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平台解决方案培训

应急平台解决方案培训


应急管理的内涵
应急管理指由政府应急主管部门主导,关注公共突发事 件全过程的整体管理,以及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在必要时 接管下级部门的应急指挥所涉及到的所有管理活动和相关 工作。
应急预防
应急恢复
有目的、 周期性的 管理活动
应急准备
应急响应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培训讲稿
2015年8月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目录
应急平台建设背景 应急平台建设总体规划 中国电信应急平台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建设优势分析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专业处置 部门
省防汛指 挥中心
市防汛指 挥中心
县防汛指 挥中心
省卫生指 挥中心
省应急指挥中心
市卫生指 挥中心
市应急指挥中心
县卫生指 挥中心
县应急指挥中心
现场防汛 部门
医院·防 疫部门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应急平台的功能定位
高度重视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 和严谨性,防止盲目性和风险,谋定而后动, 保证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的健康发展
必须首先制定出一个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 适合本地区实际需求的应急联动发展规划或总 体方案,遵循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技术标准, 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设计与实施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区域投资分析
华中 东北 6.76% 5.00%
2007年区域投资
华东 28.21%
华北 26.66%
西北 4.76%
西南 7.03%
华南 21.57%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应急平台机构设置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省级
省专项指 挥中心
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组织体系
市级
县级
处置力量
市专项指 挥中心
县专项指 挥中心
系统问题
电子地图、城市公共数据库等资源无法在应急系统、非应急系统或社会综合 服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无法得到非应急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 数据库资源没有互联,不能共享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应急与非应急:城市管理
应急:例外管理 非应急:常规管理(平安城市、数字城管、电子政务)
政府角度
产品角度
协同
城市应急
数字城管
数字 城管
采集
平安城市
平安 城市
采集
协同
城市应 急
处理
电子 政务
处理
电子政务
基础
常态
例外
❖ 多个系统产品之间的调度关系; ❖ 三种信息流的流动:采集信息、协同信息、处理信息
▪ 采集信息:问题的发现 ▪ 协同信息:体现部门之间协同 ▪ 处理信息:问
❖ 平安城市和数字城管在一定层面上充当 政府部门信息采集的功能
❖ 电子政务为一般的业务系统,承担着政 府各部门后端专业处理功能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目录
应急平台建设背景 应急平台建设总体规划 中国电信应急平台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建设优势分析
• 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包括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和地方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基本涵盖了现代社 会随时都能发生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
国家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
截至2005年底 ,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
–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282个地级市,51个地区(州、盟) – 374个县级市,1642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
政府总体购买能力评估(截止2010年 )
– 直辖市约为39.52亿 – 各省会城市约为65.81亿 – 中小规模城市在13.05亿到18.63亿之间 – 区县级城市约为19.69亿
加剧 •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
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 政策要求
• 2006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分总则、 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及负责等六大部分。指导各地政府实 施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措施,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应急平台建设的关注点
立足于既有资源的整 合。
• 各领域开发的业务 系统,有很多与应 急直接相关,可以 整合应用,节约资 源;
• 依托电子政务系统, 应急管理需要信息 共享和协同应对, 应急平台需要互联 互通。
稳步推进标准规范的 制订。
信息孤岛:各专业指挥调度系统重复建设,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 制,缺乏各部门之间协调运作 只应急,不联动:紧急时间处置时间长,需要联络多个部门,处置效率低下 应急管理的制度建设较为薄弱 纵向关系:集权与分权,集权有利于调动资源,但效率低下。 横向关系:分工与协作,横向关系设置的难点在于如何合理规划各职能部门 之间在提供基本“公共物品”方面的责、权、利,为各部门创造合理的激励机 制 应急占用资源比重过大而不重视预警
视频基础设施(大屏、视频会议等) – 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应急平台整体架构图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应急平台应用系统架构
政企客户事业部
• 满足省、地市一级的政府应急主管部门的应急管理需求。
• 重点在于日常应急事务管理、多个部门的信息汇总处理和
功能定位 重大突发事件的整体管理
使用者
• 政府应急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 政府应急主管部门的值班人员 • 指挥中心成立后的信息接报人员、指挥调度人员、专家等
• 和上下级部门交互
外部交互 • 不直接面向社会公众
政企客户事业部
Government & Enterprise Customer Department
应急平台建设需求
➢ 应急联动体系建设 ➢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 移动指挥中心(可另行考虑) ➢ 制定互联互通的标准规范,连通各指挥中心和省应急中心 ➢ 应急平台体系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
– 开发应急管理指挥系统软件 – 整合构建:网络基础设施
应急管理发展历程
单警种接处警 广州市公安局建成我国第一个110报警台
1986年
应急联动、三台合一
2000年,南宁市应急联动系统项目立项,2002年5月1日 正式投入使用
2004年3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县市公安 机关110、119、122“三台合一”工作的通知》
2000年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
2005年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经 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国内外应急管理的模式
美国
欧盟
日本
挪威
中国
全球最完备
的应急组织 结构体系
1. 成立专职部 门牵头的应 急组织体系
2. 建立有效及 时的应急系 统运作模式
3. 设立功能完 备的应急信 息发布体系
4. 不断完善的 灾害应急配 套工作体系
于5年前做 出规定,将 各成员国报 警电话号码 统一为 “112”, 原有的治 安、消防、 医疗等应急 指挥系统照 常运行,并 作为 “112”处 警系统
应急体制改
纳入国家总
革最为成功
体防御战略
的国家
的应急系统
1. 打破部门局 1. 将公共危机
限,构建横
纳入地方社
纵结合的立
区规划体系
体应急体制 2. 将危机隐患
2. 围绕总体规
评估纳入城
划,制定本
市经营体系
地化危机应 3. 政府、志愿
急防范方案
组织和社会
3. 完善应急系
力量共同参
统,发挥立
与的应急组
体全面的综
国家对建设应急平台的措施
国家应急建设周期 -07年 十个试点省完成建设:上海、北京、福建、 江西、陕西、河南、内蒙、吉林、重庆、新疆 -08年-09年 其它2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完成建 设 -10年以后 完成地市级建设
国家应急投资预算 国家和37个部委平台,以及十个试点省平台预算总
投资17个亿。平均每省3700万
织体系
合应急机制
部分地区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