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西高2017-2018学年10月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学考部分共23道选择题,选考另外附加4到选择题,每小题2分)1.把质子和电子先后放在同一电场中的同一位置P 点,如图所示 则它们受到的静电力( )A .方向相反,质子的力大 B. 方向相反,电子的力大C. 方向相反,两者一样大D. 方向相同,两者一样大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要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冲上坡B .子弹从枪膛中射出后,在空中飞行速度逐渐减小,因此惯性也减小C .宇航员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可以“飘来飘去”,是因为他的惯性消失了D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但惯性不变3.一小球以2m/s 的初速度向对面的墙运动,碰撞后速度大小变为8m/s 飞回,碰撞接触的时间为0.2s ,则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10m/s2B. 20m/s 2 C .50m/s2 D .60m/s 24. 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如下框图所示:其中方框4中是A .提出猜想B .数学推理C .实验检验D .合理外推5.行驶中的自行车,其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都可视为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线速度最大的点是A. 大齿轮边缘上的点B. 小齿轮边缘上的点C. 后轮边缘上的点D. 自行车后轮某辐条上的中间点6.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用两个水平力由静止开始拉两个物块,使它们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断定A .两个水平力的大小相等B .两物块的质量相等C .两物块的速度变化相等D .两个水平拉力对物块做的功相等后轮 第17题图第7题图 A7. 如图所示,质量m =0.5 kg 的小球,从距桌面h 1=1.2 m 高处的A 点下落到地面上的B 点,桌面高h 2=0.8 m 。
以桌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A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6 JB .小球在A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10 JC .小球在B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0D .小球在B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4 J8. 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为a 1,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为a 2。
若不计空气阻力,这两个加速度的关系是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9.如图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水平板上的木块,部分实验记录见表.则实验中木块受到的A .静摩擦力恒为0.60 NB .静摩擦力可能大于0.60 NC .滑动摩擦力为0.90 ND .滑动摩擦力一定小于静摩擦力10. 如图所示,红蜡块可以在竖直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若在红蜡块从A 点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的实际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 .直线PB .曲线QC .曲线RD .三条轨迹都有可能11.如图所示,把两张用软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它们会张开。
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第22题图A B CDA.弹力 B.摩擦力 C.静电力 D.磁场力1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与q2,若将它们的电荷量和间距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倍 B.1倍 C.2倍 D.4倍13.以下四幅图中,表示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分布情况的是14.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电压表直接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接时,能测出的物理量是A.电压表的电阻 B.干电池的内电阻C.干电池的电动势 D.干电池的短路电流15.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只要有摩擦力存在,机械能一定减少B.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机械能不一定发生变化C.在水平面上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它的机械能不一定变化D.做斜抛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因而物体在同一高度,具有相同的速度16.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距地球表面4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A.4B.9C.16D.2517.如图所示A、B两物体放在旋转的圆台上,静摩擦因数均为μ,两物体的质量相等,A物体离转轴的距离是B物体离转轴的2倍,则当圆台旋转时,A、B均未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小B、B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C、当圆台的转速增加时, A先滑动D、当圆台的转速增加时,B先滑动18. 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刹车,乘员可能受到伤害。
为此人们设计了第14题图如图所示的安全带以尽可能地减轻猛烈碰撞。
假定某次急刹车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使质量为70 kg的乘员的加速度大小约为6 m/s2,此时安全带对乘员的作用力最接近A. 100 NB. 400 NC. 800 ND. 1000 N1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当开关S闭合后,小型直流电动机M和指示灯L都恰能正常工作。
已知指示灯L的电阻为R0,额定电流为I,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IR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E-I2R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IE-I2r D.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I2(R0 +R )20.如图所示,在孩子与爸爸“掰手腕”的游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爸爸“掰倒”孩子时,爸爸对孩子的力大于孩子对爸爸的力B.爸爸“掰倒”孩子时,爸爸对孩子的力等于孩子对爸爸的力C.孩子“掰倒”爸爸时,孩子对爸爸的力大于爸爸对孩子的力D.孩子“掰倒”爸爸时,孩子对爸爸的力小于爸爸对孩子的力21.如图所示,同一物块分别放在水平面和固定斜面上,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推力F1、F2作用F2方向分别平行于水平面和斜下运动,F面。
若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则推力F1、F2对物块所做的功A.相等B.与物块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在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D.在斜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22.我国选手陈一冰多次勇夺吊环冠军,是世锦赛四冠王。
下图为一次比赛中他先双手撑住吊环(如图a所示),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b位置。
则每条绳索的张力()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23.如图所示,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一般不打滑,轮子转一周,汽车向前行驶的距离等于车轮的周长.某国产轿车的车轮半径约为30 cm ,当该型号的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面前速率计的指针指在“120 km/h ”上,可估算出该车轮的转速约为 ( ).A .1 000 r/sB .1 000 r/minC .1 000 r/hD .2 000 r/s(选考附加)24.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的,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选考附加)25.如图,真空中电量均为Q 的两正点电荷,固定于一绝缘正方体框架的两侧面ABB 1A 1和DCC 1D 1中心连线上,且两电荷关于正方体中心对称,则A .A 、B 、C 、D 四个点的电势相同B .A 1、B 1、C 1、D 1四个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 .负检验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 1点的电势能D .正检验电荷q 从C 点移到C 1点过程电场力对其做正功(选考附加)26.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 的作用各自由静止开始运动。
经过时间t 0,撤去A 物体的外力F ;经过4t 0,撤去B 物体的外力F 。
两物体运动的v-t 关系如图所示,则A 、B 两物体A .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2B .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3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5∶3(选考附加)27.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 )A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 读数变大B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 读数变小C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D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学考部分共4题,共24分;选考另外附加2小题共46分)28.(1)如图3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
AA′为A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 运动的轨迹;BB′为B球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
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B、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选考附加)29.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下图所示(相邻记时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纸带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 B=_______;(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P=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 k=________;(g取9.8m/s2)(4)通过计算,数值上△E P_____△E 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如图,真空中A 、B 相距L =2.0 m ,将电荷量为q A =+2.0×10-6 C 的点电荷固定在A 点,将电荷量为q B =-2.0×10-6 C 的点电荷固定在B 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 =9×109 N·m 2/C 2,求:(1)求q A 受到的库仑力大小和方向;(2)求 AB 连线中点C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3)若在AB 连线中点C 处再放置一个q C =-2.0×10-6 C 的点电荷,求q C 所受静电力方向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