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合成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乳酸
(lacti
c acid)
由乳酸预聚生成低分子量物质,其解聚得丙交酯环聚
合(ROP)得到聚乳酸。
具体过程如下
图2-1 聚乳酸的两条合成路线
1、直接聚合法JK]
乳酸同时具有-OH和-COOH是可直接缩聚的,采用高效脱水剂和催化剂使
乳酸或乳酸低聚物分子间脱水缩合成高分子质量聚乳酸:
式1.1 采用直接法合成的聚乳酸,原料乳酸来源充足,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聚乳酸材料的普及,但该法得到的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机械性能较差。
2、丙交酯开环聚合法[L]
开环聚合法是先将乳酸缩聚为低聚物,低聚物在高温、高真空等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酯交换反应,解聚为乳酸的环状二聚体-丙交酯。
丙交酯经过精制提纯后,由引发剂如辛酸亚锡、氧化锌等许多化合物催化开环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第一步是乳酸经脱水环化制得丙交酯。
式1.2
2
n<20
丙交酯
直接聚合•另一条是
(lactide),丙交酯重结晶后开
H
I
□ OH ----- C—COOH ------- ►
CH a
+ (n-l) H20
脫水
环化
第二步是丙交酯经开环聚合制得聚丙交酯由于此方法可通过
式1.3
由于此方法可通过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使得聚乳酸分子量高达 70万到100 万【M
,机械强度高,适合作为医用材料。
乳酸直接聚合与乳酸先制成丙交酯后再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相比,工艺简 单,成本低廉。
但以往的研究表明采用乳酸直接聚合法难以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 高分子量聚乳酸,但丙交酯开环聚合的高成本限制了聚乳酸的应用。
随着化工技 术的进步,研究者们对乳酸缩聚制各聚乳酸又重新重视起来。
常有的缩聚方法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乳液缩聚和界面缩聚。
本实验室 采用了熔融缩聚和溶液缩聚制得分子量较高的聚乳酸。
实验部分
实验原料:乳酸(85-90%);二水和氯化亚锡(S“Cl 2.2H 2O ;三氧化二锑(SbO ); 甲醇;高纯氮;二丁基氧化锡(Sn0E 2);月桂酸二丁基锡;醋酸锰(Mn (CHCOO ): 五氧化二磷(P2Q );苯;氯仿;甲苯;四氢呋喃
实验仪器:温度计;通气管;三口烧瓶;油浴锅;磁力搅拌器一套;分馏头;冷 凝管;尾接管;圆底烧瓶;干燥瓶;真空抽滤机;分析天平;
图2-1 实验装置图
开环囊夕 催化刑■
【J K L ]
2.1、熔融聚合
熔融缩合试验主要分两部分:原料脱水和缩合,其中聚合部分又分前期缩合
(130匕以前),后期缩合(160—180°C)。
(1)原料脱水。
将原料乳酸置于500ml三口瓶中,水泵抽真空,60o C减压蒸馏一小时,除去原料乳酸中10%-208的自由水,然后放入分子筛中,出去剩余的微量水。
(2)熔融缩聚。
在装有控温器、真空搅拌器以及蒸馏装置的250ml的三口
烧瓶中,加入(1)脱水处理后的乳酸100g,安装好减压蒸馏装置后,加入催化剂,温度控制130°C,水泵减压,低真空下反应一小时后将温度升至160o C-180°C,直至不出水;通氮气,换油泵,压力逐步降低至70pa,再将温度升至1600180 °C,反应8-12小时后出料,真空烘干
熔融聚合是将乳酸除水后加入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于高于聚乳酸熔点的温度下熔融聚合19-30h后得到聚乳酸。
此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一般用来制备低分子量的药物缓释材料。
2.2、溶液聚合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1mL经初步脱水干燥的L-乳酸、60mL溶剂和0. 25g 催化剂SnCl 2 -2H>0(催化剂/单体质量比0. 5%),搅拌,升温至105〜110 C,用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减压,反应3h。
继而升温至160 C,改用油泵减压,进一步降低体系的真空度(真空表读数为-0. 095Mpa ),继续反应,经不同的时间间隔取样。
将所得试样蒸去溶剂后,加入一定量的丙酮溶解,再将所得溶液在大量水中沉淀、抽滤,所得聚乳酸经真空干燥至恒重,为白色粉状产物。
2.3聚乳酸分子质量测定及结构鉴定
2.3.1黏度法测定聚乳酸分子质量
测定液体粘度的方法有:毛细管法、转筒法、落球法。
在测定高聚物溶液粘度时以毛细管法最简单。
当溶液从毛细管粘度计中因重力流下时遵循泊稷公式:
7 _ nhgtr^ v
p drdt
式2.4
