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多因素方差分析》PPT课件
《多因素方差分析》PPT课件
B因子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戊巴比妥 戊巴比妥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戊巴比妥 戊巴比妥
C因子
雌 雄 雌 雄 雌 雄 雌 雄
肝重与体重之比
5.26 5.68 5.83 5.00 5.52 5.38 5.87 5.50 6.20 6.13 6.46 5.21 5.42 5.60 5.70 6.30 7.02 5.90 4.64 4.60 5.44 6.02 5.70 5.48
水平之间均数的差别。
6
二、主效应
交互效应(interaction effect):如果一个因
素的单独效应随另一因素的水平变化而变化, 而且其变化幅度不能用随机误差解释时,则称
这两个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
7
二因子方差分析
例:A、B两药治疗缺铁性贫血24例,试验结果如下:
四种疗法治疗缺铁性贫血后红细胞增加数(1012/L)
9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之三为A药与B药是否有交互作用。 所谓有协同作用,是指同时用A、B两药起的作 用大于单独用A药和B药的作用之和。所谓有拮 抗作用,是指同时用A、B两药起的作用小于单 独用A药各B药的作用之和。
10
研究目的
不论协同或拮抗作用均意味着A、B药同时使用的作 用不等于单独作用之和。两药有无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只要检验假设:
df
Mean Square
7
.603
Intercept
769.081
1
769.081
A
2.017E-03
1 2.017E-03
B
7.707E-02
1 7.707E-02
C
.799
1
.799
A*B
1.904
1
1.904
B*C
5.227E-02
1 5.227E-02
A*C
1.335
1
1.335
A * B* C
疗法 号
一般疗法 一般疗法加A药 一般疗法加B药 一般疗法加A药加B药
红细胞增加数
0.8 0.9 0.7 1.3 1.2 1.1 0.9 1.1 1.0 2.1 2.2 2.0
总体均数记
8
研究目的
本例研究目的之一为A药的使用是 否会引起病人的红细胞数变化。
研究目的之二为B药的使用是否会引 起病人的红细胞数的变化。
20
一、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定义
若数据资料中涉及到因子水平只是研究者关心 的因子水平总体的一个样本,则该因子属于随机型 因子;若你的研究中有某些因子是随机型因子或全 为随机型因子时,方差分析的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 相同,但关于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假定及F统计量 的计算公式有些不同。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2
13
注意:
当因子A与B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时,对A (或B)的单独作用的解释须小心。本例,用B药时,用A药 病人比不同时用A药的病人的红细胞数均数大,不用B药时, 用A药病人比不同时用A药的病人的红细胞数均数也大,故 可说明A药有效。但有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用B药时,用A 药病人比不同时用A药的病人的红细胞数均数大,不用B药 时,用A药病人比不同时用A药的病人的红细胞数均数小, 此时就不能简单地说A药有利于病人红细胞数增加,需分别 就用B药和不用B药两种情况说明A药的作用。对B作用的作 用的解释也是如此。
总体均数
111 112 121 122 211 212 221 222
16
17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Dependent Variable: Y
Type III Sum
Source
of Squares
Corrected Model
4.218a
4.860E-02
1 4.860E-02
Error
2.685
16
.168
Total
775.984
24
Corrected Total
6.903
23
a. R Squared = .611 (Adjusted R Squared = .441)
F 3.591 4582.977 .012 .459 4.763 11.346 .311 7.954 .290
14
三因子方差分析
例题 某研究者以大白鼠作试验,观 察指标是肝重与体重之比(5%),主要想 了解正氟醚对观察指标的作用,同时要考 察用生理盐水和用戊巴比妥作为诱导药对 正氟醚毒性作用有无影响,对不同性别大 白鼠诱导的作用有何不同,以及对不同性 别大白鼠正氟醚的作用是否相同。
15
A因子
不用 不用 不用 不用 用 用 用 用
Sig. .016 .000 .914 .508 .044 .004 .585 .012 .598
18
方差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 一 随机效应模型 二 固定效应模型
19
一、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定义 方差分析中的因子有选择型与随机型之分,若
数据资料中涉及到因子水平是研究者关心的因子水 平全体,则该因子属于选择型因子;相应的模型称 为固定效应模型。
第二章 多因素方差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本概念 第三节 多因素方差分析 第四节 协方差分析 第五节 多因子方差应用实例与计 算机实现
1
概述: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样本均数间
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的统计学方法。 在医学领域中,还经常碰到研究多个因
素对某个观察指标的作用的问题 。 多因素方差分析是分析两个及两个以上
11
两因素有重复数据的方差分析变异分解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SS
df
处理间模型
2.9625
3
因子A
1.6875
1
因子B
0.9075
1
A与B的交互作用 0.3675
1
误差
0.0800
8
总的
3.0425
11
MS
0.9875 1.6875 0.9075 0.3675 0.0100
0.2766
F
98.75 168.75 90.75 36.75
4
一、方差分析基本思想
将全部观测值的总变异按影响结果的诸 因素分解为相应的若干部分变异,构造出反 映各部分变异作用的统计量,在此基础上, 构建假设检验统计量,以实现对总体参数的 推断。
5
主效应和单独效应
主效应(main effect):某一因素各个水平间的平 均差别
单独效应(simple effect): 指其它因素水平固定在一个水平时,某一因素不同
因素对观察指标影响的统计方法。
2
第一节 引言
方差分析中,影响观察指标的因素称为 因子(factor);因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因子的 一个水平(level of factor);各因子水平 的组合称为处理(treatment).
3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二 主效应和单独效应 三 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