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垃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黄丹 20090390105
(郑州大学09级化工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一班)
Ⅰ摘要[Abstract]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
而如今,而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垃圾被认为是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城市垃圾污染防治立法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垃圾处理技术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差距,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本文对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危害、价值及现阶段管理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关于垃圾处理提出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作为指导思想,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无害化。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环境循环经济技术
Ⅱ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
而如今,而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
“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垃圾处理已成为各地城市管理者头痛的难题。
将垃圾看作可利用能源与资源,从生态产业整体出发,使垃圾处理变为生态循环系统。
城市垃圾成分复杂,有机质含量大,热值低,垃圾量大。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处理好城市垃圾,本文对我国现价段城市垃圾处理概况进行介绍并对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方式以及适合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有效途径。
Ⅲ正文
一、国城市垃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城市垃圾的特点:
1)量增长速度快: 城市垃圾以8—10%的速度在增长。
城市人均年生活垃圾产量在300—400Kg。
2)分经济价值低: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城市垃圾中,无机成分的量多于有机成分的量,不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肥成分多于可堆肥成分。
3)分变化快: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相应的,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在不断变化。
2. 城市垃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人均每年垃圾产量440公斤。
2000年、200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1.18、1.35亿吨/
年,城市历年的垃圾堆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
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体水平还很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
形成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
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各国的发展主题,已经开始为垃圾处理提供产业发展的机会。
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总体来说,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还是一个尤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 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
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
2. 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
我国城市垃圾中经济成分低得特点,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差。
3. 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
4. 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
当前,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
5. 资源化意识淡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增大。
三、对策
1. 城市垃圾资源化
1)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
2)征收城市垃圾费。
3)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
4)加强废旧回收,推动旧货市场的发展。
5)加强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
2.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
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从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原料能源相互利用、垃圾产品生产以及管理培训,将形成一个产业链。
1)走综合处理技术路线,提高技术集成能力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原则。
2)改革现行的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培育,垃圾处理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3)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扩大融资渠道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垃圾处理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资本投入。
3.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是削减垃圾山最有效的措施。
4.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
Ⅳ结论:
当我们看到国外优美的风景时,当我们对国外的垃圾处理设施表示赞赏的时候,我们更应当作的是关心中国的垃圾问题。
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是随国情而异,不管采用哪种处理方式,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
我们相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作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一定会得到改善。
不论是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还是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都回被充分利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肩负重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做好武装准备。
为国家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夫道,金维续,王小平,曾木祥,赵学蕴,郭勤. 城市垃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环境科学, 1988, (01) .
[2] 黄珞,周晓丽.城市垃圾治理措施新探[J].中州煤炭,2009(8):59-60.
[3] 李建兵.浅谈城市垃圾的处理技术[J].江西化工,2007(3):28-29.
[4] 王玉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技术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56-57.
[5] 庄伟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 教育部人事教育司.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 柴晓利,赵爱华,赵由才.固体废物焚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 白亮,王少锋.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评述[J].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9, (02) .
[9] 黄春花. 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03) .
[10] 郭伟.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08) .
[11] 张斌. 浅议城市垃圾处理方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2) .
[12] 黄少鹏. 基于循环经济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J].技术经济, 2005,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