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概述



l.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此类细胞是由胸腺内的淋巴 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成,然后从胸腺散播至周围淋巴器官和各处 的淋巴组织内。T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抗原的受体,能与相应抗 原结合发生免疫应答,行使细胞免疫反应。T细胞表 面有羊红细胞抗原受体,若将新鲜T细胞与羊红细胞混合,则T 细胞周围可粘着多个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结,用此方法测知 血液内的淋巴细胞约75%是T细胞。 T细胞至少可分为三个亚群:①辅助性T细胞,胞体小,数量较 多,细胞器不发达,它能协助T细胞或B细胞识别抗原,引起和 增强免疫应签。②抑制性T细胞,体积略大,数量较少,含有较 多的线粒体和溶酶体。它能抑制免疫应答,与辅助性T细胞共同 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弱。③细胞毒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形态相 似,它受抗原激活后可大量增殖,是产生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 细胞,通常所称的T细胞即指这种细胞毒T细胞。
4.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简称 NK细胞。细胞中等大小,胞质中 有大小不一的颗粒,电镜下可见此种颗粒为溶酶体,此外还有 较多的线粒体,故NK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血液内约5% 的淋巴细胞是NK细胞,NK细胞不需抗原激活,也不依赖抗体, 即可直接杀伤某些靶细胞,如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故 在抗肿瘤中起重要作用。 T细胞和B细胞自胸腺或骨髓内形成后,在未遇到相应抗原刺激 之前,称为处女型细胞。处女型细胞是属于休息期的细胞,寿 命约数月,多位于牌及淋巴结内,必须在相应抗原刺激下才能 进入下一阶段的分裂分化。 (二)浆细胞 浆细胞来自经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机体各部位均有分布,但 主要位于脾红髓,淋巴结(髓质)和骨髓内,它是一种免疫活 性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 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 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医学上预防注射疫苗就是此原 理。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 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如患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 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 体液免疫和细用免疫两种(见本章第二节)。
1.感应阶段 是对抗原的识别处理阶段。抗原是能在机体中引 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异体细胞或大分子 等。进入机体的抗原,除少数可溶性物质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 外,大多数要经过巨噬细胞销摄取、处理后传递给淋巴细胞, 使相应的淋巴细胞得以识别抗原。处女型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 原时,一般尚需辅助性T细胞的协同作用,就是说只有两种淋巴 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同时与抗原的不同部分发生特异性结合时, 才能共同识别抗原并发生淋巴细胞转化


2.骨髓依赖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 增殖分化而成,然后从骨髓散播至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B细胞表面有膜抗体(抗原受体),用免疫荧光法可标记 B 细胞,血液内 10~15%的淋巴细胞是 B细胞,B细胞受抗原 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与该抗原相 对应的抗体(免疫球蛋白),行使体液免疫反应。 3.杀伤性淋巴细胞简称K细胞,由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发生, 血液内5~7%的淋巴细胞是K细胞。K细胞本身无特异性,但 它的表面有抗体的受体(FC受体),可借助抗体的介导特异 性地与靶细胞结合,杀死靶细胞,故K细胞又称抗体依赖细 巨噬细胞来自血液内的单核细胞,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于 免疫器官中,它是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细胞,能作变形运动, 并有趋化性,具有识别、粘附和吞噬作用,以及捕捉、处理 和传递抗原的作用。此外,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 干扰素、补体、溶菌酶等。 二、免疫反应(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指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过程。 (-)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 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 巴结、牌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 细胞和巨噬细胞)借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而组成的功能 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清除人侵的抗原,如微生物及其产物,异体细胞等。 2.监视和清除机体自身改变了的细胞,如病毒感染的细胞 或癌变细胞以及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及其碎片。



三、免疫反应的方式
机体免疫反应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即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具 有相对稳定性,能遗传给下一代的防御能力(也称先天免 疫)。
1.屏障结构 是阻挡病菌侵入,保护机体健康的一些机构。 如皮肤的角质层是良好的机械屏障,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能 杀菌,呼吸道表面的纤毛能排除细菌,胃肠粘膜的分泌物、 泪液中约溶菌酶、唾液和鼻腔的分泌物均有杀菌作用,血脑 屏障可(防止)阻挡病菌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对中枢神经 有保护作用。 2.吞噬细胞 指血液中的粒细胞、肝、脾、肺、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以及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它们具有吞噬功能,构 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抗微生物物质 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 微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拢素等。
第五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免疫是机体对异种、异体及自身物质所产生的反应,即机体 “自我识别,排除异己”,以达到自身稳定的一种复杂的生理 性保护,并且与人体的胚胎发育、疾病发生、衰老等一系列的 生命过程有密切关系,是人体进化的结果。免疫学是研究人类 和实验动物体内、外免疫反应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免疫细胞与免疫反应。
一、免疫细胞
所有参加免疫反应的细胞均称免疫细胞或免疫活性细胞如淋 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其中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 起主要作用。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系统的干细胞,干细胞在胚胎早期来自 卵黄囊,后期则来 自胎儿肝,成人主要见于骨髓。干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内经 过分裂分化,最后形成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这 些成熟的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可散布至全身的淋 巴组织和周围免疫器官,定位在其中的一定部位,但并非始 终固定不动,而可从这里迁出转入血流参加淋巴再循环,淋 巴细胞一般可分为四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