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Ⅱ导学案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Ⅱ导学案

分离定律(Ⅱ)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验证 b b分离定律的实质 b b显性的相对性 a a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与科学方法 c c课时要求1.阐明测交实验的设计目的,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弄清分离定律的实质。

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根据孟德尔提出的基因相互分离的假设,能圆满的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是怎样验证他的解释呢?孟德尔提出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建立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的,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定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一种科学方法——“假设——推理”法。

一、分离假设的验证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假设的验证方法——测交法(1)实验原理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cc)进行杂交。

隐性亲本只产生c型一种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实验预期(3)实验结果:F1×白花植株→85紫花∶81白花,接近1∶1。

(4)实验结论: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

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分离定律。

杂交、自交和测交在遗传中各有不同的用途,请分析以下遗传问题:1.已知豌豆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如何来确定二者的显隐性关系?答案用纯合的绿豆荚豌豆和纯合的黄豆荚豌豆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鉴定该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答案让该高茎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高茎豌豆,则该豌豆是纯合子,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该豌豆是杂合子。

3.羊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现有一只白毛公羊,如何鉴定该白毛公羊的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答案让该白毛公羊和多只黑毛母羊交配,子代如果出现黑毛羊,则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杂合,若子代全为白毛羊,则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纯合。

知识整合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用纯合子杂交;鉴定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动物一般用测交,植物一般用自交。

1.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基因型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产生配子的数量D.是否为纯合子答案 C解析测交实验是将未知基因型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的交配方式,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数与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数一致,即测交后代中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取决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也能因此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但是测交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2.牦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子,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 A.黑色纯合子B.黑色杂合子C.红色纯合子D.红色杂合子答案 C解析选隐性类型即红色纯合子与黑色母牛交配,若后代全为黑色,则该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红色个体出现,则该个体为杂合子。

归纳总结几种交配方式的比较含义作用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②显隐性性状判断自交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授粉;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检验是否遵守分离定律二、显性的相对性1.完全显性(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2)实例:孟德尔研究的7对相对性状。

2.不完全显性(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2)实例:金鱼草的花色遗传3.共显性(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2)实例:人群的ABO血型血型基因型红细胞上的抗原显隐性关系A I A I A、I A i A I A对i为完全显性B I B I B、I B i B I B对i为完全显性AB I A I B A、B I A与I B为共显性O ii 无隐性特别提醒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生物体的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因此基因的显隐性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某个家庭四口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B型血,儿子是AB型血,女儿是O型血,请分析:1.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如何解释?答案正常。

父亲基因型是I A i ,母亲是I B i,儿子可以是AB型血(I A I B),女儿可以是O型血(ii)。

2.上述遗传过程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分离定律研究的是形成配子时,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行为,上述遗传中,等位基因的行为符合分离定律。

知识整合研究形成配子一对基因的行为,不管是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还是共显性,都遵循分离定律。

3.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性表现称为不完全显性。

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红色)和r(白色)控制,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

让红花(RR)紫茉莉与白花(rr)紫茉莉杂交得F1(开粉红花),F1自交产生F2。

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3/4C.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答案 B解析RR×rr→Rr1RR(红花)∶2Rr(粉红花)∶1rr(白花),故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4.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

纯合的红花金鱼草(CC)与白花金鱼草(cc)杂交得F1,F1测交得F2。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型是CcB.F1的表现型与双亲均不同C.F2的表现型与双亲相同D.F2的基因型为Cc和cc答案 C解析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F2的表现型为白花和粉红花,与双亲不同。

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假设—推理”法的一般程序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设—推理分析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设—推理分析,提出了分离定律,请分析:1.下列内容属于观察现象阶段的是哪些?属于假说的是哪些?属于验证阶段的又是哪些?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②“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③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④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属于观察现象阶段是③;属于假说的是①②;属于验证阶段的是④。

2.是否所有生物的性状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答案不是。

只有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才符合分离定律。

3.要F2出现理论上的分离比,需满足下列那些条件?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②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③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④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答案①③④⑤。

知识整合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1范围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由成对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适用条件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5.“假设—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答案 C解析演绎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也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则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会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比例接近1∶1的两种性状。

6.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A.遗传物质不是DNA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D.无细胞核答案 C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性生殖,无减数分裂,故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1.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C.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基因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答案 D解析孟德尔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科学实验程序是:杂交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设)→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分离定律(结论),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可以知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这些基因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故B选项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B.通过测定F1的基因型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答案 D解析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必须是隐性纯合子。

3.白色安得鲁森公鸡和黑色安得鲁森母鸡杂交,生下100%的蓝色安得鲁森鸡。

当两个蓝色安得鲁森鸡交配时,理论上其后代可能是( )A.100%白色B.25%白色、25%黑色、50%蓝色C.25%白色、75%黑色D.25%白色、75%蓝色答案 B解析由题意判断:AA×aa→Aa(蓝色),故Aa×Aa→AA∶Aa∶aa=1(白色或黑色)∶2(蓝色)∶1(黑色或白色)。

4.孟德尔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做了三个实验,他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 )A.自交、杂交测交B.测交、自交杂交C.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测交自交答案 C解析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了杂交(得F1)和自交(得F2)实验,经过假说后,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5.一头黑色母牛A与一头黑色公牛B交配,生出一头棕色的雌牛C(黑色与棕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性状遗传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棕色牛C的基因型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