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的制备
235U等易裂变核素俘获中子发生(n,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19
3.(n, p)反应
(n,p)反应要求中子有较高能量,一般由快中子诱发。 由于核内势垒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高,因此,(n,p)反应适于 制备原子序数较低的放射性核素,如14C、32P、58Co等。
4.(n, α)反应
与(n, γ)反应加β-衰变以及(n,p)反应一样,利用(n, α)反应 也可以生产无载体放射性核素。用富集的6Li生产氚就是采用了该核反应
方式,即6Li(n, α)3H。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20
2.2.2 反应堆辐照法生产放 射性核素
反应堆辐照法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其产量与产 品质量不仅受反应堆所能提供的辐照条件与能力影 响,而且与核反应的选择、靶子的制备、提取工艺 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必须注意靶件在堆内辐照时
的安全性。
2015-3-30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28
因此,核素A的净增长率为:
dN A s N s A N A dt
式中 NA为照射时间t后核素A的原子数。
初始条件t=0时,NA=0,则上述微分的方程的解为:
N A (t )
其放射性活度为:
s N s A
(1 e
At
)
AA (t ) A N A s Ns (1 eAt )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22
2. 靶件的制备
(1)靶子物的选择与处理
A 选择适合的靶子物化学形态 靶子元素含量尽量高、靶子元素的化学纯度要高、靶子物辐照后 易于处理并转化为所需的化学形态、堆内辐照时靶件的稳定性(化学 稳定性、热稳定性、辐照稳定性)好。 B 尽可能采用高丰度的靶子元素作为靶子物 如采用天然或低丰度的靶子元素作靶 ,某些核素要发生两次中子俘 获才能生产。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18
2.(n, f)反应
f) 反应,生成数百种裂变元素,因此裂变产 物的组成相当复杂。
以235U为例,它在热中子引起裂变的产物中包括36种元素的160多 种核素(A=72~161)。通过化学分离的办法可从这些裂变产物中提取 在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放射性核素,如90Sr、 95Zr、99Mo、131I、137Cs、144Ce等。
第二章 放射性核素的制备
主要内容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
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2
引 言
核技术应用的基础是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些射线可由反应 堆、加速器直接提供,也可由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获得。
反应堆制备
产量大、品种数量多、生产成本相对低
1.(n, γ)反应
(n, γ)是生产放射性核素最重要、最常用的 核反应,利用(n, γ)反应可在反应堆上生产大 多数元素的放射性核素。
① 通过(n, γ)反应直接生成所需要的放射性核素 例如59Co(n, γ)60Co、191Ir(n, γ)192Ir、31P(n, γ)32P等。由于 (n, γ)反应直接生成的放射性核素均为靶元素的同位素,不能通过化 学方法将目标核素与其靶子元素进行分离,因此,所制备的放射性核素 一般都是有载体的。
表示衰变系中各核素的质量数为4的倍数+1
其起始元素是237Np通过一系列α衰变最后生成209Bi(稳定) 此系非天然放射性,在40年代,已通过各种核反应方法合成了这一放 射系的所有成员。其衰变子体中无放射性气体氡(Rn)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界中一些放射性核素如 3H、7Be、14C和22Na,它们是宇宙射线与空气中的N、O、Li 等作用在大气层中生成的。
2. 铀系—4n+2系
表示系中各核素的质量数为4的倍数+2
206Pb(稳定 U 其起始元素是 238 通过一系列α衰变最后生成 92 )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7
3. 锕系—4n+3系 表示衰变系中各核素的质量数为4的倍数+3 其起始元素是235U通过一系列α衰变最后生成207Pb(稳定) 4. 镎系—4n+1系
的产物中也可提取大量的放射性核素。
核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已成为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来源。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12
加速器制备
用加速带电粒子轰击各种靶子物,能引起不 同的核反应,生成多种反应堆所不能提供的放射 性核素如18F、201Tl等。这也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最 重要的来源之一。加速器能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品 种较多,约占目前已知放射性核素总数的60%以
表2-1 宇生核素示例
核素
14C 3H 7Be
半衰期 5730a 12.3a 53.28d
起源 宇宙射线作用,14N(n,p)14C 宇宙射线与N和O相互作用;宇宙线散裂; 6Li(n,p)3H 宇宙射线与N和O相互作用
天然活度 ~15Bq· g-1 ~1.2×10-3Bq· kg-1 ~0.01Bq· kg-1
