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公开课精品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 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利” 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 者不可得兼的选择。你选择‘义”还是 “利”呢?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 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 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什么是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 占眼前小便宜的人。——于丹
示例:在平淡中透着一份安逸,一份自在,生活 简单一点,心理负荷就会减轻一些;在粗茶淡饭中享 受那份平凡,那份宁静,不会因为追逐而丧失真心本 性,这就是一种淡泊;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 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像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 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管多贫 困,条件多么恶劣,都要保持心灵的安详和宁静;坚 持道义,不怨天尤人,不自怜自欺、自暴自弃,把清 苦的生活过得富有情味,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怀!
孔子在五种“成仁”“害仁”的境界中, 通常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比干,成仁德而失 性命。 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 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 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 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 杀身。
4·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也。” 本章内容是小人耻恶衣恶食。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 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 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 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4.9)本章孔子勉励学生要专心致 志求道,不为世俗所累。
7·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7.6)本章讲述孔子教导学生进德修业的方法。
先立志,然后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
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 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 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 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 颜回乐什么?
• 当然不应该是乐竹篮子装饭,瓜瓢喝水,也不应 该是乐那贫 民窟里面的小巷子,而是另有所乐。至 于到底乐什么,孔子在这 里没有说。 不过,我们可以从夫子自道的一段话里找出答案 。 在《述而》篇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 弯过手臂当枕 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不仁义的富 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 像天边飘浮的云一样。 ” 这一段夫子自 果不“义”,就是再富贵也 没有意思,相反,只要 心中有“义”,就是吃粗茶淡饭,睡觉连枕 头都没 有,那也是快乐的。
7· 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 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 尔。”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 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 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15· 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 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 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 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成语: 杀身成仁(成仁取义):为正义事业或崇高理想牺牲 生命。
孔子在此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品格?
安贫乐道
孔子认为一个士人追求正道就一定是个君子吗?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 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安逸, 便不配做读书人了。”
士是有志的读书人,如果只求个人生 活安适,这就与他的志向相背,不会 有所作为,所以不够资格为士。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志于道,但贪图 享受,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 讨厌物质环境艰苦,怕自己穿不好吃不好, 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他是不会有远大志 向的。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 占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意志若被物质 环境支配的话,就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讨论举例:中国历史上杀身成仁的君子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成仁”与“害仁”合而观之,有五种状态。 第一,杀身以成仁,是天地境界,勇圣所为。 第二,不杀身以成仁,道德境界,是智圣所为。 第三,杀身而不成仁,强打硬斗,暴虎冯河, 匹夫之勇所为。 第四,既不杀身,也不成仁,平庸混世,庸常 之人所为。 第五,求生而害仁,临大节而夺其志者,怯懦 之人所为。
学习目标
1. 掌握与文章相关的重点字词句。 2.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应具有的品质和行为 准则 3. 对孔子的具体思想能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 看法 4. 背诵3,4,7,8,9,11,12章
之 风
走近君子——世间处处有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述而》 花中四君子: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西方君子: 绅士风度
17· 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 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本章内容是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 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 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 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 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师必有其徒。作为孔子的 第一高徒,颜 回和老师一样,都是以“义”为 乐。这个“义”,也就是仁义、道 义。所以, 孔子也好,颜回也好,都是因为心中有了仁义, 有了 道义,才能够安于贫困。说到底,也就是 安贫乐道,为了精神的 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 的窘迫。 当然,孔子、颜回都是圣贤级的人物,风情 高达,所以能做 到安贫乐道,对我们一般人来 说,要修养到那个境界可真是难得 很,也就只 好“不堪其忧”了罢。
女奚不曰
叶公
shè 知,zhì ,通“智”。 乐,yào,爱好。
fū shuō,解说。
知者乐水
夫子之说君子也
虎豹之鞟
kuò,去毛的皮。
7-6子曰:“志于①道,据于德② ,依于仁, 游③于艺④。”
「注释」①于:介词,放在动词后,引出动作对象, 可不译。 ②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 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③游:广泛涉猎。④ 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 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你怎样理解“浮云” 的比喻义?
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
⑴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 ⑵浮云至轻至淡,喻我把富贵看得无足轻重。 ⑶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对我来说是过眼 烟云;
•
思考2:中国人总以财富、房车、学位等东西来论 英雄;平凡地享受粗茶淡饭的日子,往往会被认为没出 息。你怎么看待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生 活?(大家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成语: 患得患失: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老是考虑 个人得失。 无所不至:没有不达到的地方。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
6· 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 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 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 困顿也自得其乐。 提问: 箪食陋巷(箪食瓢饮):指贫苦的生活。
7·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 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 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 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只是主张 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
问(P30课后练习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主 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 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 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 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讳言利、排斥利的倾 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 汉书· 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简要评论。 答案: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价值观见P31《儒家价值观》。主张 重义崇德,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 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 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 化、绝对化,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 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 该是义利统一观。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董仲舒的重要经济思 想,是约束人们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为;他只要人民讲义,不要 人民讲利以至取消物质利益 。
你以为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
本课疑难字词:
孙以出之 恶衣恶食 一箪食 曲肱而枕
xùn,通“逊”,谦逊。 è,坏,不好。
箪,dān. 食shí ,食物,饭。用作动词的时候念 作“sì ”,装着饭。 qū gōng ,弯起胳膊。 枕,zhèn,名词作动词,当枕头。 rǔ 。 xī,通“汝”,你。 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