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1 第一课各民族朋友(二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更多地接触人类文化传承。
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观察我国不同民族的特征。
学习用各种方法去表现。
重点难点:对各民族人物相貌特征、服饰装扮、风俗习惯的把握。
并通过自己的概括加以表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种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表现不同民族人物的作品。
学生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物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可用于表现的材料(涂色工具、黏土、色纸等)教学过程:情景创设、师生一起用收集来的少数民族图片装饰教室。
2、教师引导语:通过我们的美化,我们的教室成了一个少数民族大家园。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他们的装扮都很特别,服饰都特别美丽,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啊?欣赏与探索展示图片或播放多媒体演示素材让学生欣赏各民族人物的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介绍我了解的民族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相貌特征服装打扮风俗习惯赏析与讨论引导语:这些精美的服饰不知吸引了多少画家深情的画笔。
观看不同的表现各种族人物的美术作品。
创作与表现分析各类作品的表现方法,讨论自己想用什么方法去表现。
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抓住特征概括特征夸张特征(注重细节)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为作品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对所画的人物种族及习俗的介绍等3、互相观摩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各种族朋友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感知无论哪个种族的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了解不同种族人的相貌特征,服装打扮及风俗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欣赏图片和大家讨论,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抓住外形特征,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的人种教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各种族人物图片学生准备:了解不同人种的风俗习惯,彩笔。
教学过程:感知与体验、师出示奥运会的五环标志:这是什么标志?你知道它有什么含义吗?2、引导学生观察五大洲不同人种的特征,可以从相貌、服装等处进行分析(地球上有50亿人口,除了黄种人外,还有白种人、黑种人及其它有色人种)你知道各种族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吗?答案: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存在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形的发展,就分化出了现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种。
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袭击。
所以长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种变成了黑种人,他们的头发卷曲、覆盖头部,有隔热作用。
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
他们体形比热带地区要粗壮,肤色也较浅。
这些特征代代相传,以至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
3、游戏:你知道吗?师来表演不同的“问好”形式?请学生有肢体语言来表示不同人种的风俗,其它同学猜一猜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你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介绍我了解的种族。
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相貌特征服装打扮风俗习惯创作与表现师生共同欣赏各族人的图片,认一认是哪个种族,哪个国家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推荐图片:《地球上的小人》学生以“各种族朋友”为题,画人物肖像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抓住特征概括特征夸张特征(注重细节)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
老师提示: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
表现时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饰特点。
反思与评价、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如果……,那就更好了。
”2、课后学生可以举办一个各种族的服装秀。
第三课画感觉(一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认识自己的各种感官,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
学会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画出冷、热、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
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大胆做画的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保护感觉器官的意识。
重点难点:如何把自己的感知觉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箱子和各种杂物、、绘画工具、一些食物,欣赏、范画、图案参考。
学生准备: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等。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生:闻到很香的味道。
(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2、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生:我想到了……(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
)1、品尝水果: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尝一尝,尝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生:品尝(苹果、甜味)(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味觉)2、讲解甜味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生:指名回答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你们瞧(展示甜味的颜色)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
)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生:指名回答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
3、引出酸味: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
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生:指名回答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4、品尝食物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吃一吃食物,看看你还吃到了什么味道的食物?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
生:指名回答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
(电脑岩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彩)5、闻一闻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生:我闻出了……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6、找一找师:(教师出示一多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
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生:指名回答7、再次引申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
你们瞧!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
老师今天准备了四种不同味道的饮料,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选出最能表达你感受的饮料。
创作与表现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展示与评价:师: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
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第四课动物朋友(一)(二课时)课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对人类与动物的亲近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绘画表达自己与动物之间有趣的经历或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学重点表现人与动物相处时的情景。
难点:①人与动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及如何在简单的构图中体现两者和谐亲密的关系。
②能通过对动物神态的描绘提高表现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图片、资料、电影《宠物侦探》片段、cAI我和动物朋友、剪纸小红马。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工具、各类材料。
教学过程:感知与体验、教师事先将同学的上次作业做简单衬裱,贴于教室显著位置。
上课时,教师对每一幅作品均给予充分肯定。
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巩固动物的基本画法,知道将简单的椭圆形组合后“就可以画出动物。
学生快速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
复习动物方法,提高熟练程度。
3、播放电影《宠物侦探》片段,感受人类与动物的亲密关系。
观看精彩片段,激发创作欲望。
4、教师向同学点明本课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突出授课重点。
学习与创作师生针对“我和动物朋友”这一课题展开学习与探究的过程。
中心突出明确,紧扣课题名称。
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大胆想象。
教学内容之“我”的学习①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指的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个性中有那些动物的特点?②教师介绍人物的绘画方法:用圆形画人的头部,用半圆形画人的身体,两种形状组合后,再任意添加发型、表情、四肢,可以画出各种形态各异的人。
点击中“我”字样,进一步巩固。
③练习、学生在作业纸背面练习画人物,可以是画自己,也可以画自己的同学、朋友、家人。
拉近我与动物的距离,回归爱心和童心世界。
用最简单的几何形讲解人物的各种造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画、会画。
充分开阔思路,画出“我”或“我”身边的其他人。
教学内容之“动物”的学习①师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拍掌,共同完成“对口令”游戏。
教师问前半部分,同学迅速接后半部分,如:(师)呱呱呱呱——(生)青蛙叫——②师生共同完成“模仿秀”游戏。
选出表演的同学上台,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挂图,模仿图中的动物,全班同学根据表演者的动作猜测是哪种动物。
③4~6人分组讨论,向同伴介绍与动物有关的人、事、物。
④教师点击中的“动物”字样,学生观看由基本形演化而出的各种动物造型。
用音乐课上的节奏练习做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肢体模仿动物的典型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上两环节从形声两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用最简单的方法演绎动物的各种姿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想画、要画。
教学内容之“朋友”的学习①教师点击中“朋友”字样,全班同学欣赏一组表现人与动物在一起活动的摄影作品及名家名画。
②利用前面环节在黑板上画好的人物与动物,教师向学生介绍并演示人与动物在一起的两种构图方式:*方式一:画面以人物为主,四周添加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