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3)1.1研究背景 (3)1.2研究意义 (4)2.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分析及相关理论 (5)2.1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 (5)2.1.1农业保险概念及特点 (5)2.1.2“互联网+”农业保险的概念及特点 (6)2.2“互联网+”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7)2.2.1互联网营销理论 (7)3.江苏省“互联网+”农业保险的概况 (7)3.1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7)3.1.1统一运营模式,高比例保费补贴 (8)3.1.2规模发展迅速,位居全国首位 (9)3.2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3.2.1农业保险理赔效率不高 (9)3.2.2基层农保覆盖面有限 (10)3.2.3农业保险经营成本高 (10)3.2.4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有待提升 (10)4.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4.1农业保险理赔勘察技术不足 (11)4.2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 (11)4.2.1农户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11)4.2.2基层宣传力度不足 (12)4.3交易成本高 (12)4.4保险公司数据整合能力不足 (12)5.“互联网+”助推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2)5.1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保险查勘定损技术升级,提高理赔技术 (13)5.2利用互联网加强农业保险宣传,提升农户投保积极性 (13)5.2.1提高农户风险防范意识 (13)5.2.2建设“互联网+”新型农业保险人才 (13)5.3创新保险产品,开发和试点指数保险产品 (13)5.4要延伸农业保险数据产业数据链。
(14)6.致谢 (15)摘要:农业保险一直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江苏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财政补贴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农业保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农业保险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互联网+”的新的经济环境下,农业保险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利用好“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农业保险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从“互联网+”农业保险的概念出发,分析“互联网+”农业保险的特点,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介绍;接着分析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互联网+”的思路分析江苏省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互联网+”农业保险;信息技术Abstract: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ve been making sur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for a long time.Under the inancial subsidies and policy support,.the agricultral insurance of Jiangsu province have made a great progress,but there is still huge development of space in agricultural insurance.Now,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been coming through a new opportunity that “internet plus” will become the impetus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t doe make a great deal for making good use of the “internet plus” for i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This document try to analyze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the”internet plus”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introduce relevant theories first; then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explore the problems;finally, through " The idea of Internet +",it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Key words:agricultral insurance;’internet plus” agricultralinsurance;information technology.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针对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也日益瞩目,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互联网+”的概念在对传统产业的升级创新中应运而生,即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等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与各个产业融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
在2015年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旨在利用互联网加快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并通过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互联网+”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建议》的出台为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与农业保险的结合也成为重要关注点。
江苏省是我国13个主要粮食生产区之一,平均粮食总产量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84%,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着旱灾、水灾、病虫灾、风灾、低温霜冻等灾害,更加重视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
在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下,江苏省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在逐渐扩大,保险力度也在逐渐增强。
截至2017年,江苏省农业保险险种已达52个,全省主要种植业保险承保覆盖面接近90%,全年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风险保障3073.5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173.5亿元,共支付理赔资金84.9亿元。
与此同时,农业保险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待去挖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的不断扩大面临着新的保险需求,传统农业保险信息不对成、销售渠道有限、产品类型单一等缺点也急需完善。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发展平台以及技术优势让农业保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2研究意义首先农业保险作为转移农业风险、损失补偿的管理工具和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将遭遇农业风险的损失转嫁给保险人以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这对稳定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甚至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都至关重要。
同时,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将政府的补贴间接扶持农业的发展也是符合国际上的“绿箱政策”。
在农业现代化的形势下,农业保险也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农业保险使得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得到改善,在农业保险的保障下农业生产稳定性逐渐提升,农业经营者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从而信贷地位也有所提升,更容易引入银行的资金流。
农业保险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而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保险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保险的要求。
首先是随着江苏省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以及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农业保险不仅仅风险防控、损失赔付的作用,还具有担保增信、金融中介的功能,然而后者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
“互联网+”的出现则给农业保险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互联网与各个产业的融合成功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带来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的发展工具,借用这些工具可以极大地改善传统农业保险的壁垒。
并且,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途径。
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主动抓住发展机遇至关重要。
2.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分析及相关理论2.1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2.1.1农业保险概念及特点2.1.1.1农业保险的概念农业保险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的农业保险是指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2]广义的农业保险在此基础上还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及其家属的人身保险和农业生产中其他物质财产的保险。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上的农业保险。
并且,农业保险以农业为对象,而农业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农业保险的内涵和外延也不近相同。
[3]2.1.1.2农业保险的特点承保标的价值不稳定。
农业保险的承保对象不同于普通的保险,多为农作物或牲畜等具有生命的保险标的。
其在承保期间始终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流失,其价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市场的价格、天气等外界因素也处于随机变动的状态中,保险金额的确定也就比较困难。
②农业保险的地域差异大。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广阔的土地上不同的地形、气候、泥土等丰富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再加上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动植物生长所具备的技术条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区域适用的农业保险的类型也有所差异。
这使得农业保险的价格的确定、类型的开发需要因地制宜。
③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大。
农业保险的经营对象是具有高风险性的农业,并且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难以预测,无论是普通的气候条件变化还是台风、干旱、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导致农业生产遭受损失。
尤其是参保对象遇到大灾风险时保险公司往往入不敷出,这对保险公司的长久经营造成了威胁。
2.1.2“互联网+”农业保险的概念及特点2.1.2.1“互联网+”农业保险的概念“互联网 +”是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将科技创新成果深度利用,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传统商业模式,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4]。
“互联网+”农业保险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并迅速渗入各个领域的过程中,互联网也为农业保险注入了新的活力。
“互联网+”农业保险并非是对传统农业保险经营的颠覆,而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多种富有组织与效率的模式对传统的农业保险进行改良与精进,为加快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