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G S M数字直放站设备测试规范T e s t i n g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G S MR a d i o D i g i t a l S i g n a l R e p e a t e r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为确保中国移动通信建网工程建设质量,本测试规范作为测试验证GSM 900MHz/1800MHz 数字直放站和GRRU设备质量依据,为该类设备选型提供技术保障。
本测试规范规定了GSM 900MHz/1800MHz 数字直放站和GRRU设备的无线性能指标测量方法、中继传输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网络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电源适应性及环境适应性测量方法及测试用例。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GSM直放站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技﹝2011﹞91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采购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鹏、姜雪松。
1. 范围本测试规范规定了GSM 900MHz/1800MHz 数字直放站和GRRU设备无线性能指标测量方法、中继传输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网络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电源适应性及环境适应性测量方法等内容,本设备规范供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内部使用,适用于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GSM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所采用各类数字无线直放站、数字光纤直放站、GRRU设备实验室及现场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 测量条件及判决依据4.1 常规测试条件除特殊规定外,所有测试均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4.2 极限测试条件极限试验应在下列条件的任意组合的情况下测量:—温度:⏹低温:-40℃(室外机)、+5℃(室内机);⏹高温:+55℃(室外机)、+40℃(室内机);⏹湿度:95%(室外机)、85%(室内机);—供电电压:⏹AC 220V:低压+176V;高压+264V;⏹DC -48V:低压-38.4V;高压-57.6V。
4.3 测试设备要求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试设备要求。
4.4不确定度及判断依据本规范所定义的所有射频指标,均已包含测试系统不确定度影响,所有指标测试判断均按照规范定义指标要求判断。
5. 无线射频性能测量方法5.1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5.1.1 测试判定标准根据功率等级,数字直放站设备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10W、20W、30W,GRRU设备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40W和60W,常温时,下行、上行主信道和分集信道标称(最大)输出功率容差应在 1.5dB范围内,极限条件时输出功率容差应在2dB范围内。
上行最大标称输出功率不小于-10dBm。
5.1.2 实验室测量方法a)按图5-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图5-1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测试连接图b)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c)将GSM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发送全时隙GMSK调制信号;d)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e)将GSM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增加1dB,在GSM信号分析仪上查看数字直放站输出电平是否增加1dB;如果增加1dB,则说明输入电平仍未达到数字直放站ALC启控点,继续执行步骤5直至达到ALC启控点;如果增加未达到1dB(小于0.9dB),则回退1dB后每次增加输入功率0.2dB,直至每次增加后输出功率增加小于0.18dB,说明输入电平已达到数字直放站ALC启控点;f)调节GSM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ALC启控点,GSM信号分析仪上显示的每载波时隙功率应满足厂家声明的最大输出额定功率的容差范围;g)记录数字直放站的输出电平及输入电平(输入电平应为GSM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减去连接电缆的损耗值);h)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重复步骤c-g,测量得到上行最大标称输出功率。
5.1.3 现场测量方法a)按图5-2所示连接测试系统;图5-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现场测试连接图b)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c)测量信号发生器到数字直放站之间的连接电缆和单向器的损耗值,测量数字直放站到频谱分析仪之间的衰减器和连接电缆的总损耗值,并将该值作为偏置输入到频谱分析仪中;d)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GSM信号生成模式,并将频率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发送全时隙GMSK调制信号;e)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f)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增加1dB,在频谱分析仪上查看数字直放站输出电平是否增加1dB;如果增加1dB,则说明输入电平仍未达到数字直放站ALC启控点,继续执行步骤6直至达到ALC启控点;如果增加未达到1dB(小于0.9dB),则回退1dB 后每次增加输入功率0.2dB,直至每次增加后输出功率增加小于0.18dB,说明输入电平已达到数字直放站ALC启控点;;g)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ALC启控点,频谱分析仪上显示的每载波时隙功率应满足厂家声明的最大输出额定功率的容差范围;h)记录数字直放站的输出电平及输入电平(输入电平应为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减去连接电缆和单向器的损耗值)。
i)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重复步骤c-h,测量得到上行最大标称输出功率。
5.2 自动电平控制(ALC)5.2.1测试判定标准当数字直放站输入信号电平提高达到最大输出功率电平ALC启动,继续增加输入信号电平10dB(含10dB),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2dB之内;当输入信号电平提高超过10dB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2dB之内或关闭输出。
5.2.2 实验室测量方法a)按图5-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b)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c)将GSM信号发生器设置为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点,并设置50%间隔时隙GMSK调制信号;d)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并设置直放站ALC调整门限为厂家额定功率门限;e)调节GSM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标称最大输出功率测试值;f)记录数字直放站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g)将GSM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电平按1dB的步长增加直至增加到10dB时,用GSM信号分析仪分别测试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从ALC启控直至最大输入功率增加到10dB,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数值应保持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2dB之内;h)将GSM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电平超出最大输入功率增加10dB以外时,用GSM信号分析仪分别测试数字直放站的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2dB之内或关闭。
i)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重复步骤c-h。
5.2.3 现场测量方法a)按图5-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b)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c)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GSM信号生成模式,并将频率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发送50%间隔时隙的GMSK信号;d)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并设置直放站ALC调整门限为厂家额定功率门限;e)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标称最大输出功率测试值;f)记录数字直放站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g)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电平按1dB的步长增加直至增加到10dB时,用频谱分析仪分别测试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从ALC启控直至最大输入功率增加到10dB,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数值应保持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2dB之内;h)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电平超出最大输入功率10dB以外时,用频谱分析仪分别测试数字直放站的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2dB 之内或关闭。
i)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重复步骤c-h。
5.3 最大增益及误差5.3.1 测试判定标准GSM数字光纤直放站最大增益误差不超过±2dB;GSM数字无线直放站最大增益误差不超过±3dB。
5.3.2 实验室测量方法a)按图5-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b)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c)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d)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e)依次调节GSM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标称最大输出功率回退1dB和回退15dB;f)最大增益即为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g)最大增益误差即为所测最大增益数值与厂家声明额定增益值之间的差值,取最大偏差值。
h)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重复步骤c-g。
5.3.3 现场测量方法a)按图5-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b)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c)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GSM信号生成模式,并将频率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发送50%间隔时隙的GMSK信号;d)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e)依次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标称最大输出功率回退1dB和回退15dB;f)最大增益即为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取最大增益值;g)最大增益误差即为所测最大增益数值与厂家声明额定增益值之间的差值,取最大偏差值。
h)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重复步骤c-g。
5.4 增益调节范围5.4.1 测试判定标准增益调节范围≥30dB。
5.4.2 实验室测量方法a)按图5-3所示连接测试系统;图5-3 增益调节范围测试连接图b)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c)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并设置50%间隔时隙的GSM调制信号;d)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e)调节GSM信号发生器的电平至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厂商声明的最大输出功率回退1dB;f)测量此时直放站输出功率,记录最大增益为此时的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g)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小;h)在射频输出口测量此时直放站输出功率,记录最小增益即为此时的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i)增益调节范围为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的差值;j)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重复步骤c-h。
5.4.3 现场测量方法a)按图5-3所示连接测试系统;b)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c)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GSM信号生成模式,并将频率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发送50%间隔时隙的GMSK信号;d)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e)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平到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厂商声明的最大输出功率回退1dB;f)测量此时直放站输出功率,记录最大增益为此时的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g)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小;h)测量此时直放站输出功率,记录最小增益即为此时的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i)增益调节范围为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的差值;j)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重复步骤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