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与动脉血标本采集
血气指标正常值及含义动脉血气的采集方法采集动脉血注意事项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用来动态判断通气和氧合状态及了解机体酸碱平衡情况的,也是检测呼吸机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PH值
PH代表血液的总酸碱度,是观察代偿或失代偿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7.35-7.45 极端值:6.8-7.8>7.45为失代偿碱中毒:肺通气过度;利尿剂使用不当、胃肠道消化液丢失过多、低钾血症。
<7.35为失代偿酸中毒:肺泡
通气不足、代谢率增加;循环功能减弱、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胃肠道碳酸氢盐丢失过多(腹泻)
二氧化碳分压(PCO2)
是指血浆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35-45mmHg
因此PCO2是关于肺泡通气与代谢率是否充分的直接反应。
高于正常值表示肺通气不足称高碳酸血症,反映二氧化碳蓄积为呼吸性酸中毒也可见于代谢性碱中毒代偿期低于正常值表示肺过度通气称低碳酸血症,反映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也可见于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
氧分压PO2
是指血液中的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反映了肺部氧的摄入情况
正常参考值:80-100mmHg
氧分压降低当
<10.6kPa(80mmHg)为轻度缺氧;
<7.9kPa(60mmHg)为中度缺氧;
<5.3kPa(40mmHg)为重度缺氧;
<2.67kPa(2OmmHg)以下,脑细胞不能再从血液中摄取氧,有氧代谢停止,生命难以维持。
动脉血氧总浓度即氧含量Cto2 (a):是指血液中氧的总浓度,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与物理溶解的氧的总和。
正常值:男性8.4-9.9mmol/L
女性7.1-8.9mmol/L
Cto2 (a)表示血液运输氧的能力, Cto2 (a)低氧运输到组织减少,组织有缺氧的危险。
•P50 :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正常值25-29mmHg
•P50反映了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PO2 、Cto2 (a)、P50 的意义
•这些参数可以包含了组织氧供有关呼吸和血流的信息,因此评估动脉血供有效时,它们是重要指标。
•PO2氧的摄取标志
•Cto2 (a)氧的运输能力
•P50 氧的释放标志
动脉氧饱和度SO2(a)是指氧合血红蛋白与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是对氧合和还原血红蛋白的评估。
正常值:95-99%
数值高说明氧的实际运输能力充分发挥,但也可能存在氧中毒的风险;
数值低说明氧摄取减少。
CtHb(a)总血红蛋白浓度
正常值:男性13.5-17.5g/dL,女性12-16g/dL CtHb(a)是对机体潜在携氧能力的衡量
高CtHb(a)表示血液粘稠度高,心脏后负荷加重、因而泵血减少,微循环会受损。
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脱水、COPD、慢性心脏病、高原居民、运动员。
低CtHb(a)意味着动脉血氧含量低有造成缺氧的风险。
常见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稀释、新生儿频繁采血样。
•剩余碱
是指血液在37摄氏度二氧化碳分压40mmHg血氧饱和度100%条件下地定至Ph7.4所需的酸碱量正常值为-3~+3mmHg
•碳酸氢根
它直接反映血浆内的浓度正常范围
正常参考值为22-27mmol/L
如果低于正常值说明体内消耗的碳酸氢根过多,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体内碱过多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钾离子正常值(3.5-5.5)mmol/L •钠离子正常值(135-145)mmol/L •钙离子正常值(1.15-1.29)mmol/L •氯离子正常值(98-106)mmol/L
•乳酸Lactate 在人体细胞内,缺氧会导致乳酸的产生,重度的缺氧,会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转为无氧代谢而导致乳酸生成增加。
因此,乳酸可作为组织氧需和氧供临界失衡的标志。
乳酸浓度的监测可作为危重病人治疗是否得当的一种方法。
•正常值:0.5-1.6mmol/L
法血气分析因其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及各科危重病人救治提供了及时准确依据而被各科医师采用。
血气分析采血前后诸多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为了提高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正确操作,以及做好采血前后病人的护理。
