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甘 草 的 利 用 研 究 进 展
甘 草 的 利 用 研 究 进 展
( Rhamnoisoliquiritin) 芒柄花素 ( Formononetin) 甘草利酮 (Licoricone) 刺果甘草素 ( Pallidiflorin) 光甘草酮 ( Glabrone) 芒柄花甙 (Ononin) 芒柄花黄素 ( Formononetion) 甘草西定 (Licoricidin) 光甘草定 ( Glabridin) 欧甘草素 A ( Hispaglabridin A) 3’2甲氧基光甘草定 (3’2Met hoxyglabridin) 美迪紫檀素 (Medicarpin) 后莫紫檀素 ( Homopterocarpin)
类 302O ate)
+ 甘乌内酯 ( Glyuranolide)
+ 乌拉尔甘草甙甲 (Uralsaponin A)
+ 乌拉尔甘草甙乙 (Uralsaponin B)
+
马齐墩酸 (Macedonic acid)
+ + + + + 马 齐 墩 酸 甲 酯 ( Macedonic acid
化 合 物
乌拉尔 刺毛 光果 胀草 刺果 甘草 甘草 甘草 甘草 甘草
佛来心甙 (Violant hin) 异佛来心甙 ( Isoviolant hin) 异夏佛托甙 ( Isoschaftoside) 夏佛托甙 (Schaftoside) 甘草黄酮 A (Licoflavone A) 乌拉尔醇 (Uralenol) 光甘草酚 ( Glabrol) 乌拉尔宁 (Uralenin) 异补骨脂甲素 ( Isobavachin) 甘草素 (liquiritigenie) 甘草甙 (Liquiritin) 甘草素24’2芹糖基 (1 →2) 葡萄糖 甙 (Liquiritigenin24’2apiosyl (1 →2) glucoside) 槲皮素 (Quercetin) 山奈酚232O2β2D2葡萄糖甙 (Ast ragali n) 32羟基光甘草酚 黄 (32Hydroxyglabrol) 甘草查尔酮甲 (Licochalcone A) 酮 甘草查尔酮乙 (Licochalcone B) 类 刺甘草查尔酮 ( Glypallichalcone) 异甘草素 ( Isoliquiritigenin) 异甘草甙 ( Isoliquiritin) 新异甘草甙 (Neoisoliquiritin) 异甘草查尔酮鼠李糖甙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草原与草坪 季刊 2000 年 第 2 期 总第 89 期
13
表 1 五种甘草的三萜皂甙及黄酮成分
类 型
化 合 物
乌拉尔 刺毛 光果 胀草 刺果 类 甘草 甘草 甘草 甘草 甘草 型
glycyrrhetic acid)
242羟 基 甘 草 次 酸 ( 242Hydroxy
+ + glycyrrhetic acid)
+ + 112脱氧甘草次酸 (112 Deoxy gly2
cyrrhetic acid)
+ 242羟基甘草次酸甲酯 (Met hyl 242
hy droxyglycyrrhetate)
+ + + + + 18α2羟 基 甘 草 次 酸 甲 酯 ( Met hy1
+ + + 18α hydroxyglycyrrhetate)
+ 甘草内酯 ( Glabrolide)
胀果皂甙 I2IV ( Inflasaponin I2IV)
+ 欧甘草酸 (Liquoric acid)
+ 光甘草酸 ( Glabric acid)
+ ++ + +
+ ++ + +
+ ++ + +
+ ++ + +
+
+
+
(4’2O2met hyl2coumestrol)
+
+ + + + + 甘草酸 ( Glycyrrhizic acid)
+ + + + + 甘草次酸 (18β2Glycyrrhetic acid)
+ + 18α2羟 基 甘 草 次 酸 ( 18α2Hydroxy
甘草酸与抗生素 、纤维素 、生物碱类都可生成复 盐 ,复合后有的可使药理作用加强或互补 ,有的可使活 性提高 ,毒副作用降低 ;还有的产生新的药理作用 。如 我国研制生产的甘氯喘系甘草酸单铵盐与氯喘碱的复 盐 ,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良药 。某些生物碱类抗癌药 , 临床常发生严重的胃肠道变态反应及骨髓抑制等副作 用 ,而单铵盐对此类抗癌药物有解毒作用 ;我国试制成 的甘草酸链霉素盐可显著减免硫酸链霉素的毒副反 应 ,而抗结核疗效不变 ,甘草酸与泛醇络盐可作氯化 汞 、组胺 、烟碱及毒嘧啶等的解毒剂 。
+ met hylester)
+ 212羟基马齐墩酸甲酯 (刺果酸甲
+ 酯 ) ( 212Dehydro2pallidifloric acid
+ met hylester)
+
