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97844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97844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特别提示】请与课本校正无误后再使用!(以下带“★”的为新增14篇)01关雎(九下)——诗经里的桃花流水《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比兴手法,女子文静美好,爱情忠诚】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02蒹葭(九下)——历史上最美的秋天《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萧瑟、冷落秋景,落寞情调】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03十五从军行(课本上无)——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1得归。

道逢2乡里人:“家中有阿(ē)3谁?”“遥看是君4家,松柏5冢(zhǒng)累累。

6”兔从狗窦(dòu)7入,雉(zhì)8从梁上飞。

中庭9生旅10谷,井上生旅葵(kuí)11。

【凄凉破败的家况】舂(chōng)12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13。

羹饭一时14熟,不知贻(yí)15阿(ē)谁?出门东向看16,泪落沾17我衣。

【孤独和凄凉,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词句注释】1始:才;归:回家。

2.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4.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5.松柏(bǎi):松树、柏树。

6.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éi 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7.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8.雉(zhì):野鸡。

9.中庭:屋前的院子。

10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11.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12.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13.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14.一时:一会儿就。

15.贻(yí):送,赠送。

16.15.看:一说为“望”。

16.沾:渗入。

【白话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04观沧海(七上)——沧海之上,星空之下【汉】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大海自然风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豪情壮志,伟大抱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5饮酒(八下)——一个人的菊花和酒【晋】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揭开谜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恬适,闲适情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6木兰辞(木兰诗)(七下)——巾帼英雄的代表【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迫切从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代父从军原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雄姿英发】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边塞苦寒,壮士坚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战斗激烈,伤亡惨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立大功】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重返女儿妆】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难辨真面目,成语“扑朔迷离”出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0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下)——烟尘弥漫的他乡路【唐】王勃城阙辅三,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真挚友情,旷达胸怀】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08登幽州台歌(八下)——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唐】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念天地之悠悠,【登楼眺望,空间辽阔】独怆然而涕下。

【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09次北固山下(七上)——晨曦中的青山绿水【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气象开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序交替,哲理】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思乡情怀】10使至塞上(八上)——塞外的长河落日【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比喻孤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奇异风光】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白的愁心明月【唐】白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最早的移动,借月寄情,衬托真情】41《论语》十二章(七上)——孔夫子的智慧板书【春秋】孔子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欢迎宾客到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广胸怀】”《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巩固创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为政》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穷苦中的乐趣】贤哉,回也!”《雍也》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极力提倡“安贫乐道”】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态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从善如流】《述而》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珍惜时光】⑾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强调志向是不能被改变】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德行,放在首位的是广泛地学习】42 刿论战(九下)——智慧的声音与回响《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请见原因】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的容,“可以一战”的条件,取胜于民的根本】”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仔细观察敌情】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一鼓作气”的来历】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可追逐原因】故逐之。

”43 《孟子》三则(1)鱼,我所欲也(九下)——世界上最难的选择【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主旨,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反面强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滕文公下 (课本上无)——大丈夫的三点要求【战国】孟子景春曰:“公衍、仪岂1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2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3焉4得为大丈夫乎?子5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6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7门,戒8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9,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10天下之广居11,立天下之12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13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14,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标准,立志、律身的名言,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字词解释】(1)岂:难道(2)安居:安静(3)是:这(4)焉:怎么(5)子:你(6)命:训导(7)之:去,到(8)戒:告诫(9)戒:谨慎(10)居:居住(11)居:住所(12)之:的(13)得:实现(14)移:改变【白话译文】景春说:“公衍和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在安乐与苦难之间【战国】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