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世界上最著名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卡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_洞窟壁画。
2.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
它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这种类似于梯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
3.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叫胡夫金字塔,它建于_古_王国时期。
4.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阿蒙荷太普四世进行了一场宗教改革,主张崇拜太阳神阿顿,自命为埃赫纳顿。
5.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四个阶段。
6.古希腊陶瓶先后出现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三种风格。
7.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__罗马____式和_哥特_____式。
8.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佛罗伦萨三位大师分别为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雕塑家多纳太罗,和画家马萨乔。
9.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有四位重要的意大利雕塑家都表现过《大卫》这个题材,他们是多纳太罗,委罗基奥,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
10.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艺术流派,即学院派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和巴洛克艺术,其代表艺术家分别为阿巴尼·卡拉契、卡拉瓦乔和乔·洛·贝尼尼。
11.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艺术流派,即学院派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和巴洛克艺术,其代表艺术家分别为阿巴尼·卡拉契、卡拉瓦乔和乔·洛·贝尼尼。
12.荷兰17世纪杰出的肖像画、风俗画画家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其代表作分别为《吉卜赛女郎》、《夜巡》、《倒牛奶的女仆》。
13.真正代表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高峰的是16世纪下半叶著名画家埃尔·格列科,其代表作为《奥尔加兹伯爵的葬礼》;《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委拉斯贵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__戈雅____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
14.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15.印象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下半期,它的主要画家有莫奈、_德加_、_雷诺阿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拉文特岩画是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作品2.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新石器时代的美术作品3.汉穆拉比法典石碑是属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时期的美术作品4.雅典卫城的主设计师为菲狄亚斯5.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式风格的建筑6.巴黎圣母院是属于哥特式风格的建筑7.《维纳斯的诞生》(约1482)和《春》(1478)均为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代表作8.《沉睡的维纳斯》为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大师乔尔乔纳的代表作9.画家老彼得·布鲁盖尔是欧洲美术史上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风格的代表人物10.画家丢勒是欧洲美术史上德国文艺复兴美术风格的代表人物11.画家鲁本斯是欧洲美术史上巴洛克美术美术风格的代表人物12.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17世纪西班牙国画家委拉斯贵支的作品13.《穿衣马哈像》和《裸体马哈像》是西班牙艺术家戈雅的作品?14.《舟发西苔岛》描绘了一群情侣离开神话之中的爱情之岛的情景,是18世纪法国罗可可画家华多的代表作?15.《大宫女》、《泉》、《土耳其浴室》是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主义画家安格尔的代表作?16.籍里柯的巨作《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17.《画室》为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的代表作?18.《日出·印象》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代表作?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拜占庭美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
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
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
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巴洛克美术:与反宗教改革有关。
有着豪华的特色,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极力强调运动,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综合性,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3.罗可可艺术:罗可可艺术也被称为艳情艺术,其特点是: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空洞虚伪、矫揉造作,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带有浓郁的脂粉气。
4.新古典主义在艺术题材、样式、风格等方面,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为榜样,重素描,轻色彩;中立性情感性。
5.浪漫主义以理想主义的、浪漫、夸张的想象力。
写实的造型手法,描绘艺术家对现实的理解。
6.印象主义: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
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摒弃了16世纪一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7.巴比松画派:仅以写实的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模式。
揭开了 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
他们厌倦都市生活,信奉“回归自然”。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古希腊建筑的基本柱式及其风格特征。
答:古希腊建筑固定格式称之为“柱式”,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1)多利亚柱式:朴素挺拔。
无柱基,柱身粗壮,向上逐渐缩小,刻有凹糟,糟之间为棱角,在阳光下,柱身因此产生明朗的起伏转换及阴影效果,使建筑物与天空平面分开。
柱头无装饰,是一圆盘形柱颈。
2)爱奥尼亚柱式:匀称轻巧,有柱基,柱身细长,上下变化不显著,凹糟较深,糟之间无棱角。
柱头为涡卷形装饰,卷下饰以图案。
3)科林斯柱式:由爱奥尼亚式演变而来,所不同者柱头较高,呈花篮形,有更多的装饰。
2.简述莱昂纳多·达芬奇的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
达·芬奇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
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早期创作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
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
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构图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
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
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
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
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阴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盛期创作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
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
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
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
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
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
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1503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大会议厅绘制壁画(因再次去米兰而始终未完成),一面创作《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娜》。
这是两幅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3.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
米凯朗基罗早年在佛罗伦萨画家D.吉兰达约的作坊当学徒,后因爱好雕刻转入以保存古雕刻遗物最多的美第奇庭园工作。
早期作品是17岁时创作的浮雕《阶梯旁的圣母》和《山陀儿之战》,粗朴壮实,沉静庄重,深得古典风格的真髓,表明他一开始就追求强烈运动中的人体表现。
1494~1499年米开朗琪罗游学威尼斯、罗马所作《酒神像》、《哀悼基督》更显露其卓越才华,以致整个罗马艺坛都难以相信这些杰作是出自他的手。
1501~1505年主要在佛罗伦萨,雕像《大卫》和市政厅壁画《卡西纳之战》、《神圣家族》都是不朽之作。
其中《大卫》净高 4.1米,以完全的裸体表现传说中犹太少年英雄大卫战胜敌人哥利亚的故事。
大卫体态壮伟,有坚如钢铁之意,寓意力抗强权、捍卫祖国的佛罗伦萨人民,具有显明的政治意义。
此作原计划置于大教堂作为装饰雕塑,但因塑造极为成功,政府决定将其安放在市政厅大门前,作为城市的象征;后为保护原作,已移至佛罗伦萨美术博物馆。
1505 年米开朗琪罗应邀赴罗马,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设计和制作陵墓雕刻,因计划几经变迁,虽为此断断续续工作约40年而未能完成,这是他终身的一大遗憾。
1508年米开朗琪罗接受教皇和政府任务,为西斯廷礼拜堂顶壁绘制壁画。
为了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经过多次斗争,使教皇保证不再干扰他的工作,在取得充分创作自由之后,他以无比的激情投入创作。
整个壁画以宏伟的建筑结构作边框,把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划成中央和周围两大部分,并以中央为主,全部绘以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
中央是取材于《圣经》中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故事的 9 幅画,周围是12男女先知、摩西、大卫等,全部绘画面积 500 多平方米,塑造了多数比真人还大的343个人物形象。
在长达4年的绘制过程中,他拒绝助手协作,一切亲自动手。
艰苦的创作获得了高度评价。
壁画揭幕之后,举世公认为空前之作。
艺术界更认为他所塑造的气魄宏伟、体态健壮、具有强力意志与力量的众多人物形象,是文艺复兴盛期美术最完美的创造。
他的建筑设计,大胆运用古典柱式,开创了一代新风,并且善于突出柱式结构的立体感,对日后的巴洛克建筑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