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圆--垂径定理
圆——垂径定理
讲师:XX老师
1、圆的对称性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轴就是过圆心的直线。 其对称中心为圆心。
A O
B
2、弦弧之间的关系性质
当直径平分弦时,就会平分弦对应弧。
如图,AB是圆O的一条弦,做直径CD,使CD⊥AB,垂足为E, (1)圆是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O
A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
弓形的半径为6cm,弓形的高为2cm,则这弓形的弦长为 解:由已知得:OA=OB=6cm OD=2cm 所以:AD=4√2cm, 又由勾股定理得:AD=BD=4√2cm 即:AB=8√2cm C A D O
B
32 AC 2 52
AC =4 所以 AB =8
2、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O是圆心,C是半圆上的一点,E是弧
AC的中点,OE交弧AC于D.若AC=8cm,DE=2cm,则OD的长为 cm.
解析:
因为E为弧AC的中点,即OE平分弧AC。 根据垂径定理逆定理可知:OE AC 且 OE平分AC. 因为AC=8cm 则AD=CD=4cm 则在直角三角形OAD中:设圆O的半径为R.
OD = 2 6 在直角三角形ODP中,有:
A
P D P
B
O
OD2 7 2 52 OP2 OD2 DP2 52 (2 6 )2 DP2 DP=1
所以 AP=AD-DP=4cm 当P在DB中时,AP=AD+DP=6cm
5.如图,AB是圆O的弦,AB长为8,P是圆O上一
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O作OC垂直AP于C, OD垂直PB于D.则CD的长为 。
A C O B
D P
解析:连接CD,因为OC垂直AP,OD垂直BP.
根据垂径定理:C为AP的中点,D是BP的中 点。 所以在三角形ABP中,CD为它的中位线。 因为AB=8
1 则 CD= 2
AB=4
6.如图,AB、CD是半径为5的圆O的两条弦,AB=8,
A C
CD=6,MN是直径,AB⊥MN于点E,CD⊥MN于点F,P 为EF上任意一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多少?
圆
CD是圆O的直径 , AE=BD
AC=BC
CD
弦AB,垂足为E.
AD= BD
知二推三:已知其中的任意两种量相等,则其他三组量也会相等。
1.如图,已知圆O的半径OA=5,弦AB的弦心距OC=3, 那么AB= .
解析: 连OA, 因为OC AB 根据垂径定理AC=BC 在直角三角形OCA中, OC 2 AC2 OA2
(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弧?为什么?
C 解:(1)圆是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过圆心的直线。 (2)相等的线段有:OA=OB=OC=OD 根据对称性:AE=BE 相等的弧有:弧CAD=弧CBD 弧AC=弧BC A 弧AD=弧BD
O E B
D
CD⊥AB,结论:过圆心的直线垂直于弦,则会平分这条弦,且这条弦所对应的弧。
M D G
F PO
E
N
B
解:因为AB=8cm CD =6 根据垂径定理得:AE=BE=4 CF =DF=3 连接OA、OC 可得:OF=4,OE=3. 所以:EF=7 P在EF上,要使PA+PC最小 又点A关于MN对称的点是点B 所以连接BC,与EF的交点则为条件所求的点P。 PA+PC=PC+PB=BC 即连BG //EF,延长CD到G BG=EF=7 CG=CD+1=7 得:BC=7√2 A C
根据勾股定理: R 2 42 ( R 2)2
R =5
3.如图,在圆O中, 弦AB=AC=5cm,BC=8cm,
则圆O的半径等于
cm
解析:
因为由已知得:AB=AC=5cm,所以三角形ABC 为 等腰三角形。 作辅助线 AD B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定理可知:AD平分BC. BC=8cm。 得:BD=CD=4cm ,连OD。 又由垂径定理可知:OD平分BC, OD BC 即O、A、D在同一直线上。 在直角三角形ABD中 有:AD=3 连接OB. 设圆O的半径为R 在直角形OBD中有:
OB2 BD2 OD2
R 2 42 ( R 3) 2
R =
25 6
D
4.已知,圆O的直径为14cm,弦AB=10cm, 点P为AB上一点,OP=5cm,则AP的长为 cm.
解析:作 OD AB , 连OA. 根据垂径定理:AD=BD AB=10cm , 所以AD=BD=5cm 当P在AD中时,在直角三角形OAD中, 由已知得:圆的直径为14cm,则OA=7cm. 所以 OD2 OA2 AD2
M
D G
F PO
E
N
B
作业: 如图:在直径是20cm的圆O中,两条半径的夹角是60◦,那么弦 AB= ,点O到弦AB的距离OD= . 解:因为OA=OB 且∠AOB=60°。 所以∆AOB为等边三角形。 即AB=10cm. 又OD ⊥AB 得:D为AB中点 所以:OD= 100 25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