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宣传文化系统开展“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2011年9月5日上午,淄川区宣传文化系统“走基层听民声”活动启动仪式在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举行。

结合我区实际,区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开展以“每人联系一个村居,征求群众对宣传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人作一次形势政策宣讲或上一次微型党课;每人联系帮建一家农家书屋;每人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每人帮建一支宣传文化队伍或组织一次创新宣传文化活动;每人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员,我荣幸的参加了这次启动仪式,并在活动结束后认真查找和学习了相关资料。

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与信息中心,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承载着传递科学信息的重要使命。

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读者活动,建立了越来越多的图书流动服务点,对宣传图书馆,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总体说来,我们依然是以被动服务为主。

一些相对偏僻地的方仍然无法感受到图书馆免费开放带来的实惠。

“走基层听民声”活动的开展为我们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指明了新的道路。

首先,文化工作离不开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

活动要求“每人联系一个村居,征求群众对宣传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以前我们开展工作或写总结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借鉴前辈们或其他同行的经验、资料,坐在办公室打几个电话或者敲几下键盘就可以轻松的完成了,脱离了群众,对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全然不知,也养成了不严谨、松散的工作作风。

只有认真执行活动要求,深入到群众中去,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时时事事以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征求和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群众的交流中查找自身的不足,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顽强的品质和过硬的作风,才能更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文化工作离不开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守住我们的文化阵地。

活动要求“每人作一次形势政策宣讲或上一次微型党课”。

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把知识传播的更远些,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感受到我们的服务。

我们图书馆每天都会有新的报纸上架,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就会更新刊物。

但是,我们的报刊利用率如何,有多少人是通过我们的报刊来了解时事和政策的,又有多少人苦于无处查找信息。

这次活动让我们走到群众中去,为他们带去一堂思想和政治的课程,这要比我们宣传周、宣传月派发传单来的更有意义,也更加直接。

只有真正的站到我们的文化阵地上去,才能牢牢的守住它。

第三,文化工作离不开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活动要求“每人联系帮建一家农家书屋”。

中国有多半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民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着眼当下,我馆处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区,这决定了我们的主要服务群体是在周边生活的居民和交通相对便利的
城镇居民,而无法普及到相对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村。

以前,我馆也在部分农村设立了图书流动服务点,而且服务点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加上单凭我们一个区县级图书馆,力量实在有限,所以,图书需求,尤其是农村对图书的需求一直处于供远小于求的状态中。

现在,通过这次活动的倡导,很多村落都会拥有自己的农家书屋,村民们可以就近阅览和交流图书资料,这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素质,拓宽群众知识层面和加强群众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我们的文化工作更快、更好、更扎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文化工作离不开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

活动要求“每人为群众办一件实事”。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所有艺术作品的基本雏形,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百姓所需,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

怎样才算深入群众呢?深入群众绝不只是一句口号,一个形式,而是用实际行动走进群众的生活,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作,放下自己高高的姿态,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事。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站在群众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事。

只有这样我们工作的思路才能更清晰,我们创作的灵感才能更丰富,我们的作品才能更真实,更有血有肉,更深入人心。

第五,文化工作离不开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活动要求“每人帮建一支宣传文化队伍或组织一次创新宣传文化活动”。

通过建设宣传文化队伍,组织创新宣传文化活动,我们可以更直接地
将知识信息传播出去,而且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建立覆盖面更广的文化宣传点。

这让我想起了大学时期做为一名志愿者,我们曾在上海相对偏僻的民工子弟小学建立英语角的事情,每个月只有几堂课,每次也只是很简单的口语交流,这对我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他们却意义重大,因为对他们而言,我们带去的不只是几个简单的单词和几句简单的对话。

文化工作只有深入到基层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只有从基层才能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反馈,才能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我们要在向实践、向群众学习中不断提高做好文化宣传工作的能力,以我们的宣传文化队伍为据点,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最后,活动要求“每人撰写一篇调研报告”,这既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也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参考。

只有写成书面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才能更好的提高社会关注度,才可以真实的反应出自己所做的工作,真实的向社会传递人民群众的意愿,另外,可以作为我们自查的有效手段。

通过调研报告我们可以与自己之前的总结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我们可以与自己原来制定的基层工作计划形成对照,做到不断的自我完善。

自8月起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一大批来自基层的人和事开始呈现于各类媒体。

“走基层”活动已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无论是网络、电视,还是广播、报纸,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成为了新闻焦点,越来越多的民生故事被大家所关注,比如:山东聊城农村放映员的快乐坚守、排水工北京城的地下工作者、张扬的小小蜗居小小心愿……这些无一不是取材基层,深入基层的
典型。

也正是因为这些故事反应的都是真人、真事、真现状,所以才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只有走进基层,才能触摸到民生的脉搏,才能真正的服务于民。

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是听不到来自群众的最真实的声音的,因此要想真正走进百姓心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达到目的,唯有坚持,才能树立诚信,有了诚信,百姓才能和你说实话,心贴心。

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化工作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员我一定会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读者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认真将“六个一”群众路线贯彻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深入群众,融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反映群众需求,不断扩大文化服务范围,深化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文化服务满意度。

淄川区图书馆
刘娌华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