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相关问题指引一、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提供劳务税收政策1.什么是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且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以及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企业。
2.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都包括哪些内容?承包工程作业,是指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修缮、装饰、勘探及其他工程作业;提供劳务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加工、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咨询经纪、设计、文化体育、技术服务、教育培训、旅游、娱乐及其他劳务活动。
3.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的所得都会涉及哪些税种?非居民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是指对非居民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事项管理。
涉及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税收的管理,应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4.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涉及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艺术家或运动员以团体的名义表演,由团体或企业取得收入,则取得收入的团体或企业在来源国负有纳税义务,不论其在从事活动的国家停留多长时间,收入的来源国有权对其所得征税。
4.1 什么是机构场所?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1)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2)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3)提供劳务的场所;(4)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5)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
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包括委托单位或者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等,该营业代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
4.2 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提供劳务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的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外国政府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
也就是说,如果符合税收协定中不构成常设机构的情况,通过备案,可以享受协定中优惠税率。
4.3 非居民企业需办理税务登记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或协议(以下简称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同时报送以下资料:(1)《税务登记表(适用临时税务登记纳税人)》;(2)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原件及复印件;(3)项目合同或协议原件及复印件(承包承租人及境外企业提供)。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完工后15日内,依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4.4 与非居民企业签订合同的境内机构和个人有需要办理的登记或备案事项吗?1、扣缴税款登记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税款扣缴义务的境内机构和个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扣缴税款登记手续。
2、项目合同备案及变更境内机构和个人向非居民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的,应当自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境内机构和个人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报告表》,并附送非居民的税务登记证、合同、税务代理委托书复印件或非居民对有关事项的书面说明等资料。
境内机构和个人向非居民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合同发生变更的,发包方或劳务受让方应自变更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居民项目合同变更情况报告表》。
3、项目合同款项支付备案境内机构和个人向非居民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从境外取得的与项目款项支付有关的发票和其他付款凭证,应在自取得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居民项目合同款项支付情况报告表》及付款凭证复印件。
境内机构和个人不向非居民支付工程价款或劳务费的,应当在项目完工开具验收证明前,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非居民在项目所在地的项目执行进度、支付人名称及其支付款项金额、支付日期等相关情况。
4、其他申报事项境内机构和个人向非居民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与非居民的主管税务机关不一致的,应当自非居民申报期限届满之日起15日内向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居民申报纳税证明资料复印件。
4.5 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的所得,应怎样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1、自行申报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并在工程项目完工或劳务合同履行完毕后结清税款。
非居民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附送下列资料:(1)工程作业(劳务)决算(结算)报告或其他说明材料;(2)参与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外籍人员姓名、国籍、出入境时间、在华工作时间、地点、内容、报酬标准、支付方式、相关费用等情况的书面报告;(3)财务会计报告或财务情况说明;非居民企业因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准确计算并据实申报期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采取核定的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2、指定扣缴工程价款或劳务费的支付人所在地县(区)以上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境内机构和个人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报告表》及非居民企业申报纳税证明资料或其他信息,确定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六条所列指定扣缴的三种情形之一的,可指定工程价款或劳务费的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并将《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企业所得税扣缴义务通知书》送达被指定方。
扣缴义务人,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指定,并同时告知扣缴义务人所扣税款的计算依据、计算方法、扣缴期限和扣缴方式。
指定扣缴义务人于申报期限内,在每次向非居民企业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所得时,应从支付的款项中扣缴企业所得税。
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代缴税款,应自代扣之日起7日内缴入国库。
扣缴义务人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及其他有关资料。
5.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涉及增值税的征收管理非居民在中国境内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在中国境内设立经营机构的,应自行申报缴纳增值税。
非居民在中国境内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而在境内未设立经营机构的,以代理人为增值税的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以发包方、劳务受让方或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5.1非居民企业进行增值税申报应提供哪些资料?非居民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应当如实填写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附送下列资料:(1)工程(劳务)决算(结算)报告或其他说明材料;(2)参与工程或劳务作业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的外籍人员的姓名、国籍、出入境时间、在华工作时间、地点、内容、报酬标准、支付方式、相关费用等情况;(3)主管税务机关依法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5.2工程作业发包方、劳务受让方或购买方应提供哪些资料?工程作业发包方、劳务受让方或购买方,在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未能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下列证明资料的,应履行增值税扣缴义务:(1)非居民纳税人境内机构和个人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证明复印件及其从事经营活动的证明资料;(2)非居民委托境内机构和个人代理事项委托书及受托方的认可证明。
6.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所得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备案非居民纳税人依据税收协定在中国境内未构成常设机构,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的,可在纳税申报时,或通过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申报时,自行享受协定待遇,并接受税务机关的后续管理。
非居民企业未按规定提交资料,或因项目执行发生变更等情形不符合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条件的,不得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应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缴纳税款。
6.1 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备案应提供哪些资料?非居民纳税人需享受协定待遇的,应在纳税申报时自行报送或由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申报时报送以下报告表和资料:1、《非居民纳税人税收居民身份信息报告表》2、《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情况报告表》3、由协定缔约对方税务主管当局在纳税申报或扣缴申报前一个公历年度开始以后出具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享受税收协定国际运输条款待遇或国际运输协定待遇的企业,可以缔约对方运输主管部门在纳税申报或扣缴申报前一个公历年度开始以后出具的法人证明代替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享受国际运输协定待遇的个人,可以缔约对方政府签发的护照复印件代替税收居民身份证明;4、与取得相关所得有关的合同、协议、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支付凭证等权属证明资料;5、其他税收规范性文件规定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特定条款税收协定待遇或国际运输协定待遇应当提交的证明资料。
非居民纳税人可以自行提供能够证明其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的其他资料。
6.2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备案填报资料有什么要求?填报或报送的资料应采用中文文本。
相关资料原件为外文文本的,应当同时提供中文译本。
扣缴义务人可以以复印件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证明或资料,但是应当在复印件上标注原件存放处,加盖报告责任人印章或签章,并按税务机关要求报验原件。
指定扣缴情况下,非居民纳税人有多个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向每一个扣缴义务人分别提供本办法规定的报告表和资料。
各扣缴义务人在依协定规定扣缴时,分别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报告表和资料。
6.3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备案有哪些注意事项?1、非居民企业的义务非居民纳税人对所报送的报告表填报信息和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非居民纳税人发现不应享受而享受了协定待遇,或因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的,并少缴或未缴税款的,应当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补税。
非居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配合税务机关进行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的后续管理与调查。
非居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拒绝提供相关核实资料,或逃避、拒绝、阻挠税务机关进行后续调查,主管税务机关无法查实是否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的,应视为不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责令非居民纳税人限期缴纳税款。
2、非居民企业的权利非居民纳税人可享受但未享受协定待遇,且因未享受协定待遇而多缴税款的,可在税收征管法规定期限内自行或通过扣缴义务人向主管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同时按规定提交报告表和资料,及补充享受协定待遇的情况说明。
非居民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作出的关于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及后续管理的各种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非居民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作出的与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据税收协定提请税务主管当局相互协商,按照税收协定相互协商程序条款及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