•
正确鉴别动脉血与静脉血•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氧合血红蛋白,血呈鲜红色,压力高,搏动明显,易触及。
•静脉血由于氧合血红蛋白把氧释放到组织,而成了还原血红蛋白,同时组织代谢产物回收收入血液,使静脉血呈暗红色,而且压力低,搏动不明显不易触及。
法
操作步骤
1、准备用物
2、选择穿刺部位,摆体位
3、消毒皮肤,戴手套
4、穿刺
5、按压5-10分钟
6、将针头插入琼脂的针帽里
7、将血气针在掌心搓一分钟后立即送检
法
用物准备
无菌治疗盘动脉血气针或(一次性1ml 注射器、素盐水、橡皮塞)、消毒液、棉签、纱布、一次性乳胶手套。
法
穿刺部位
一般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我们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股动脉。
桡动脉:穿刺较痛但刺入桡静脉的机会少
股动脉:较粗易穿刺但易误刺入股静脉
法
•采血方法
•压延法:消毒后用食、中指将采血处向下
压并向旁边舒伸,使脂肪层展开压紧,在
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垂直刺人针头2/3,见
鲜红色回血,固定针头抽取0.3ml血液,拨针后按压5min(适用于肥胖者、股动脉进针)
•倾斜法:即常规消毒后用左手示指、中指
固定穿刺动脉的两端,在两指中间呈15~
30度角倾斜进针,一般针头只需刺人少许,即可见回血,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标本,
拔针后按压5 min。
(适用于消瘦者、小儿、桡动脉进针)
动脉血气采集的注意事项采集动脉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穿刺区皮肤如有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不能进行穿刺取血。
2、抗凝。
应用普通注射器,应使用肝素湿润注射器。
同时防止抗凝剂对标本产生稀释作用,高浓度肝素钠会导致结果中钠读数的升高。
抗凝剂以一支肝素钠(12500IU )加生理盐水1000ml 的比例进行配制。
如在床边立即检测时,则不需要加抗凝剂。
3、采血后针头刺入针帽内(针帽内推进少量抗凝剂以隔绝空气),再把注射器放在两手手掌之间转动—15秒,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凝血将影响血气检查结果。
对血样进行分析前,务必使标本充分混合以使标本各部分内容一致,应轻轻倒置、摇晃标本至少30秒以使标本充分混合。
4、避免在静脉滴注处、动脉留置导管处采血,如特殊情况从这些部位采血,必须弃去第一管血(大于5ml ),用第二管血按上面要求检测。
5、采取标本不能出现气泡,一旦出现气泡,取得的标本必须放弃。
6、时间,抽血后立即测定,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
用于血气电解质、葡萄糖、乳酸盐分析的标本应于采集后尽快得到分析(如分析指标为血气、电解质、HCT 须在样本样本采集后15分钟内完成分析,如分析包括葡萄糖和乳酸盐,则必须在采集后5分钟内完成分析)如不能立即测定,留置4℃冰箱保存,以减慢新陈代谢的速度,保存时间不超过2小时。
7、对使用呼吸机或需要补充氧气的病人,在呼吸机参数或FiO2发生变动后至少要再等候20分钟才能开始样本收集。
8、标本的影响因素。
室温、血样采集及分析时间间隔过长,血白细胞或网状细胞增多,血样混合不充分,未经肝素化处理,及血气分析仪分析包安装不正确。
9、应用血气仪检测,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酸(碱)中毒
是呼吸性还是
代谢性
如果是呼吸性
酸(碱)中毒,
是单纯呼吸性
还是存在代谢
性成分
三步法
具体方法
1、看PH值:如果PH值≥7.45为碱中毒
≤7.35为酸中毒
2、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
同向改变为代谢性
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3、如果是呼吸性,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
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
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代谢性酸(碱)中毒
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PCO2和PH值异
向改变,表明
为呼吸性
PCO2降低20mmHg,
PH值应升高
2×0.08±0.02
即为7.56±0.02,
与实际PH值相符
病人的PH值为7.58,PCO2为20mmHg, PO2为110mmHg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PCO2和PH值异
向改变,表明
为呼吸性
PCO2增加30mmHg,
PH值应降低
3×0.08(±0.02)
即为7.16±0.02,
而该病人的实际PH
值恰好为7.16
病人的PH值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