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风险管理探讨

税收风险管理探讨


税收风险管理过程——目标规划
县局法规、税政、征 科、税源、收规、稽 查、纳服 市局法规、税政、征 科、税源、收规、稽 查、纳服
省局法规、税政、征 科、税源、收规、稽 查、纳服 省局税收风险管理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局税收风险管理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局税收风险管理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
展现的 信息 存储的 数据
风险指标知识——信息是一种资源
管理者与知识型员工只有一样工具:那就是信息
——《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得·德鲁克(美国)
企业与个人都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信息以及该 怎样去获得这些信息。他们需要了解如何将信息组 织成他们的核心资源。他们并不需要对信息技术关 注过多,而是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将数据转化成真
我们如何面对税收风险——税收风险管理
防范
控制
化解
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减少税收流失
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税务人员需要
税务人员对统筹分析涉税信息的需求 一、征管数据持续增多、范围迅速扩展,使得税务 人员通过利用分散在各类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
自行分析纳税人税收风险的难度越来越大,甚至无法完
成。
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启了社会数据的共
扣缴义务人税法遵从情况的基础上,针对纳税人不同类型、
不同等级的税收风险,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通过风险提
醒、调查巡查、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
查等差异化风险应对措施,防范、控制和化解税收风险,提
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法遵从度,提升税务机关管理水 平的税收管理活动。税收风险管理包括目标规划、指标管理、 风险识别、等级排序、风险应对、监控评价等环节。
税收风险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
主体:税务机关
税 收 风 险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对象:存在税收风险的纳税人 手段:差异化风险应对 过程:计划 识别 排序 应对 监控 目标:防范、控制和化解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的纵向联动工作机制
制定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建立 风险指标及模型;开展风险识别和等级排序; 确定风险应对措施;统筹推送任务;开展过程 监控、绩效评价及成果分析等。
享之门,第三方信息采集障碍将会逐渐消除,第三方信
息的分析利用,特别是与税务机关内部数据
的有效比对,将成为税源管理面临的新机遇。
税收风险管理必要性例举——“海量数据”
“金税三期”核心征管数据库中,仅山东地 税征收信息表每年至少产生3600万条数据,平 均每名税务人员每个工作日需要处理6条纳税人 征收信息,这还仅仅是当期的征收信息。(逐条
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纳税人需要
纳税人迫切需要将不同纳税服务需求、不
同税收风险等级的纳税人交由具备相应能力的
税务人员区别应对,在降低因税收征管资源
“一刀切”配置而造成无谓工作的同时,
使纳税人获得真正适合自身情况的
税收管理措施。
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领导关注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 在2013年基层干部座谈会上 谈到基层很不易时所说:
进行涉税信息交换等方式,查找其内部税收风险控制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税法遵从度低的纳税人,刻意通过向主管税务机关隐 瞒跨区域、跨行业生产经营相关涉税信息,使得主管税务机关无 法准确、全面地掌握纳税人存在的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纳税人需要
纳税人对税收征管人力资源质量的需求
一、税务登记纳税人数量逐年增长,
判断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
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税务机关需要
税务机关对改进税收管理方式的需求
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进行跨区域、跨行业生产经 营的情况越来越多,仅总部位于山东的“集团”纳税人2013年就
已突破1343户,成员单位超过11664户。但是,按照属地原则行
使税收管辖权的税收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此类税源管理的需要。 一方面,税法遵从度高的纳税人,希望通过主动与税务机关
计划简介
分析对象
扫描方案
应对策略
年度计划的主要构成要素
1、 计划名称:规则(单位简称+时间范围+区域范围+分析对象名称+分析目的)
2、 计划简介:计划的意义、内容等概述;
3、 工作目标:计划将要实现的效果概述; 4、 分析对象:针对纳税人的区域、行业、企业集团、特定事项等; 5、 所属时期:针对税款的所属时期起、所属时期止; 6、 执行频率:指标扫描方案执行频率; 7、 应对措施: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8、 起止时间:方案启动和完成时间。
省局
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建立风险指标及 模型;开展风险识别和等级排序;统筹推送任 务;开展过程监控、绩效评价及成果分析等。
市局
县(市、区)局及所属机构重点做好税收风险 应对工作。必要时,县(市、区)局也可以组 织开展风险分析识别工作。
县局
税收风险管理纵向联动工作的交互
省局
市局
县局
税收风险管理的横向互动工作机制
客观
主观
逃避缴纳税款*发现概率*处罚程度*信用损失程度
(即:预期逃税成本)<<逃避缴纳税款。
税收风险重要成因——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动机
情形
A B C
逃税金额
10000 10000 10000
发现概率
100% 50% 10%
处罚程度
2 2 2
信用损失程度
? ? ?
预期逃税成本
20000 10000 2000
税务人员方面
1、信息不对称; 2、税务人员因业务能力等造成失误。
客观
主观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 少征税款(渎职)。
税收风险重要成因——信息不对称
信息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 谋攻》
征:纳税人信息的完整真实
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 外生信息不对称 第三方信息不对称 管:税收管理模式的公开 服:税收法规内容的理解 各单位获取能力不一
税收风险管理探讨
张 琪
LOGO
目录
税收风险管理历程 税收风险概念成因 税收风险管理概念
税收风险指标详解
税收风险管理环节
税收风险管理主要历程——国家税务总局
2002
《征管战 略规划纲 要》提出: 防范税收 风险
2008
全国税务 工作会议 提出:加 强税收风 险管理
2009
全国征科 会议提出: 树立税收 风险管理 理念
应税面积算得纳税人
当期应纳土地使用税
应税面积算得纳税人
当期应纳土地使用税
10000元,纳税人实
际申报9000元,存在 少申报1000元的风险。
10000风险产生的原因——纳税人方面
纳税人方面
1、个别税收法规的复杂性和模糊性;
2、财务人员因业务能力等造成失误。
5、统筹形成年度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税收风险管理的业务流程
税收风险管理的“闭环”过程
监控评价
目标规划
风险应对 指标管理
等级排序
风险识别
重要过程——税收风险任务的生成
年度计划风险方案
A风险指标扫描 B风险指标扫描 C风险指标扫描
归集风险指标分值 评定风险等级 确定应对措施
任务统筹推送
风险纳税人差异化应对
环节
职责
税收风险的概念

