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SP的在线考试系统源代码和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目录绪论 (4)第1章系统开发背景及意义 (5)1.1系统开发背景 (5)1.2系统开发意义 (5)第2章网上考试系统需求分析 (6)2.1现状分析 (6)2.2可行性分析 (7)2.2.1经济可行性 (7)2.2.2技术可行性 (7)2.3设计目标 (8)2.4功能要求 (8)2.5系统开发环境配置 (9)2.6系统开发工具 (9)2.6.1开发语言—JSP(Java Server Page) (9)2.6.2数据库—MySQL5.0 (10)第3章网上考试系统设计 (11)3.1数据库设计 (11)3.1.1数据库需求分析 (11)3.1.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2)3.1.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3)3.1.4数据库表设计 (16)3.2系统结构设计 (18)3.2.1页面模块化设计 (18)3.2.2 MVC模式设计(Jsp+Servlet+JavaBean) (19)第4章网上考试系统实现 (20)4.1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20)4.1.1创建与数据库的连接 (20)4.1.2访问数据库的JavaBean (21)4.1.3用户及管理员登录模块页面 (22)4.1.4系统主要模块页面 (26)4.1.5学生考试模块的实现页面 (28)4.1.6教师添加试题制作试卷模块的实现 (30)第5章系统测试 (33)5.1什么是软件测试 (33)5.2软件测试的目标与方法 (33)5.3系统的不足和展望 (33)结束语 (3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5)绪论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不但反映其对教学内容和应掌握知识的分析、理解、吸收、运用的能力,更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熟练程度。
传统的学校教学中,进行一场考试,要求老师编写试卷、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这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的投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现代教学的需要。
尤其在远程网络教学中,学生分布广,不易统一集中安排考试,给校方和学生带来了众多的不便。
而网上考试系统不仅减轻了在组织考试、评卷、成绩统计等方面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仅节省了资源,而且提高了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度,大大改善了考试工作的效率。
加上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因此在线考试是电子化教学的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越来越广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
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高等教育中,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学校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提高科研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第1章系统开发背景及意义1.1系统开发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高校校园网功能的日益完善,很多高校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
目前,基于网络的在线考试系统己经成为现代考试方式的有力补充和发展。
相对于传统的笔试,网络在线考试不仅减轻了在组织考试、评卷、成绩统计等方面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仅节省了资源,而且提高了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度,大大改善了考试工作的效率。
1.2系统开发意义很多学校学生的期末考试仍采用任课教师(个人或集体)考前出题的方式。
为解决学生压题,考前漏题,补(缓)考试题与正式考试试题题量及难度差异问题,教务管理部门通常要求教师同时出多套试卷,其题量与难度要求相同,并且要同时给出答案和评分标准。
这样做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工作负担,若上下届学生的同一门课程由同一教师承担,则难免几届学生用相同几套试卷;若由不同教师任课出题,则上下届学生的成绩之间又不具有可比性。
若建立题库,每次考试前由题库中题目随机生成试卷,则可较好地解决考教分离的问题,也可将广大教师从每学期末繁重的命题工作中解放出来。
近年来,部分学校陆续开发了一些基于微机的题库系统,并作为成果向其它学校推广,但这些题库一般都是结合本校具体情况,针对单一课程的小型题库,甚至某些学校购得的题库系统中的题目本身是不可维护的,即使题目已不适合自己的学生考试使用,也无法更新题库中的题目。
为解决题库系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作者经过研究几种不同的网上系统,经充分的考虑,最后给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题库系统解决方案,并结合当前比较使用的B/S结构开发一个功能完备的网上考试系统。
第2章网上考试系统需求分析2.1现状分析传统的考试方法要求组织者提前命题试卷,然后约定一个统一时间,让所有考生到考场里进行考试。
这种模式如图2-1 所示:图2-1 传统考试模式这种模式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命题:由于考试要求统一进行,所有考生都考同样的一份试卷,所以试卷的命题工作便一定得非常谨慎小心,试题太难或太容易,都达不到考试目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大规模的考试,(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如何正确把握试卷的难度,一直都是让命题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而如何不在考试之前使命好的试题泄漏出去,也是组织者费尽心思。
试卷印刷:对于大规模的考试,试卷印刷费工费时,成本高,对纸张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对于涉及地域范围较广的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还要考虑试卷大的长途运送费用。
在考试的印刷和运输过程中同样有试题泄漏出去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使前面有的工作付诸流水。
考场的安排:监考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对于大规模的考试,尤其是到了考试密集期(如期末,期中)。
诸多学科的考试都要陆续开始的时候,对于教室资源和教师数量相对紧张的学校,如何安排考场,调配监考人员,是一件相对繁琐而又复杂的事情。
如果考试再涉及到不同地域之间的同步,如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还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进行考试:由于同一次考试的试卷相同,要杜绝考生作弊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因此,历届组织考试的人动了很多脑筋,如分AB卷,加强监考,加重对作弊者的惩罚程度等,但这些都没能从根本上杜绝作弊。
不同地域监考的严格程度,考试时问控制的严格程度,也很难达到统一。
过多人为因素的加入,也使得考试的公正性下降。
判卷:考试结束后,采用人工判卷比较容易出错,并可能出现人为造成的不公正现象。
2.2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即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管理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2.1经济可行性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网上考试以成为适应当今教学管理的方式。
开发一套能满足网上考试系统的软件是十分必要的,实现试卷管理和试卷生成自动化,在减少由于认为失误而早成损失的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减少工作量。
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以接受的,并且本系统实施后可以显著提高考试效率,有助于学院完全实现网络化管理。
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2.2技术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技术条件是否能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软件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等。
软件方面,网络化考试需要的各种软件环境都已具备,数据库服务器方面则有MySQL,均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并提供许多高级管理功能。
其灵活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为数据库编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成熟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