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氨基酸检验指导书发放号:编写: 审核:批准:1. 检验流程1.1 成品置于待测区1.2 检验员取样1.3 成品检测(外观、纯度、质谱、旋光、熔点、澄清度等)1.4 备注:A. 产品粉碎并包装置于待测区后,取样检测出的数据写入检验报告。
B. 研发部提供的生产过程中的图谱 (MS、HPLC) ,可做参考,有权进行复查。
2 检验项目2.1 外观:目测法(须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类白色粉末)2.2 光学纯度的测定2.2.1 仪器和试剂液相色谱仪、输液泵、检测器、色谱柱、记录装置、进样阀、微量注射器、超声波发生器、蒸馏水、乙晴、三氟乙酸2.2.2 分析步骤A.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10ml容量瓶中,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将其过滤。
B. 用微量注射器吸取一定量试样溶液进入色谱系统,利用梯度洗脱使样品达到分离。
C. 各组分经过紫外检测器,通过色谱工作站记录各组分的紫外吸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D. 在线色谱工作站记录各组分的各项参数,如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2.2.3 注意事项A. 氨基酸样品分析必须打空白,谱图中不允许出现未积分的小杂峰,若是空白中有的,必须以基线相减的方式处理掉;如果处理不掉,必须进行复测。
B. 基线尽量保持一条直线。
C. 谱图中不允许出现负峰。
2.2.4 要求及规定A. 氨基酸样品分析必须打空白,谱图中不允许出现未积分的小杂峰,若是空白中有的,必须以基线相减的方式处理掉;如果处理不掉,必须进行复测。
B. 基线尽量保持一条直线。
C. 谱图中不允许出现负峰。
D. 尽量安排同一产品的测试使用同一分析条件,这样可加强可比性。
E. 比较数据的重复性时,安排统一产品测试的时间不要间隔很久。
F . 若单项杂质在1%±0.05%,复测确定数据的重复性。
G. 若同一批次产品分包装送样检测,混合样数据应在各分包装测试数据的范围内。
例如:分包装测试的数据分别为:98.5%、98.6%、98.7%,若混合样数据不在98.5%-98.7%范围内,则复测确定数据的重复性。
2.3 旋光的测定2.3.1 仪器和试剂旋光仪、25ml容量瓶、电子天平、DMF、NaOH、AcOH、EtOAc、MeOH、EtOH、HCl、CHCl3等。
2.3.2 分析步骤A. 称取一定量样品,用相应溶剂溶于25ml容量瓶中至完全溶解。
B. 旋光仪开机预热20分钟。
C. 旋光仪校零,用溶剂清洗旋光测定管3-5次,装入溶剂,置于旋光仪箱内。
D. 校零,取出旋光管,记录空白值。
E. 用配好的溶液润洗旋光管3-5次,再加入溶液。
F. 再次置于旋光仪同一位置上,读数,取平均值。
2.3.3 注意事项A. 溶液或溶剂加入旋光管内读数时,管内不能有气泡。
B. 测同种样品时旋光管应放置在同一位置上。
2.3.4测量示值误差:±(0.01°+测量值×0.05%)2.4 熔点的测定2.4.1仪器和试剂:数字熔点仪、玻璃毛细管2.4.2 分析步骤A. 用玻璃毛细管取样,(颗粒状固体稍加研磨后装管)自由落体法敲击样品,使之填装结实,样品高度一般为3mm。
B. 调预制温度(低于样品熔点10度),稳定到达时,把填装好的样置入仪器,按“升温”键。
C. 测试结束,屏幕自动显示初熔值和终熔值。
d. 一次填装多根毛细管,分别测定,废弃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2.4.3 注意事项A. 同一批号样品取样高度应一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B. 设定起始温度切勿超过仪器使用范围(<300℃)。
C. 线性升温速率不同,测定结果也不一致。
一般速率越大,读数值越高。
D. 测定较高熔点样品后再测较低熔点样品。
2.4.4 测量示值误差A. 小于200度范围内,±0.5℃。
B. 200℃~300℃范围内,±0.8℃。
2.5 水份的测定2.5.1 仪器和试剂:KF-1B水份测定仪、卡尔费休试剂、烧杯、微量进样器、无水甲醇、蒸馏水2.5.2 分析步骤A. 在贮液瓶中倒入适量卡尔费休试剂。
B. 加入无水乙醇(分析纯)于反应瓶中,至淹没电极裸露端。
C. 开启电源,调节搅拌器转速,仪器进入滴定状态。
D. 滴定结束后用微量进样器取蒸馏水10ul进行标定卡尔费休试剂,并输入所消耗的试剂量。
(卡氏试剂标定做2次平行样后取平均值)E. 把称好的样品滴定并输入所消耗的试剂量和样品重量。
F. 读取“百分含量”试剂。
2.5.3 注意事项A. 卡尔费休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在通风的环境中进行。
B. 废液应做有害物质处理。
C. 测定酮类或醛类样品时,需要专用试剂。
D. 定期保养仪器2.6 澄清度的测定2.6.1 仪器和试剂试管、量筒、溶剂(一般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电子天平、称量纸、小勺2.6.2 分析步骤A. 称取0.3克样品,置于试管中。
B. 用量筒移取2ml溶剂加入试管中。
C. 摇均使之充分溶解,静置观察是否澄清,无黑点,无絮状物。
2.6.3 注意事项A. 样品溶解时,不能进行加热及其他外力加速其溶解。
B. 试管壁应洗干净,以免混淆视觉。
C. 澄清是指能使光线能很好通过。
2.6.4 要求及规定A. 溶液透明能透光。
B. 不要用强酸和强碱测试。
不能借助加热以及超声波。
C. 尽量首选DMF试做澄清度。
D. 在澄清度测试的溶液中(一般为2ml)发现少于等于6颗小杂点(包括:小黑点、小黄点、类似滤毛的毛状物)可以判定为合格产品。
如果重复3次测试,情况都在上述范围内,产品判定为合格产品。
