(如废轮胎)[2]等。

但是,活性炭因生产工艺、原料的不同,性能悬殊非常大,用途也不一样,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活性炭有粒状和粉状两种,其中以粒状为主。

与其他吸附剂相比,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微孔特别发达等特点,因此是目前废水处理中普遍采用的吸附剂。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活性炭存在产量少、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再生率低等缺点,因此如何改进活性炭生产工艺,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吸附树脂吸附树脂按基本结构分类,可分类为非极性、中极性、极性和强极性四种类型。

常见产品有美国Amberlite XAD 系列,日本HP 系列,法国Duolite A系列等。

此外,国内一些单位也研制出一些性能优良的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树脂具有适应性大、应用范围广、吸附选择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国内外对吸附树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吸附树脂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脂肪酸钠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酚类物质、稀土元素、对苯二甲酸、苯胺、氟离子等。

但在水处理过程中,吸附树脂会受到氧化剂的氧化,铁、硅、油等物质的污染以及前级吸附树脂本身带有的分解产物和碎块的污染,而且还可能发生热降解,从而引起树脂性能劣化,使用效果下降[3,4]。

因此,当前的趋势是开发高性能的新型树脂如磁性树脂、耐热树脂和特效吸附树脂等,便于提高再生效率、扩大应用范围,并能和其他技术联合使用以弥补树脂吸附法的不足。

3 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以恢复的天然资源,具有价廉、可降解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等优点,因此对纤维素的改性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纤维素的化学改性研究大致可归结为三个主要方向:(1)利用一般酯化和醚化的方法;(2)利用有机化学改性的方法;(3)利用接枝共聚的方法。

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是改性纤维素产品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

这类吸附剂所带基团的类型主要有磺酸型、羧酸型、磷酸型、伯胺型、仲胺型、叔胺型、季胺盐型和两性型等。

目前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的Cu2+、Mn2+、Co2+、Fe3+、Pb2+、Hg2+、Cd2+等重金属离子以及印染废液中的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等阴离子型染料,并均取得很好地处理效果,而且容易脱附再生[5]。

黄金阳等[6]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纤维素上接枝丙烯腈,将共聚物先皂化后偕胺肟化,制备了一种含偕胺肟基和羧基的新型纤维素螯合吸附剂(AOSC),并对进行吸附性能的研究。

此纤维素吸附剂对Cr6+的吸附容量达95.8 mg/g。

这类吸附剂既具有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又比其他吸附剂容易再生,而且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特殊,吸附成本远低于其他吸附剂,因此充分利用纤维素这种地球上最丰富的再生性资源,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出新型的纤维素类吸附剂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将是吸附剂的研究重点之一。

但是,纤维素吸附剂多为粉状或微粒状,孔结构不理想,限制了其使用。

而球形纤维素吸附剂不仅具有疏松和亲水性网络结构的基体,可以控制孔度、粒度,并具有比表面积大、通透性好和水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易于处理并适合柱上操作,已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

因此,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已成为了纤维素类吸附剂研究的一个焦点。

郭学军等[7]将制备出的纤维素珠体固载氢氧化铁吸附剂(BCF)用于吸附地下水中砷酸盐和亚砷酸盐,此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对砷酸盐和亚砷酸盐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刘明华等[8]以棉花为原料,经过碱化、老化、黄化和溶解等工序研制出粘胶液,再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将粘胶均匀分散在变压器油中,制得粒径为0.8-1.2 mm 的球形纤维素珠体。

并采用独特的工艺对纤维素珠体进行化学改性,研制出两种新型的球形纤维素金属吸附剂SCAM-1 和SCAM-2,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SCAM-1 和SCAM-2吸附剂对Cu2+、Co3+、Cr3+、Nd3+等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而且再生容易,回收率高,并可以重复使用。

林春香等[9]以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H2O 溶液为原料,用NMMO 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对水中Ni2+的吸附行为。