一定时间从母体核素中方便地分离出来并加以收集。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14
2.2 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
核反应堆上制备放射性核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通过反应堆产生的中子流照射靶子物,直 接生产或通过简单处理生产放射性核素,即(n, γ)法; (2)从辐照后的235U等易裂变材料产生的裂变 产物中分离,即(n,f)法。
目前放射性核素生产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加速器生产
生产能力低,但品种多、所生产的核素多 为无载体、比活度高。
本章中将主要介绍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制备方法。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3
2.1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天然放射性核素 分 类 人工放射性核素
通过人工干预的核反应制备 核反应堆生产、加速器生产和核素发生器 从自然界存在的矿石中提取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29
4. 辐照靶件的处理
辐照后的靶件处理包括目标放射性物理处理、化
学处理及其进一步加工成各种放射性制品。辐照后的 靶件一般都需要经过化学处理(目标核素的分离与纯 化)后才能制成满足用户需要的放射性核素制品。 化学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离子交换 法、蒸(干)馏、电化学法、热原子反冲法等。
上,但它的产量远比反应堆生产的小。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13
核素发生器制备
将反应堆和加速器生产的某些放射性核素制成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可为远离反应堆和加速器的地方提供短寿命放射性核素。
所谓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就是一种可从较长半衰期的母 体核素中不断分离出短半衰期子体核素的一种装臵。由于 放射性子体核素伴随母体核素的衰变而不断累积,可每隔
共同特点
✰ 起始都是长寿命元素,寿命大于或接近地球。
✰ 中间产物都有放射性气体氡。并有放射性淀质生成。 ✰ 最后都生成稳定的核数。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6
1. 钍系—4n系 4n表示系中各核素的质量数为4的倍数
208Pb(稳定) Th 其起始元素是 232 通过一系列 α 衰变最后生成 90
( n,) S A B(稳定) s A
例:
23
( n,) 24 24 Na Na Mg(稳定) 0.53b T1/2 14.66 h
在照射时间内,核素A的产率与入射粒子注量率Ф(cm-2· s-1)、热 中子俘获截面σs(b,1b=10-24cm2)和靶核数Ns成正比,即核素A的生 产率为ФσsNs;同进它又随着λANA的衰变速率而减少。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17
② 通过(n, γ)反应,再经核衰变生成所需要的放射性核素
98
Mo(n, ) 99Mo 99Tc m
131 52
130 52
Te (n,γ)
Te
β15min
131 53
I
由于靶子元素与目标核素不是同一种元素,因此可通 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靶子元素与目标核素进行分离,获得 比活度、放射化学纯度及放射性核素纯度都很高的无载体 的目标核素。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30
5. 放射性核素产品的质量 放射性核素的产品质量是通过物理检验、 化学检验以及生物检验等质量检验方法予以 保证的,其产品质量指标包括: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纯度、放射化学纯度、化学纯度、载 体含量及医用制剂的无菌、无热源检测等。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25
3. 靶件的辐照
选择合适的辐照条件和保证辐照过程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靶件的 辐照应注意以下几点: A 选择适合的核反应及中子能谱
适合在反应堆上生产放射性核素,一般其原子序数要求在20以上。
对于原子序数位于20和35之间的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可以选用能量高
的快中子;当原子序数大于36时,通常选用(n, γ)反应生产放射性核 素。
核技术应用
21
1. 放射性核素生产要求反应堆提供的条件
A. 高中子注量率
一般5×1013cm-2· s-1以上,特殊要求在1×1015cm-2· s-1以上
B. 足够的辐照时间
多达数十个的辐照孔道
C. 反应堆运行方式
依据生产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长短设臵不同的运行方式
D. 反应堆安全保障
干孔道采用空气冷却靶件,湿孔道采用纯净水冷却靶件
2015-3-30
核技术应用
9
2.1.2 人工放射性核素
1934年,法国科学家约里奥· 居 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发生核反应 获得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之 后,人们通过反应堆、加速器等制 备了大量的各种人工放射性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