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八章.ppt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八章.ppt

狭义的表外业务(或有债权/债务业务) ① 担保 ② 贷款承诺 ③ 金融衍生工具 ④ 投资银行业务 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 ① 信托与咨询 ② 支付与结算 ③ 代理人业务 ④ 与贷款有关的业务 ⑤ 进出口服务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3、表外业务的分类 (1)按照是否构成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表外业务
可分为两类
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此类业务即狭义的表外业 务,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此 类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和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二、表外业务的发展状况 随着表外业务的大量增加,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也迅
速增长。 在西方发达国家,表外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很高; 表外业务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迅速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商业
银行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需求的推动下,纷纷利用自己的优 势大量经营表外业务,以获取更多的非利息收入,使得表 外业务收入已成了西方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 的这类业务活动是无风险的服务活动。银行只提供金融服 务而不承担任何资金损失的风险,目的是收取手续费,不 构成银行的或有债权债务。属于广义的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四、中国开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比较晚,开展的内容也有限, 国有商业银行如今还在为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和提高资本充 足率努力,外资银行已经以雄厚的实力出现在与中资银行 对垒的竞争舞台上。2019年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总收入中, 非利息收入所占比例达到了31%,其中表外业务(担保、 承诺、衍生工具交易等)收入占了非利息收入的39%。而 国内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却相差甚远。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三)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表外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1. 更新观念,真正重视表外业务发展。 2. 国内外银行界应加强合作,积极创新,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表外业
务,规范同业在表外业务领域的竞争。 3. 商业银行自身要加强表外业务规划发展的组织建设,认真研究表外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2、特点 与商业银行从事的表内业务相比,表外业务主要有以下
特点: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最突出的特点是提供非资金的金融服
务,资金与服务相分离; 表外业务形式多样; 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的金融杠杆功能
极高; 表外业务透明度低,监管难度大。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尝试表外业务的开 展和创新。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二)制约我国发展表外业务发展的因素 1.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 2.经营理念受传统经营方式的束缚,对表外业务的认识
存在偏差 3.利率没有市场化 4.关于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5.我国商业银行专业人才匮乏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四)发展我国表外业务的条件 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需具备以下
条件: 1、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的更新 2、银行业技术手段的提高 3、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 4、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整 (放松制度约束,
一、表外业务的涵义 1、表外业务 即OBS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
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 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具体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三、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 (一)规避资本管制,增加(资产负债表之外的)盈利来源 (二)为了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例如混业经营、金融脱媒等) (三)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例如金融衍生工具) (四)为了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五)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 (六)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
业务发展规律,对传统的表外业务要设计规范的业务流程,并加大表 外业务人才的培训力度,为今后逐步扩大表外业务品种和规模创造条 件。 4.商业银行要在加强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适时开展 贷款承诺等承诺类表外业务。 5.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利率、汇率逐步放开,混业经营是商业银行的 发展趋势。
拓宽制度空间)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
Copyright© 2007, 河海大学 商学院 理财学系
第二节 担保业务
一、备用信用证 1、备用信用证的定义 备用信用证(Standby Letter of Credit),又称担保信用证
(Guaranteed Letter of Credit),是指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 对申请人开立的承诺承担某种义务的凭证。即开证行在开证申请人未 能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受益人只要凭备用信用证的规定向开证行 开具汇票(或不开汇票)并提交开证申请人未履行义务的声明或证明 文件,即可获得开证行的偿付。 备用信用证所担保的金额,并不在开证人或受益人的资产负债表上 列示。
《商业银行经营学》
戴国强 主编
《商业银行经营学》
第八章 表外业务
在金融创新层出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市场 分额正在不断受到侵蚀,传统业务的利差在缩小。对此,商 业银行除了改善传统业务外,还在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表外业 务的经营种类。表外业务已成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 要内容。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