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第六集:山水之间 2009年12月27日 10:18 进入复兴论坛来源:央视网>>>>进入财经频道>>>>进入《国情备忘录》专题悠然自得、环游潜底,这两枚小小的邮票,在方寸之间,再现了白暨豚的美丽姿态。
这是1980年,我国邮政部门为了保护这种珍稀动物,专门发行的两枚特种邮票。
2006年,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25位专家,组成了一支科学考察队。
他们沿着长江,用高倍望远镜、声纳等先进的科学仪器,行程长达3400多公里,希望搜寻到白暨豚的踪迹。
但是,经过38天的航程之后,他们不得不遗憾地宣布,这次科学考察活动,没有发现白暨豚的身影。
白暨豚被称为“长江女神”,已经在我国的长江中生活了2000多万年,现在正慢慢地从我们的视线中消逝。
这具白暨豚的标本,似乎在向我们提问:我们的“长江女神”哪里去了?滚滚长江,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孕育着华夏文明,哺育着中华儿女。
长江两岸亿万中国人,正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
然而,一个个意料之外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了。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多万元。
这一年12月,广东北江镉超标水污染,经济损失达到1亿多元。
随后相继爆发广西红水河天峨段水质污染事件、辽宁浑河抚顺段水质酚浓度超标事件。
2006年,甘肃徽县铅污染事件,300多人血铅超标。
湖南岳阳砷污染,8万多居民饮水遭到威胁。
贵州遵义磷污染,60万市民饮水告急。
2007年5月,太湖爆发蓝藻事件,威胁到近百万无锡市民的生活用水。
随后巢湖和滇池相续爆发蓝藻。
一位叫马军的环保人士,花费了几年时间,编制了一份《中国水污染地图》。
在这份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查看每一个城市、每一条河流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首都北京,除了远郊区有一些水库、支流为二类水质外,地表各河、湖几乎全部被劣质的超五类水所覆盖。
翁立达,是国内著名的水资源保护专家,长期从事长江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他编写了一本厚达270多页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这份报告被人们称为“长江的体检报告”。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淮河流域流传着一首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开闸泄洪,形成了长达70公里的酱黑色污染带。
经专家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造成上亿元经济损失。
这起淮河污染事故,第一次使水污染进入政府高层视野。
90%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了严重污染,70%的江河湖泊和50%的城市地下水已经遭受污染。
我国的环境问题,远不止水体污染,还面临着诸多困局。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
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经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
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经一去不复返。
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
“林都”伊春,林场可采成熟蓄积量下降了约98%。
整个大小兴安岭可采成熟蓄积量也只剩下不足10%。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
1949年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
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湖泊面积的26.3%。
大气污染严重,酸雨覆盖面积已经占到了国土面积的30%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姚景源:在下面有些地区我确实看到,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这个江河,我们的河流,我们的水污染,我是在60年代后期,我下乡作为一个知识青年的时候,我印象非常清楚,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喝河里边的水,可以喝江里面的水,但是,现在,我们谁还敢再直接地饮用江河和小溪的水呀。
现在我们城里的人,我们几乎离不开桶装水,离不开瓶装水。
瓶装水桶装水,现在这行业年产值已经过亿。
我们搞经济发展我们为了什么,我们经济发展,最终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么,显然幸福生活,不能建立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之下。
世界经济发展史已经表明,各国在工业化推动下的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今天,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在产品行销世界的时候,同样不可避免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工业化带来的污染。
国家环境保护部WTO环境与贸易工作领导小组的专家曾经做出过测算:在“十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硫高、中污染行业产品的出口约占总出口额的40%,而化学需氧量高、中污染行业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额的4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显示,这一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曾经说过,环境保护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环保工作正处于负重爬坡阶段。
英国的泰晤士河曾经因为工业污染被称为欧洲的臭水沟,从1850年开始治理污染到2000年泰晤士河大马哈鱼回归,历时150年,耗资相当于约4000亿元人民币。
德国的鲁尔区曾经被称为煤钢基地,因为煤炭开采和钢铁重工业闻名于世,但是这里的高污染高排放曾经使得莱茵河被称为“德意志最脏的河流”。
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里才重焕生机。
像这样先污染后治理的例子以及西方工业国家一个个惨痛的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
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经济师谢国忠:中国借鉴别人走错的路,利用现代的技术,有资本的充足,中国走一条更好的道路,中国只有这样走,才能发展得比别人更好。
姚景源:应当说,西方的工业发达国家,他们都是发展污染然后再治理。
那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呢,我们不能这样做。
现在到了21世纪,全球都在讲环境保护。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那么作为我们中国,我们有义务保护这个地球。