式中:是液体粘度;p是液体密度;l是毛细管长度;r是毛细管半径;t是流出时间;h是流经毛细管的平均液柱高度;g是重力加速度:v是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对于确定粘度计,上式可简化为:
W P=At-B/t
已知四氢呋喃在40C下的n l、p l和30C下的q o、p o,测出溶剂在40C下的流出时间tI和溶剂在30C下的流出时间to,带入上式即得方程组:
由上述方程组即可求出A 和B 。
30 C 时稀溶液的密度可近似的以四氢呋喃纯溶剂的密度来代替, 以乌式粘度 计测得溶液流出时间t ,即可求得稀溶液的粘度 。
r 称为相对粘度,他表示溶 液粘度的相对值。
它
与sp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2.3.1聚乳酸数均分子质量测定
准确称取W(g)聚乳酸样品,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液溶解后,用一定浓 度C(mol / L)的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以溴百里香酚兰作指示剂) 按下式计算其分子量
式2.5
式中V —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mL)
222熔点的测定
用WRS-1B 数字熔点仪测定聚乳酸的熔点。
3、结果讨论
乳酸直接聚合的反应原理如下式
0H 0
I III
n CH 3—CH —C —OH
由乳酸直接缩聚,发生分子间脱水、酯化,为逐步缩合聚合反应。
由于副反应的 发生,反应体系中存在着游离乳酸、水、聚乳酸及副产物丙交酯间的复杂平衡。
因此依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当某一反应达到平衡时,聚合反应随之停止。
要得到
高分子量的聚乳酸,关键是从反应体系中及时移去游离的水和反应生成的水, 并 抑制副产物丙交酯的生成,同时还要考虑脱水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会使产品色泽
加深等问
Po
(I)
催化剂
题。
直接聚合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M] : (1)动力学控制;(2)水分的移除,(3)分解反应的抑制。
结合具体的实验过程,详细讨论如下:
编号
E E2E3
原料L-乳酸L- 乳酸L-乳酸
原料的脱水干燥干燥干燥未干燥
溶剂二苯醚十氢萘二苯醚
溶剂的预处理真空干燥蒸馏纯化未处理
催化剂氯化亚锡氯化亚锡氯化亚锡
产物性状白色粉末浅黄色粉末白色粉末
数均分子质量5333886 4532
熔点(°C) 162-163.1104-111.5 157.4-1598.2
J】杨惠,刘文明,黄小强,李凤仪•聚乳酸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J].合成纤
维,2008,10(3):1-4.
K】郑敦胜,郭锡坤,贺璇,等.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的工艺改进[J].塑料工
业.2004,32(12):8-10
H】王征,王婷,赵学明,直接缩合法合成聚乳酸•天津大学学报,33(1) : 48〜50
L 】PS Umare, GLTembe, KVRan. Catalyt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L-l actide by
litanium biphenoxy-alkoxide initiators[J].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
s A: Chemical, 2007. 268: 235
M l胡玉山,白东仁,张政朴,王咏梅,何炳林,聚乳酸合成的最新进展[J];离
子交换与
吸附,2000。
16(3) : 280〜288
J] 】Henrik von Schenek , Maria Ryner , Ring • opening Polymerizationof Lactones and Lactides withSn(IV)and AI(III)Initiators ,Macromolecules ,
2002,35,1556—1 562
K] Hideto Tsuji ,Poly(1 一lactide)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free and
restricted amorphous regions in poly(I-lactide)films with different crystallinities and a fixedcrystallinities thickness ,Polymer,2001,42: 4463 • 4467
L] 英才,鲁格,聚乳酸的合成应用及降解的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5,
4(4) : 244-248
M] 王征,赵婷,赵学明. 直接缩合法合成低分子量聚乳酸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0,16(4): 311-317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