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性评定实验报告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性评定实验报告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性评定试验报告
一、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1、要求低温预热
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在室温时韧性较低,焊接时焊接接头易形成高温脆化,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裂纹。

通过预热,使焊接接头处于富有韧性的状态下施焊,能有效地防止裂纹的产生;但是焊接时的热循环又会使焊接接头近缝区的晶粒急剧长大粗化,而引起脆化。

为此,预热温度的选择要慎重,一般控制在100-200℃,随着母材金属中含铬量的提高,预热温度可相应提高。

但预热温度过高,也会使焊接接头过热而脆化。

2、475℃脆性的防止
475℃脆性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的主要问题之一。

杂质对475℃脆性有促进作用,因此,需提高母材金属和熔敷金属的纯度,缩短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这个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以防止475℃脆性的产生。

一旦出现475℃脆性,可以在600℃以上温度短时间加热,再以较快的速度冷却,给予消除。

3、焊接材料的选择
对于可以焊前预热或焊后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构件,可选用与母材金属相同化学成分的焊接材料;对于不允许预热或焊后不能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构件,应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以保证焊缝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方法通常采用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等。

当采用同质的焊接材料时,焊缝金属呈粗大的铁素体组织,韧性很差。

通过焊后热处理,焊接接头的塑性可以得到改善,韧性略有提高。

用同质焊材焊成的焊缝其优点是:焊缝与母材有一样的颜色和形貌,相同的线膨胀系数和大体相似的耐蚀性,但抗裂性不高。

用异质奥氏体焊材所焊成的焊缝具有很好的塑性,应用较多,但要控制好母材金属对奥氏体焊缝的稀释。

用异质焊条施焊,通过“5、操作要点”可减少高温脆化和475℃脆化,防止裂纹的形成。

鉴于多方面的适应性,本次评定试验拟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且考虑到铁素体不锈钢母材(高Cr无Ni)对焊接接头的稀释作用,决定选择较高Ni含量的ER308L焊丝。

4、焊后热处理
对于同质材料焊成的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热处理的目的是使焊接接头组织均匀化,从而提高其塑性及耐蚀性。

焊后热处理温度为750-800℃,空冷。

用奥氏体焊材所焊成的焊缝可免去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

5、操作要点
焊接过程中,尽量减少焊接接头在高温的停留时间,有助于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铁素体组织的晶粒不致很快长大,从而提高焊接接头塑性。

可采取焊后强制的冷却方式来减少高温脆化和475℃脆化,防止裂纹的形成。

具体措施如下。

1)无论采用何种焊接方法,都应采用小的热输入的焊接参数,选用小直径的焊接材料。

2)采用窄焊缝技术和快的焊接速度进行多层多道焊。

焊接时,焊接材料不允许进行摆动施焊。

3)多层焊时,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在150℃左右,不易连续施焊。

4)采用强制冷却焊缝的方法,以减少焊接接头的高温脆化和475℃脆性,同时还可以减少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过热。

其方法是通氩冷却或通水冷却、铜垫板等。

二、焊前准备
基于以上的种种考虑,所采取的焊接设备、焊接评定用材料、试板坡口形式等如下:
1、焊接设备
设备选用日本产(OTC)P—300交直流氩弧焊机,焊接电源为直流陡降外特性,由两只流量计来控制正面和背面的保护气体。

2、焊接评定用材料
对厚度为4毫米的B410-5板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其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列于表1;填充金属用ER309L的焊丝,其化学成份见表2;焊接用保护气体分析见表3:
表1 B410-5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表2 ER308L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3、试板坡口形式
由于焊接层数的增多,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和焊后收缩。

因此,坡口尺寸的制定原则为尽量减少焊接层数和焊缝金属填充量。

具体坡口形式见图3:
坡口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打磨呈现金属光泽,以上范围内及坡口表面上的水、锈和油污等有害物质应清理干净;焊丝表面应清除油锈。

四、焊接工艺评定试板试验
对焊接工艺规范参数进行认真选择,是保证B410-5板焊接质量的前提。

影响因素主要有保护条件和焊接规范。

1、焊接保护效果
1.1 喷嘴流量选择
由于喷嘴的气流直接对焊接熔池进行保护。

因此它的保护效果是影响焊缝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焊枪结构固定以后,涉及保护效果的主要有喷嘴距工件距离和喷嘴流量。

由于喷嘴距工件的距离增大会使空气侵入熔池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在不影响焊接可见度和方便填充焊丝的情况下,这个距离应尽量小,图4为焊丝与焊接熔池的相对位置。

1.2 喷嘴及背面保护气流的匹配
当正面焊第一道时,背面氩气如果很大,会对正面的保护有影响。

因此喷嘴、背面保护气流要有很好地匹配,背面的气流不能太大。

2、焊接规范参数选择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铁素体不锈钢板,焊接规范参数主要考虑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电流太小熔深浅,焊工操作疲劳。

电流太大,高温停留时间长,焊缝晶粒粗大,热影响区保护变差;由于焊接时既要顾及板材背面的保护效果,还要填充焊丝,因此焊速不能太快。

3、工艺评定试板的焊接
通过大量的工艺试验,确定了如下焊接工艺规范参数(表4),并进行了工艺评定试板的焊接。

工艺评定试板焊接区颜色亮白,证明(氩气)保护效果良好。

图4 焊丝与焊接熔池的相对位置
五、焊接质量检验
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了以下项目的焊接接头工艺评定。

1、工艺评定试板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
工艺评定试板焊接接头按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篇JB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的要求进行了RT(射线检测)100%检测,检测设备为X 光射线仪XXQ2515(管电压250KV,管电流15mA)。

评片结果为Ⅰ级(对接接头内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形缺陷)。

2、焊接接头机械性能
依据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工艺评定》要求,分别进行了拉伸及弯曲试验。

2.1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
2.1.1 取样和加工要求
试样的焊缝余高应以机械方法去除,使之与母材齐平,采用全厚度试样进行试验。

2.1.2 试样形式
紧凑型板接头带肩板形试样(见图5)
2.1.3 试验方法
拉伸试验按GB/T228-1987《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方法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上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

2.1.4 合格指标
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母材钢号标准规定。

2.2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
2.2.1 试样加工要求
试样的焊缝余高应采用机械方法去除,面弯、背弯试样的拉伸表面应齐平。

2.2.2 试样形式
面弯和背弯试样见图6
2.2.3 试验方法
弯曲试验按GB/T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和表5规定的试验方法在液压万能试验机上测定焊接接头的完好性和塑性。

表5 弯曲试验尺寸规定
六结论
本报告结合铁素体不锈钢B410-5的焊接特点,进行了手工钨极氩弧焊评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工艺规范参数条件下,焊接接头(母材、焊缝、热影响区)力学性不能满足要求。

铁素体不锈钢B410-5焊接性评定试验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