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

刑法总论(概念)
1.刑法(广义):
(狭义):
2.普通刑法:
特别刑法:
3.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4.学理解释:
文理解释:
论理解释:
当然解释:
扩张解释:
限制解释:
5.刑法的基本原则:
6.罪刑法宝的原则:
7.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8.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9.刑法的空间效力:
属地原则:
属人原则:
保护原则:
普遍原则:
刑法的溯及力:
10.犯罪:
11.犯罪构成:
12.犯罪客体:
犯罪对象:
13.犯罪客观方面:
危害行为: 是指在人的意志或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

作为: 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刑法规范所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 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行为。

持有: 对特定物品进行事实上、法律上的控制和支配。

危害结果(广义): 是指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以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

(狭义):指危害行为侵害直接客体所造成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

14.犯罪主体: 指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该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15.刑事责任能力:指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在实施行为时对其行为的辨认能力
与控制能力。

16.刑事责任年龄: 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行为所禁止危害社会的
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17.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的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18.单位犯罪:
19.犯罪主观方面:
20.犯罪故意: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21.犯罪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
22.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
23.认识错误:
24.正当行为:
25.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26.紧急避险:
避险过当:
27.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犯罪既遂: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28.共同犯罪:
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的犯罪故意:
片面共犯:
29.共同犯罪的形式:
主犯:
从犯:
胁从犯:
教唆犯:
30.罪数形态:
31.继续犯(持续犯):
---状态犯,即成犯,接续犯
想象竞合犯:
---法规(法条)竞合犯:
结果加重犯:
结合犯:
集合犯:
---常习犯,营业犯
连续犯:
牵连犯:
吸收犯:
32.刑罚:
33.刑罚的功能:
34.刑罚的目的:
一般预防:
特殊预防:
35.刑罚体系:
主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附加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36.非刑罚处理方法:
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责令赔偿损失:
训诫:
责令具结悔过:
责令赔礼道歉:
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
37.刑罚裁量(量刑):
38.量刑原则:
39.量刑情节:
40.累犯:
再犯:
41.自首:
坦白:
立功:
42.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原则:
并科原则:
吸收原则:
限制加重原则:
折中原则: 43.缓刑:
一般缓刑:
战时缓刑: 44.刑罚执行:
刑罚执行原则:
45.减刑:
46.假释:
47.刑罚消灭:
48.追述时效:
行刑时效:
49.赦免:
大赦:
特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