刺果甘草酸 ( Glypallidifloric acid)
+ + + + + 三 异甘草内酯 ( Isoglabrolide)
+ + + + + 萜 3β,242二羟基剂墩果211 ,13 (18)2
+ + 皂 二烯230 羧酯甲酯 ( Met hyl 3β,242
+ 甙 dihydroxyolean211 , 13 ( 18 )2diene
+ + + + + + +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2
Grassland and Turf (Quarterly) 2000 No . 2 ( Sum No . 89)
甘草的利用研究进展
张 继 , 姚 健 , 丁 兰 , 郭守军 , 杨永利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 乌拉尔甘草 、刺毛甘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刺果甘草等 5 种甘草从资源分布及在医药 、畜 牧 、食品 、化工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对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甘草酚 ( Glycyrol)
+
++++
异甘草酚 ( Isoglycyrol)
+
++++
甘草香豆素 ( Glycycoumarin)
黄 异甘草香豆素 + ++++
+
+ + + 酮 ( Isoglycycoumarin)
+
类 胀果香豆素 ( Inflacoumarin)
+ 4’2O2甲基2香豆醇
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 ,向东可到达甘肃西北部及 疏勒河沿岸 。 1. 4 刺果甘草 ( G. pallidif lora)
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山 东 、江苏 、河南 、陕西 。
收稿日期 : 1999 - 10 - 11 作者简介 : 张继 (1963~) ,女 ,陕西省临潼县人 ,副研究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硕士 ,主要从事植物资源化学研究工作 。
1. 5 刺毛甘草 ( G. aspera) 我国仅分布在新疆的东部和北部 (阿尔泰地区没
有分布) 。
2 在医药中的应用
2. 1 化学成分 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 ,已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国
内外的学者在不同的领域对其进行了研究 ,在查阅了 大量的文献资料后 ,将主要化学成分归纳如下 (表 1) 。 2. 2 药理作用及应用
1 资源分布
1. 1 乌拉尔甘草 ( Glycyr r hiza uralensis) 乌拉尔甘草分布甚广 ,我国西北 、东北 、华北地区
均有分布 (新疆 、甘肃 、青海 、陕西 、宁夏 、内蒙古 、河北 、 山西 、山东 、辽宁 、黑龙江) 。 1. 2 光果甘草 ( G. glabra)
光果甘草我国仅产于新疆 。 1. 3 胀果甘草 ( G. i nf lata)
关键词 : 甘草 ; 研究进展 ; 利用 中图分类号 :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1863 (2000) 02 - 0012 - 06
甘草具有抗寒 、耐热 、耐旱 、抗盐碱等优良特性 ,适 生性强 ,生命力旺盛 ,为干旱 、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植物 资源之一 。甘草的地下部分具有清热解毒 、止渴祛痰 、 补脾和胃 、调和诸药等功效 。中医处方离不开甘草 ,俗 称“十方九草”,自古至今 ,广为药用 ,兼有“国老”的尊 号 。甘草的地上部分粗蛋白 、粗脂肪含量高 ,粗纤维含 量较低 ,饲喂效果与紫花苜蓿相似 ,产出报酬略高于紫 花苜蓿 ,为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 ,具有其它牧草所不具 有的双重作用 。本文对五种甘草即乌拉尔甘草 、刺毛 甘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刺果甘草从资源分布及医 药 、食品 、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 了整理总结 ,为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