税收风险是指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税收法
律、法规等要求,及时、准确地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 报、税款缴纳以及其他涉税事项,从而导致税款流失的 可能性。
导致: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较低等原因造成的 税款流失:针对纳税人少缴或者税务人员少征的税款
可能性:风险的不确定性,需要核实
税收风险管理横向互动工作的统筹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作用(统筹): 1、统筹年度计划,整合各计划中重复或相似的指标扫 描方案,形成统一的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制定 统一的指标扫描方案; 2、统一进行风险指标扫描; 3、统一开展风险评定,确定风险纳税人风险应对措施; 4、统筹风险应对任务并进行推送;
管理风险指标
B
拟定年度计划
A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业务部门
C
制定扫描方案
形成风险报告
E
D 参与风险应对
税源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牵头实体类税收风险管理相关工作。 征管和科技发展部门牵头程序类税收风险管理相关工作。 地方税务信息中心负责对税收风险指标、模型建立和维护等提供技术支持。
(情形A逃税才怪;情形B逃不逃没意义;情形C不逃就不叫“生意人”)
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前提之一:使纳税人意识到 逃税等税收违法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风险。 提高发现概率:发现风险 确认风险 提高处罚程度:滞纳金+罚款(因未申报逃税才能罚款) 提高信用损失程度: ?
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税务人员方面
2、根据鱼的种类,选择所用的渔网。
风险指标及 其组合形成 的模型 针对不同风 险分析对象 采用的风险 指标组合
风险指标
风险指标知识——从“数据”到“信息”
智慧是为达到目标而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
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
数据是最原始的信息表达方式
风险指标知识——涉税信息到数据再到信息
2009
全国纳服 会议提出: 加快税收 风险管理 机制建设
2012
全国深化征管 改革会议提出: 以风险管理为 导向的现代化 税收征管体系
2013
全国税务 工作会议 提出:建 立风险管 理平台
2014
开展:风 险管理机 制建设试 点
2014
成立:税 收风险管 理工作领 导小组及 其办公室
税收风险管理主要历程——
事物发生的概率(现实性=可能性X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