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方面的非气象局部门的院士)1.巢纪平气象学家1932年10月19日生于江苏无锡。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2.符淙斌气候学家1939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黄荣辉气象学家1942年8月17日生于福建惠安。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李崇银气象学家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吕达仁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生于上海市。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6.穆穆大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
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7.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3月20日生于广东潮阳。
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
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伍荣生大气科学家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阳江。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相关领域)1.陈俊勇大地测量学家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
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
1981年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博士学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陈运泰地球物理学家1940年8月10日生于福建厦门,籍贯广东潮阳。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院长、教授。
曾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3.丁仲礼丁仲礼,第四纪地质学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7年生于浙江省嵊县。
1982年在浙江大学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博士学位。
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1939年12月31日生于江苏泰县,籍贯江苏镇江丹徒。
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1981年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
5.李小文遥感、地理学家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籍贯安徽贵池。
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刘振兴空间物理学家1929年9月14日生于山东昌乐。
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
7.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1935年10月9日生于江西吉安,籍贯江西上饶。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8. 陶澍环境地理学家。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1950年8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1984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9. 童庆禧遥感学家1935年10月21日生于湖北武汉。
1961年毕业于苏联敖德萨水文气象学院。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10.涂传诒空间物理学家1940年7月24日生于北京。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
11.王水空间物理学家1942年4月12日生于江苏南京。
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2.魏奉思魏奉思,空间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
1941年生于四川省绵阳市。
1963年8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附:地学部院士名单·安芷生·常印佛·巢纪平·陈俊勇·陈梦熊·陈旭·陈颙·陈运泰·程国栋·丑纪范·戴金星·邓起东·丁国瑜·丁仲礼·冯士筰·符淙斌·傅家谟·高俊·顾知微·郭令智·侯仁之·胡敦欣·黄荣辉·贾承造·金振民·李崇银·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李曙光·李廷栋·李小文·林学钰·刘宝珺·刘昌明·刘光鼎·刘嘉麒·刘振兴·陆大道·吕达仁·马瑾·马在田·马宗晋·莫宣学·穆穆·欧阳自远·秦大河·秦蕴珊·邱占祥·任纪舜·戎嘉余·沈其韩·石耀霖·苏纪兰·孙鸿烈·孙枢·陶诗言·陶澍·滕吉文·田在艺·童庆禧·涂传诒·汪集旸·汪品先·王德滋·王水·王铁冠·王颖·魏奉思·文圣常·吴国雄·吴新智·伍荣生·肖序常·谢学锦·徐冠华·徐世浙·许厚泽·许志琴·薛禹群·杨文采·杨元喜·姚檀栋·姚振兴·叶大年·叶笃正·叶嘉安·殷鸿福·於崇文·袁道先·曾庆存·曾融生·翟明国·翟裕生·张本仁·张国伟·张经·张弥曼·张彭熹·张宗祜·赵柏林·赵鹏大·赵其国·郑度·郑永飞·钟大赉·周卫健·周秀骥·周志炎·朱日祥·朱显谟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和轻纺学部的气象相关专业院士)1.丁德文丁德文1941.2出生。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名誉主任暨所长、中国工程院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我国寒区工程热工领域的奠基者。
2.方国洪生于1939年,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毕业于瑞安中学。
温州瑞安市人,海洋物理学家,我国海洋潮汐学主要开拓者。
长期从事海洋潮汐和海洋环流等领域研究,在海洋环境分析、模拟、预报和动力学研究多个领域做出显著贡献。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3.郝吉明生于1946年8月。
环境工程专家。
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
1984年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
4.侯立安1957年8月出生,1976年2月入伍,中国工程院院士,文职少将,二炮工程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
致力于密闭空间环境工程领域的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对推动我国环保行业及导弹阵地环境保护事业的技术起步做出了富含创造性的重要成就。
5.潘德炉1945.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遥感专家、《海洋学报》主编、国际海洋水色遥感专家组成员。
1968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曾在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从事海洋遥感研究。
在海洋水色遥感大气校正、反演模式和应用技术,以及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模拟仿真理论、系统建立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中有创造性成就和突出贡献。
6.任阵海1932.11出生,大气环境科学专家。
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原籍河南新乡人。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现任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影响研究中心总工。
创造性地解决建立适宜模型、发展探测技术、获取综合参数等关键问题,国内最早组织大气环境航测着重边界层中、下层包括市区内和区域性研究,最早组织大气颗粒物沉降速度测量和SO2转化率实验,填补学科空白。
建立大气环境容量理论,解决了环境规划、控制的难点,应用于多个区域性经济与环境的调控对策;首次揭示我国与跨国大气输送宏观规律;创立大气环境资源背景场;主持气候变化对我国环境影响研究,向联合国提交国家报告。
利用卫星资料研究陆面生态变化,参加沙尘暴研究。
7. 唐孝炎女,1932年10月出生,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并担任UNEP臭氧层损耗环境影响评估组共同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顾问等。
自1972年起开创了我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教学。
在大气环境重要领域:臭氧、光化学烟雾、酸雨,以及气溶胶化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8.袁业立1938年出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2年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海波数值模拟工作组成员、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常务理事、我国海洋遥感学会理事长。
在海洋环流、波浪理论、海洋遥感、海洋数值模拟诸方面多有建树。
附:环境和轻纺学部院士名单蔡道基陈克复陈联寿丁德文丁一汇方国洪顾夏声郝吉明侯保荣侯立安季国标蒋士成金鉴明金翔龙李泽椿刘鸿亮伦世仪梅自强孟伟潘德炉庞国芳钱易曲久辉任阵海石碧孙宝国孙晋良孙铁珩汤鸿霄唐孝炎王文兴魏复盛许健民徐祥德姚穆郁铭芳袁业立张全兴张懿周国泰周翔朱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