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1)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 业发展需要,简述当地人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适当开发 大自流井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 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2)指出种麦养羊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 简述其主要优点。 混合农业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 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 对市场的适应性。
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
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所面临的问题: 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部,处在雨影区, 降水稀少。 灌溉水源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为此, 澳大利亚政府大力修建"东水西调"水利工程。
练习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 和“局部地 区农业类型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3
市场、政策
水源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材料: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 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 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 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 是什么?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 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 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举例: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了 大面积的葡萄园,而在几年前却很 少,这是为什么?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 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问题: 种植葡萄要想获得更好的效 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 之外,还要依靠什么? 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 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 生产地区。在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 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基塘生产 长 江
珠 江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阅读教材45页的案例,完成46页的活动题
自然
社会 经济
气候、土壤、地形、水源 历史、人口、政策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 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 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解析】
第(1)题,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两方面,绝对位置可从图中经纬度定位,相对位置即该 国与周围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答案】 (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 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山地 为主,多高峰。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组 合不正确的是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三圣乡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市场 冬季,海南等省的蔬菜供应到北京等地——政策 交通
总结提升:
结合案例,用你的话描述农业区位选择的过程?
农业区位选择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所谓“区位”,包含两层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所在的位置; 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即农业区位因素。
小组合作探究:主要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 产的布局的?完成43页活动题。
机械化、饮食习惯、种植经验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动1 季风气候区种植水稻的区位优势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说出下列不同地区决定水稻种植 的主导因素:
1、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
——热量
2、“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 已扩展到北纬50度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科技 3、“塞上江南”宁夏的水稻种植 ——水源
五、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1、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 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2.根据经纬度位置或海陆轮廓判读该地的气 候类型,了解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进 行农业合理布局的基础。 3.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或其他信息判断该地的 地形特征,进而判断农业生产类型。 4.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科技——良种技术
冷藏、保鲜技术
4、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是相对不变的, 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尤为突出。例 如: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为此,城 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 业。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 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大。例如: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地大量调进蔬菜。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水热配合差。
思考: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 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水稻生产主要分布的地区
D C
B
A
本活动题说明了气候条件对农业布局的 影响。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 区位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 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 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 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大城市郊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1)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 高,其农业成本越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 较高的农业类型。 (2)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的产值来看,由高 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3)需水量:花卉需水量最大,应接近河流、湖泊 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4)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粮棉生产所需土地面积 大,花卉、蔬菜等生产所需土地面积较小。 (5)产品对交通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要保鲜,鲜 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靠近城市或交 通干线分布。
练 习
1.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图 当地1月平均气温3℃。回答(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B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A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第(2)题,从纬度上看,该国位于赤道附近,水热充足,气 温年较差小,全年可进行花卉生产;山地的地势较高,光 照充足。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 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油橄榄
普罗旺斯的熏衣草
柑橘
3.本活动题旨在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 际,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 力。解答本活动题,首先了解家乡农业生产 类型、主要作物品种、经营方式、农产品的 主要用途等方面的问题,然后从自然因素和 社会经济因素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尤 其分析市场和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说一说,在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中, 人类改造了哪些自然因素?
农业生产活动 玻璃温室的农业 南方红壤低产田施用石灰 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改造的自然因素
温度、湿度(气候) 改良酸性土壤 水分
地形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丘陵缓坡修筑梯田
地形
欧洲
地 中
环地中海地区农 业的发展

亚洲
非洲
阅读教材44页的 《案例》,思考 活动题。
(3)依据图说明该地乳畜业的分布特点; 简述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 市场、饲料供应。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分项
主要 区位 因素
概念说明
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 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即 因素 决定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 限制 他条件都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 因素 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限制性因素得 到满足,该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 素。
交通因素
材料: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一些副食品农业生产 的利润远远高于粮食种植,为什 么还有许多农民甘于去种植粮食 呢?
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 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光照、热 平原:种植业 量、降水) 山区:林牧业 2. 社会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 动力、饮食习惯、历史传统
什么是农业?
农业是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 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生产活动。
农业的分类
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即通常所说的农、林、牧、 林 副、渔五业。又叫大农业。 农 狭义的农业是指耕作业(种植业)。在我国, 农业 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渔


一、区位的概念: 自学P42页,理解区位概念。
《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 桔,生淮北则为枳”。
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 下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
比Hale Waihona Puke 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 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探究活动2、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易水土流失 土层较厚 容易积水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东北平原的小麦种植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
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
新疆天山牧场
青藏高原的畜牧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 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 否?为什么?
西欧的乳畜业
荷兰的花卉业
他们的农业生产活 动可以交换吗?为 什么?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 思考:影响江西千烟洲采取立体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是什么? 地形
该活动题反映了地形因素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不 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 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 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水土保持,但适 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 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而有所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