并在检验报告备注栏中写明实际的测试情况。
2.7 分子量的测定2.7.1 仪器和试剂:LC-20AD泵、DGU-20A3在线真空脱气机、CTO-10Avp柱温箱、甲醇(分析醇)、乙晴(色谱纯)、蒸馏水、DMF等2.7.2 分析步骤A. 先把样品溶解,须离心分层,取上层清液,稀释。
B. 打开色谱工作站,进入操作界面后,打开CDL,BLOCK加热块进行预热,待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然后打开氮气,高电压。
C. 编辑序列表,设定LC部分的参数及MS部分的参数,选择使用Tuning文件里的Esi文件或Apci文件,若样品为合成的保护氨基酸,还需选择扫描Positive或NegativeD. LC部分的参数设定好之后即可激活仪器,激活后待LC和MS处于进样等待状态,点击Strt键后即可进样。
E. 若样品需作LC-MS,则需改变管路,接上色谱柱,平衡后手动进样进入色谱系统。
F. 处理MS图谱时,选择TIC图谱中的某一点,观察该点分子量是否与样品理论分子量一致,若不一致,则选取另外的点观察。
点选择之后,应对TIC图谱中的分子离子峰积分,再减去空白溶剂中的杂质。
G. 图谱积分好后,进入Report,编辑报告,报告中的PDA谱与MS图尽量做到简洁,尽可能的减少图谱中的杂质峰。
H. 关机。
先关闭LC部分。
关闭时,先关周边设施,然后系统控制器,最后关电脑。
2.7.3 注意事项A. 每天做样后,须用异丙醇清洗Probe及相关部件。
B. Rotary Pump的换油周期是3000Hr。
C. 重新启动真空时,至少24Hr之后再进行分析。
D. 室内温度保持在18~28℃,湿度在40~70。
E. LC用水必须新鲜。
F. 自动进样器的清洗液原则上和流动相一致。
2.8 对应异构体光学纯度的测定2.8.1 仪器和试剂:10ml容量瓶、超声波、色谱柱:ChirobioticT、ChirobioticR和Daicel IC、微量进样器、手动进样器2.8.2 分析步骤A. 样品的制备:称取D型氨基酸5毫克、L型氨基酸5毫克、D型L型各5毫克混合物,分别加入10ml 容量瓶,用HPLC级甲醇溶解,甲醇加至10ml刻度线,超声波加速溶解,取上层清液供HPLC进样使用。
B. 待色谱柱平衡好后,用微量进样器吸取5ul待测氨基酸(D型或L型),进样分析。
C. 运行15分钟后,保存数据谱图。
D. 再次平衡色谱柱后,用清洗过的微量进样器吸取D型和L型5ul,进行分析,D型和L型完全分离。
E. 通过面积归一法对照两次数据谱图,得出D型氨基酸中含有多少L型氨基酸或者L型氨基酸中含有多少D型氨基酸。
2.8.3 要求及规定A. 21个Fmoc氨基酸,必须检测该项目。
B. 如果客户有手性要求,加测该指标。
2.9 干燥失重的测定2.9.1 仪器:真空干燥箱,干燥器,扁形称量瓶,天平2.9.2 操作步骤A. 在天平上用扁形称量瓶(保证干燥,用前最好恒重,或者平时储藏于干燥器中)称一定量的样品(做2个平行样及一个空白样),记录数据。
B. 把扁形称量瓶放入真空干燥箱,大约干燥2-3小时,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记录数据。
C. 数据处理。
2.9.3 注意事项A. 真空干燥箱的设定温度应低于样品熔点的1/2。
B 样品一定要冷却后称量(干燥器内至少冷却半小时)。
C. 拿放称量瓶时不要直接与手接触,配合干燥的纸巾拿放称量瓶。
2.10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2.10.1 仪器和试剂:天平,加热器,烧杯,试管,茚三酮,无水乙醇,苯酚,重蒸吡啶2.10.2 分析步骤A. 称取待测样5mg于试管中。
B. 配制三种检测试剂:a. 5g茚三酮溶解于100ml无水乙醇b. 80ml苯酚加入20ml无水乙醇混合c. 重蒸吡啶C. 在试管中加入三种检测试剂各两滴。
D. 试管放入100℃沸水中5min。
E. 取出试管,观察其颜色。
F. 与0.05%的游离氨基溶液作对照,浅了为<0.05%(合格),深了为>0.05%(不合格)。
2.10.3 注意事项A. 试管必须干净,否则造成颜色误差,影响检测结果B. 必须放在沸水中5分钟,时间长短颜色会有一定的误差2.11 TLC的测定2.11.1 仪器和试剂:三用紫外线分析仪,展开剂,薄层板,有机溶剂2.11.2 分析步骤:A. 点样点样用的毛细管为内径< lmm的管口平整的毛细管,将样品溶于有机溶剂。
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小心点样,如需重复点样,则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点。
若在同一块板上点几个样,样品点间距离为5mm以上。
B. 展开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来考虑。
薄层的展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先将选择的展开剂放入广口瓶,再将点好试样的薄层板放入广口瓶中进行展开,点样的位置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的前沿(离前端5-10mm)或多组分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溶剂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色。
C. 显色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
如果本身无色,可先在紫外灯光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有苯环的物质都有),用铅笔在薄层板上划出斑点的位置;对于在紫外灯光下不显色的,可放在含少量碘缸中显色来检查色点(因为许多化合物都能和碘成黄棕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