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的气候及分布
西部:降水量少,属干 旱或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 生产必须依靠灌溉。
东部:虽降水量比西部 充足,但降水量季节分布不 均,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且越向北降水越集中。冬春 两季,降水不足,对农业生 产不利。加上降水量年际变 化大,更容易在我国广大地 区造成水旱灾害。因此,修 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是保 证农业高产、稳产的必要措 施。
1998年中国长江洪水
干旱风化的荒地
遭受旱灾的庄稼
学生们在学校唯一的 一眼水窖边争先恐后 接窖水
我国的气候千差万别
热的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 冷的可以呵气成冰
干旱的百年享受不到滴雨之恩
湿润的几乎天 天都下雨。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多荒 畜牧业为 漠 主、绿洲
农业、灌 溉农业
思考:
1.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
黑龙江省最北部
中温带
华北平原
暖温带
珠江三角洲
亚热带
塔里木盆地
热带
内蒙古高原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东部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2.为什么纬度较高的东北长白山区属于湿润地区?
成因:
①纬度因素: 北方纬度高.太 阳高度角比南方小. 且日照时间 比南方短. ②受冬季风影响: 北方地区距 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加剧了北 方的寒冷,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 且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阻挡, 势力逐渐减弱.
③最热处:海南岛、台湾南部
④最冷处:黑龙江漠河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黑龙江最北部7月气温 大约是多少?
有利于多种生物的
1.跨纬度多。 2.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
繁殖生长,使我国 农作物及动植物资 源极其丰富。有利 于开展多种经营,
。
使地域文化各具特
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降水过分集 中在夏季,造 成夏涝、春旱 现象严重 2.降水年际变 化大,水旱灾 害多。 3.寒潮带来严 寒、大风、霜 冻等恶劣天气 ,台风造成水 灾、风灾。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吐鲁番
1.降水:
⑴空间分布: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 西北递减.
⑵时间分配: ①季节变化: 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原因: 夏秋受夏季风. 冬春受冬季风
火
②年际变化: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烧
原因: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
寮
⑶各地雨季长短:
练习:降水最少的地方吐__鲁__番_托__克_ 逊原因
我国de降水 特点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读图回答
。 。 张家口 。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3、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大致通过大__兴__ _安__岭、张家口市、 _兰__州_ 市、_拉__萨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我国de降水 特点
4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夏季风:
南方受夏季风程度强,阴雨天多;
北方受夏季风程度弱,晴天多;
练习:七月平均温度最 高出现吐_鲁番盆_地___ 原因是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沙漠吸热快,大陆性强; 天气晴朗干燥,太阳辐射强。
最低平均温度出现在_青_藏__高_原_ . 原因是___地_势___高。
2.温度带: ⑴积温:一年中≥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业为主
高原东南边缘。
半湿 年降水量>400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森林 旱作农业
润地 降水量>蒸发量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草原 为主
区
高原东南部。
半干 年降水量<400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草原 畜牧业、
旱地 降水量<蒸发量 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灌溉农业
区
年降水量<200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 干旱 降水量<蒸发量 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地区
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及 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⑤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 时间: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成因:雨带北移后. 受副高 控制.炎热干燥.
我国de降水 特点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读图回答
非季风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9、季风区和非季 风区大致以__大__兴__安__ 岭 、_阴__山、贺__兰__山、 ____巴__颜__喀山拉、__ 冈__底___斯_山为界。
(2)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 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夏季风: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 东南风(东部地区,来自太平洋) 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
(3)雨热同期——气候资源
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特 征
表现
大 1.冬季寒冷干燥, 陆 夏季暖热多雨。 性 2.比同纬度其它地 季 区,冬温偏低,夏 风 温偏高,气温年较 气 差大。 候 3.降水的季节变化 显 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著。
深_居_内__陆__._水_汽__少__.降__水少 降水最多的地方
南方开始早而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短.
台_湾_火__烧__寮_ 原因_①__东__北_、__东_ 南季风迎
原因:受夏季风进退所影响.
风_坡_多__地__形__雨__. _②_受__暖__流__影__响__.③__多. 台
中国主要的气候及分布
学习目标:
• 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1月份0 度等温线的位置,会分析其成因。
• 2、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和分布,及 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中国“带”的划分
南北温差
一、气温和温度带
1、冬季气温的分布
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 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读图回答
。
托克逊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4、年降水量200毫 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_西__北__内__陆__地__区__。
干湿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农牧业
湿润 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森林 水田耕作
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
寒潮主要影 响我国哪些
地区?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台风主要影 响我国哪些
地区?
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 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 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 西、台湾、福建、浙江等 沿海省区。
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后,台湾南部高雄、阿里山 等地受重创,恐致六百余人死亡,农损逾130亿 ……
④台风雨:强度大. 历时短. 狂风 暴雨.
我国de降水 特点
雨 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空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3400—4500℃ 地区和新疆南部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滇、粤、台的 热带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雨 热 高温期与多雨期 同 一致,水热配合 期 好。
气 有多种多样的温
候 复 杂 多
度带(五个温度 带和一个高原气 候区)和干湿地
样 区(四类)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我国位于亚 洲东部,太 平洋西岸。 海陆热力差 异显著,季 风盛行。
1.夏季全国普 遍高温使需热较 多的作物—水稻、 玉米种植地区大 大向北扩展。 2.雨热季节配 合好,有利于树 木、牧草、农作 物生长。
-28℃
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
大约是多少? 16℃
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 多少?
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 特点及其成因?
0°C等温线大致经过 哪些地区?
1.气温: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漠河 ①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②越往北气温越低.
0℃等温线
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
①南北方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⑤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⑵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暖温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亚热带
热带
温度带 范围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积温(≥10℃) <1600℃
1600—3400℃
作物熟制及品种
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风
我国de 雨季变化 特点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论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⑷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
①五月份在南部沿海一带:
②六月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③七.八月在华北.东北一带: ④九月份南移.十月份雨季结束
2.干湿地区: ⑴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⑵四类干湿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①湿润地区(>8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