研究发现,Ni2+的起始浓度越大,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其吸附量越高,但当Ni2+的起始浓度达到235 mg/L 左右时,吸附量趋于饱和。

目前,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方面,如血液中不良成分的去除和血液分析,各种酶的分离纯化,医药、生化工程材料以及普通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等。

此外,它还被用作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的固定相,并可用于分离、鉴定、回收无机金属离子以及从海水中提取铀、金等贵金属等。

为了扩大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的应用范围,应不断开发出新型的特效纤维素类吸附剂,使其吸附性能、再生效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等方面优于一般的吸附树脂。

而且除制成粉状、细微颗粒状或纤维状的吸附剂外,还应研制出织物状或球状的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这有助于改变或改进工业上原有的吸附操作设备,便于大大简化吸附操作步骤。

4 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壳聚糖是甲壳素经化学法处理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来源极其丰富。

作为一种天然线形高分子碱性多糖,壳聚糖具有无毒无味,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壳聚糖分子链的糖残基上既有羟基也有氨基,易改性,而且与其他吸附剂相比,壳聚糖具有吸附容量大、净化效率高、用量少、使用寿命长、可再生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越性,因此壳聚糖被认为是水处理领域中最具潜力的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

壳聚糖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由于分子结构中的氨基能与羟基形成强的分子间氢键,壳聚糖存在着只能溶于酸性水溶液中,不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在酸性储存会发生分解,使分子量下降;在弱酸性介质中易发生沉淀等问题,妨碍了它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因此,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改善它的物理、化学特性势在必行,也是壳聚糖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5 其他吸附剂除了上述吸附剂外,国内外很多科研工作者还利用花生皮、花生壳、玉米麸质、洋葱皮、茶叶等天然有机材料及其化学改性物作为吸附剂来吸附处理水中的Mg2+、Ca2+、重金属离子、砷化合物等无机物质以及染料等有机污染物。

此外,粉煤灰、天然沸石、腐殖酸类物质、陶土、蒙托石、高岭石、膨润土、泥炭,褐煤、硅石、粘土及其改性物等亦是很好的吸附剂,可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如Cu2+、Zn2+、Ni2+、Cd2+、Hg2+等)、氨类物质、磷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吡啶和酚类物质等污染物。

展望吸附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廉价易得等优点已被广泛使用,但因目前吸附剂普遍都价格昂贵,因此开发廉价、高效率、无污染、可再次利用的吸附剂将是离子吸附研究的主要方向。

目前吸附剂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现有吸附剂进行改性,以增强吸附剂的选择吸附性;加强生物吸附剂的开发研究,因为生物吸附剂来源广泛、种类多,并且大多都可以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开发一些具有较强吸附脱附功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在处理废水过程中提高回收和利用。

参考文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环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23-125[2]Phadnis N P. Activated carbons-carbonaceous adsorbents i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 Chem. Eng. World, 1995, 30(2):69~71[3]Ihara Y. Adsorption of anionic surfactants and related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activated carbon and synthetic adsorbent [J].J.Appl.Polym.Sci., 1992, 44:1837~1840 [4] 张政朴,钱庭宝,徐国勋,等.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8;4(1);42-48[5] Hebeish A, beliakova M K, Bayazeed A.Improved synthesis of poly(MAA)-starch graft copolymers[J]. J.Appl.Polym.Sci.,1998,68:1709~1715[6]黄金阳,刘明华,黄统琳,等.一种新型纤维素螯合吸附剂的制备[J].中国造纸学报,2008;23(4):44-47[7] Xuejun Guo,Fuhua Chen.Removal of Arsenic by Bead Cellulose Loaded with Iron Oxyhydroxide from Groundwater[J].Environment Science Technology,2005,39(17):6808~6818[8]刘明华.两种新型球形纤维素金属吸附剂的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4)[9] 林春香,刘明华,黄建辉,等.一种新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水中Ni2+的吸附行为[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6;14(4):22-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