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基础知识课件
电容器中、低压补偿要求
(2)电石炉根据生产要求逐步提升负荷,低
压电容器根据生产情况自动投入补偿,当电 炉变输出功率达到18000KW以上,低压补偿 全部投入且正常做功的情况下,电石炉功率 因素仍低于0.91时,此时可根据生产需要, 手动投入中压补偿;
电容器中、低压补偿要求
(3) 投入中压补偿时,当功率因数在0.89-0.90之 间,投入1-6#炉投入600Kvar中压补偿电容器一组 ;投入7-10#炉投入900Kvar中压补偿电容器一组; 当功率因数在0.89以下时投入1200Kvar中压补偿电 容一组,以此类推,低压补偿全部投入的情况下, 将中压补偿电容器逐组投入,直至整体功率因数控 制在0.91-0.94之间,功率因数不得超过0.95,两组 中压补偿电容器投入时间间隔不得低于5分钟。
什么是无功功率
从物理概念来解释容性无功功率:由于电容器是贮 藏电场能量的元件,当电容器加上交流电压后,电 压交变时,相应的电场能量也随着变化。当电压增 大,电流及电场能量也就相应加强,此时电容器的 电场能量就将外电源供给的能量以电场能量形式贮 藏起来;当电压减小和电场能量减弱时,电容器把 电场能量释放并输回到外面电路中。交流电容电路 不消耗功率,电路中仅是电源能量与电场能量之间 的往复转换。
电石炉补偿原理
如果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短网功率因数,
改善电极不平衡度,那么将可以达到以下的 效果: A、降低生产电耗 3%~6%; B、提高产品产量 5%~15%。
中压补偿的优缺点
优点:
1、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2、具有提高功率入炉功率的优点,在同样档
位,一次 侧同样的电流,入炉有功功率增加 而电炉变不超负荷。 3、具有提高二次电压的优点。(可提高30% 左右)
电石炉补偿原理
电石炉补偿原理
由上图可见,短网的损耗占据了系统自身损耗的 70%以上,而短网是一个大电流工作的系统,最大 电流可以达到上万安培,因此短网的性能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电石炉的性能,由于短网的感抗占整个 系统的 70%以上,不论是高烟罩开放式炉、矮烟罩 半密闭式炉还是全密闭式炉的短网系统的感抗均较 大,基于这个原因,电石炉的自然功率因数很难达 到0.85以上,绝大多数的炉子的自然功率因数都在 0.7~0.8 之间。
电石炉无功补偿知识
什么是无功功率
电网中电力设备大多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
作的,他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的磁 场,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 相等。电源能量在通过纯电感或纯电容电路 时并没有能量消耗,仅在负荷与电源之间往 复交换,在三相之间流动,由于这种交换功 率不对外做功,因此称为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的作用
1.提高电压质量 把线路中电流分为有功电流Ia和无功电流Ir,则线路中的 电压损失: PR QX l
U 3 I a R I r X l 3
式中: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ar U—额定电压,KV R—线路总电阻,Ω Xl—线路感抗,Ω 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后可减少线路上传输的无功功率Q,若 保持有功功率不变,而R、Xl均为定值,无功功率Q越小, 电压损失越小,从而提高了电压质量。
中压补偿的优缺点
缺点:
电石炉采用中压绕组进行无功补偿造成炉变
中压绕组损坏的现象经常发生,一旦变压器 损坏,返修停产的周期都比较长,这对生产 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解决不了电炉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出力问题。
中压补偿易发生的危害
中压绕组的容量比主绕组的容量小很多,其抗短路的能力也就比主绕组 弱很多,一旦发生中压绕组侧的相间短路,往往是中压绕组先损坏。 电容器容量的调节方式也影响到炉变的安全运行。电炉变中压补偿不适 合采用较大容量的分组投切方式,因为每投切一次电容器其合闸涌流都 会使炉变中压绕组承受一次较大的电动力冲击,如果频繁冲击将会使炉 变中压绕组长期工作后逐渐变形损坏。值得注意的是,中压绕组流过的 是纯容性无功电流,而低压绕组流过的是有功加无功电流,而一次绕组 流过的是有功加少量无功电流,因此中压绕组的电流总是超前于其它两 个绕组,其与其它两个绕组产生的电动力就会在吸力与斥力之间振动, 从而造成中压绕组更容易变形,大部分损坏的电炉变经解剖后都发现有 中压绕组移位现象。
电容器无功补偿原理
电力系统中网络元件的阻抗主要是感性的,
需要容性无功来补偿感性无功。
电容器无功补偿原理
将电容并入RL电路之后,电路如图(a)所示。该电路电流方程为
I I c I rl
由图(b)的向量图可知,并联电容后U与I的相位差变小了,即供电回 路的功率因数提高了。此时供电电流的相位滞后于电压,这种情况称为 欠补偿。 若电容C的容量过大,使得供电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压,这种情况称为 过补偿。其向量图如(c)所示。通常不希望出现过补偿的情况,因为这 样会: (1)引起变压器二次侧电压的升高 (2)容性无功功率在电力线路上传输同样会增加电能损耗 (3)如果供电线路电压因而升高,还会增大电容器本身的功率损耗,使 温升增大,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
