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30MWp 工程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年月110kV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放入专用部分表7 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 2 项目需求部分”和“ 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录110kV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31 总则 (5)2 技术要求 (5)2.1 引用标准 (5)22通用要求 (6)2.3 110V/22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7)2.4 蓄电池 (7)2.5 48V通信电源模块 (8)2.6 降压装置 (9)2.7 总监控单元 (9)2.8 蓄电池管理单元 (9)2.9 直流电源系统绝缘检测装置 (9)2.10仪表 (9)2.11 其他要求 (9)3 试验 (10)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工厂(现场)验收104.1 技术服务 (10)4.2 设计联络会 (10)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11)4.4 工厂(现场)验收 (11)1 总则1.1 本规范文件提出了对110kV变电站的110V/220V直流电源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投标人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宜具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必须具备国网机构检验合格证书。
必须已经生产投运过十套及以上类似或高于本规范要求的设备,并具有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稳定运行两年以上的成功经验。
投标方应随同投标书提供所要求的资格证明文件及供货记录。
1.4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有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
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与本规范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写明为“无差异”。
1.6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7 本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8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8.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8.2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8.3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8.4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8.5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8.6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8.7 如标准、规范与本规范的条文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8.8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8.9 现场服务。
2 技术要求2.1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基本条文。
在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2通用要求221 主要技术参数。
交流输入额定电压:三相380V (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频率:50Hz;输出额定电压:110V DC(110V直流电源系统)/220V DC (220V直流电源系统);稳流精度:w±1%;稳压精度:w±0.5%;纹波系数:w±0.5%;效率:》90%;噪声:<55dB (距离装置1m处)。
2.2.2 主要技术性能。
直流电源系统接线:单母线接线;蓄电池组数:1组;蓄电池型式: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组容量:由专用部分明确;蓄电池个数:由专用部分明确;蓄电池单体电压:由专用部分明确;高频开关电源:1 套。
具备防雷及电源保护、高度绝缘防护等功能。
直流电源系统开关应选用优质高分断直流断路器(额定短路分断能力》35kA),并考虑上下级配合,提供电流一时间动作特性曲线报告,应满足3级〜4级级差配合,各断路器应配备跳闸报警接点。
蓄电池组等重要位置的熔断器、开关应装有辅助接点,并引自端子排。
直流电源系统应配备:总监控单元、110V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110V 直流电源系统)/220V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220V 直流电源系统)、48V 通信电源模块(本工程无)、雷击浪涌吸收器、仪表、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绝缘检测装置、蓄电池管理单元等。
馈出开关应有信号灯指示通断状态。
直流主母线及接头,应能满足长期通过电流的要求,母线应选用阻燃绝缘铜母线。
汇流排和主电路导线的相序和颜色应符合IEC 标准。
高频模块并联工作时输出电流不均衡度<±5%。
直流电源系统设降压装置。
设备应满足IEC 61000 4 关于电磁兼容、抗干扰的要求。
2.3 110V/220V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2.3.1 主要技术参数。
交流输入额定电压:三相380V;额定输出电压:110V DC (110V 直流电源系统)/ 220V DC (220V 直流电源系统);额定输出电流:20A (110V 直流电源系统)/ 10A (220V 直流电源系统);功率因数:》0.90;稳流精度:W±1%;稳压精度:W±0.5%;纹波系数:w 0.5%;效率:》90%;软启动时间:3s〜8s;模块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
2.3.2 主要性能要求。
应具有监控功能,且不依赖总监控单元独立工作,应配备液晶汉显人机界面。
应支持与总监控单元通信,接收并执行监控装置的指令。
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短路排除后自动恢复输出。
应采用PWM 调制制式,模块工作频率:20kHz〜300kHz 。
应具有以下保护报警功能:过温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欠压报警、过压报警、交流欠压、交流过压等。
2.4 蓄电池2.4.1 主要技术参数。
1 )2V 单体电池。
单体电池额定电压:2V; 单体电池浮充电电压:2.23V〜2.27V; 单体电池均衡充电电压:2.30V〜2.40V; 单体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8V。
2)12V 单体电池。
单体电池额定电压:12V; 单体电池浮充电电压:13.38V〜13.42V;单体电池均衡充电电压:13.80V〜14.40V ;单体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0.8V。
2.4.2 主要性能要求。
当环境温度在10C〜+45 C条件下时,蓄电池性能指标应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0C〜25 C时的浮充运行寿命应不低于10年。
蓄电池组按规定的试验方法,10h率容量应在第一次充放电循环时不低于O.95C io,五次循环应达到C10。
供方应提供蓄电池接线板及抗振型安装支架。
蓄电池间接线板、终端接头应选择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具有防腐蚀措施。
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材料应具有阻燃性。
蓄电池必须采用全密封防泄漏结构,外壳无异常变形、裂纹及污迹,上盖及端子无损伤,正常工作时无酸雾溢出。
蓄电池极性正确,正负极性及端子应有明显标志。
极板厚度应与使用寿命相适应。
同一组蓄电池中任意两个电池的开路电压差,对于2V单体电池不应超过30mV,对于12V单体电池不应超过60mV。
蓄电池使用期间安全阀应能自动开启闭合,闭阀压力应在 1 kPa〜1 0kPa 范围内,开阀压力应在10kPa〜49kPa 范围内。
两个蓄电池之间连接条的压降,3I10 时不超过8mV。
电池组间互连接线应绝缘,终端电池应提供外接铜芯电缆至直流柜的接线板。
蓄电池在大电流放电后,极柱不应熔断,其外观不得出现异常。
蓄电池封置90天后,其荷电保持能力不低于85%。
蓄电池的密封反应效率不低于95%。
蓄电池需具有较强的耐过充能力和过充寿命。
以O.3l io电流连续充电16h后,外观应无明显变形及渗液。
蓄电池自放电率每月不大于4%。
蓄电池在30C和65C时封口剂应无裂纹和溢流。
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内阻值一致。
蓄电池组应考虑装设蓄电池管理单元的位置。
1 组蓄电池应配备1 套充电装置。
2.5 48V 通信电源模块(本工程无)2.5.1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输入电压:110V DC (110V直流电源系统)/220V DC (220V直流电源系统);额定输出电流:由专用部分确定;效率:》90%;稳压精度:w±1%;输出负载动态响应:<5%;温度系数:w 0.02 % /C;浪涌电流:<150%;输出杂音电压:w 2mV;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 : > 30 000h。
2.5.2 主要性能要求。
应具有监控功能,且不依赖总监控单元独立工作,应配备液晶汉显人机界面。
正常工作时,应与总监控单元通信,接收和执行监控装置的指令。
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短路排除后自动恢复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