我们也不能把一个恶劣的环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没有这个权力,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呢?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来完成我们的工业化,来使我们的经济得到增长。
而且我们现在要看到,我们已经具备这个条件。
比如说,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们经济总量在去年就已经超过30万亿元。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再来发展,我们完全有财力,有实力。
这是第一。
第二呢,现在我们在科学技术问题上,我们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环境保护技术现在是日新月异,我们完全可以让新的技术,来使我们处理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
环保、污染、生存质量等,这些过去在工业化字典里并不存在的词汇,如今频繁地出现在我国政府的议题中。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对环境保护做出规定。
1979年,我国第一部环境法《环境保护法(试行)》出台。
1983年,环境保护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诞生。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施行。
到2008年为止,我国共签署了50多项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
1978年成立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1982年,成为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的环境保护局,1987年,改为独立的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8年,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这一切,都在准确无误地表明,环境保护工作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这是发生在2006年7月的一件事情。
刚刚上任一个月的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在河南汝州的一个氧化铝项目的工地上,对当地的环境保护局局长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
当时这个项目耗资已经3。
6亿,工程建设了近一年,但是始终没有做环境评价。
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养猫不抓耗子,我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种猫本来就没有责任感,就是我们国务院领导同志讲的,有职不尽责,没有责任心,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养猫人,他养这个猫他就不想让抓耗子。
我们批评从事环保工作的同志,我还有话外之音,养猫人是谁,养猫人如果对你的猫不抓耗子,或者纵容你的猫不抓耗子的话,你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对于主管煤炭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来说,这两副重担,挑得并不轻松。
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说实在的,上任第一天我并没有想那么多,并没有想到这个环保很难干,越干越知道难干,越干越知道它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推进工作,面对的一个强大的利益主体,利益集团,它利益集团并不是主动地组成在一起的,但是你要对付每一个污染源,要关它,要停它,要提高它的质量,你立即就碰到一个利益主体这是湖北省青山热电厂,环保的压力挑战着这个有着五十二年历史的国企老厂。
国电湖北青山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席强国:当时它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在这一年,这一年,我们这个厂是关内的第一家高温高压火电厂,到这一年为止,是二十周年,二十周年的时候,是工业学大庆的先进,也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
因为污染严重,青山热电厂的三台机组必须停止生产,占这个厂产值四分之一的老厂区必须关闭。
国电湖北青山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席强国:确实有伤感,确实有伤感。
觉得这么一个50年了,风风雨雨走过来了,明天就要在我的手上,因为我是厂长嘛,那么在我的手上给炸了,我说怎么办,当时就这样一个心情,老伙计走了,新伙计可能还要来,希望新伙计比老伙计更能够体现出国家的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现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出来。
不仅要考虑如何安置1200名工人,还要花费5000万元购置脱硫设施,才能使工厂运转下去。
国电湖北青山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席强国:不做的后果让你关停,不做的后果就是电厂要关停,非得做不可,在全国的电厂都是这样。
安装了环保设施的青山热电厂得以继续生产。
同样是国企的山西粮裕煤焦厂却因污染严重,无力购买环保设备,在2006年,被关停。
近年来,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气魄,确实让人们惊叹!内蒙古乌拉山电厂、小龙潭电厂,这些服务了几十年的电厂,随着一声声的爆破声,烟消云散了。
到2009年6月30日,全国已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467台,总容量达到5407万千瓦。
从2005年开始,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曾经连续三年采取严厉的环保行动,被民众称为“环保风暴”。
2005年,目标直指电力企业。
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的30个电力项目,因为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叫停。
2006年,治理的重点又放在了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工产业。
对总投资约290亿元的10个项目进行了查处。
2007年的环保风暴力度更大,治理的对象是82个电力、钢铁、冶金等项目,并首次使用“区域限批”的办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城市的一个项目违规,将导致该地区所有项目暂缓审批。
唐山、吕梁等4个城市以及国电集团等4家电力企业受到了“区域限批”的制裁。
吕梁在山西省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2007年,吕梁市的财政收入为102亿元,从1998年的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了10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