电容器中、低压补偿要求
(4)在电石炉处理料面、降档停电时,必须
先退出中压补偿,后退出低压补偿,也就是 说降挡停电前就将中压补偿逐步退出,当负 荷降至18000KW时,将低压补偿逐步退出( 注:在负荷降至10000KW时,低压补偿必须 全部退出)。 (5)中低压配合补偿时的投用原则:以低压 补偿为主,中压补偿为辅的原则。
电容器中、低压补偿要求
(6)当遇到紧急的炉况突发事故时,先退中压补 偿电容后拍急停按钮;退中压补偿电容与拍急停按 钮时间间隔不得低于5秒。 (7)当电石炉生产负荷达到满载时,低压电容全 部投入后,工艺操作人员与110kV变电站值班操作 人员电话对接,询问整台电石炉运行的高压侧整体 功率因数是否在0.90以上,功率因数已达到0.90不 做调节,功率因数小于0.90,适当再投入一组中压 补偿电容。
什么是无功功率
从物理概念来解释感性无功功率:由于电感线圈是 贮藏磁场能量的元件,当线圈加上交流电压后,电 压交变时,相应的磁场能量也随着变化。当电压增 大,电流及磁场能量也就相应加强,此时线圈的磁 场能量就将外电源供给的能量以磁场能量形式贮藏 起来;当电流减小和磁场能量减弱时,线圈把磁场 能量释放并输回到外面电路中。交流电感电路不消 耗功率,电路中仅是电源能量与磁场能量之间的往 复转换。
电容器中、低压补偿要求
1、在电石炉炉况较好的情况下:
(1)当电石炉运行正常,电炉变输出有功功率达到 12000KW时,将低压电容补偿投入运行,每相手动投入3组 低压电容(可连续投入间隔时间自行掌握),投入完成后稳 定5-10分钟,然后将电容投入后运行方式由手动切换至自动 投切(注:低压补偿自动投切待整体调试完成后才可使用, 当前生产使用手动投切,自12000KW开始负荷每升高 1000KW投入一组电容,这期间一定保证功率因数小于等于 0.95,直至投送完成)。
电石炉补偿原理
较低的功率因数不仅使变压器的效率下降,
消耗大量的无用功,浪费大量电能,且被电 力部分加收额外的电力罚款,同时由于电极 的人工控制以及堆料的工艺,导致三相间的 电力不平衡加大,最高不平衡度可以达到20 %以上,这导致冶炼效率的低下,电费增高 ,因此提高短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电网不平 衡就成了降低能耗,提高冶炼效率的有效手 段。
无功分类
感性无功:电流矢量滞后于电压矢量90° 如电动机、变压器、晶闸管变流设备等 容性无功:电流矢量超前于电压矢量90° 如电容器、电缆输配电线路等 基波无功:与电源频率相等的无功(50HZ) 谐波无功:与电源频率不相等的无功
什么是功率因数
实际供用电系统中的电力负荷并不是纯感性或纯容
U
无功补偿的作用
2.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减少投资
功率因数由cosφ1提高到cosφ2提高变压器利 用率为:
cos1 S1 S 2 S % 100% 1 100% S1 cos 2
由此可见,补偿后变压器的利用率比补偿前 提高ΔS%,可以带更多的负荷,减少了输变 电设备的投资。
电石炉补偿原理
电石炉是一种耗电量巨大的工业电炉。主要由炉壳 ,炉盖、炉衬、短网,水冷系统,排烟系统,除尘 系统,电极壳,电极压放及升降系统,上下料系统 ,把持器,烧穿器,液压系统,矿热炉变压器及各 种电器设备等组成。 根据电石炉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特点,电石炉的系 统电抗的70%是由短网系统产生的,电石炉系统损 耗如下图所示
无功补偿的作用
3.减少用户电费支出
(1)可避免因功率因数低于规定值而受罚。 (2)可减少用户内部因传输和分配无功功率 造成的有功功率损耗,电费可相应降低。
无功补偿的作用
4
提高电力网传输能力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关系式为: P=Scosφ 可见,在传输一定有功功率的条件下,功 率因数越高,需要电网传输的功率越小。
功率因数通常分为自然功率因数、瞬时功率因数和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三种。 在三相对称电路中,各相电压、电流为对称,功率 因数也相同。那么三相电路总的功率因数就等于各 相的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的作用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功率因数以减
少设备容量和功率损耗、稳定电压和提高供 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中提高输电稳定性和 输电能力以及平衡三相负载的有功和无功功 率。安装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可限制 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传输,相应减少了线路 的电压损耗,提高了配电网的电压质量。
中压补偿易发生的危害
中压绕组负荷为纯电容,容性电流流过时会
在中压绕组上导致电压升高,而感性电流是 电压降低,也就是说中压绕组的每匝电势要 高于其它绕组,加上投切电容时的瞬时过电 压也会造成中压绕组更容易损坏。
低压补偿
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提高变压器的有功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