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改造设计方案V1.1
1.2、设计理念
•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美国可用性研究中 心将信息时代的企业运营可用性界定为四个层面的工作,从人员管理的可用性,到工作流程的可用性,到 IT信息技术的可用性,而最基础的一层是网络环境的可用性,即NCPI(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也就是我 们常指的计算机机房工程)。NCPI是机房中与IT系统紧密相关的、关键的一部分,是由基础建设、电力供 应、空气调节、制冷系统、弱电系统服务等部分组成。
03
04
地面线缆凌乱, 为走线槽。
未见接地铜牌 等。
新设计机房地板表现一
地板安装要求: 在安装地板的过程中,地板与墙面 交界处,需精确切割下料。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 装。 活动地板安装一定要做到表面平整、接缝严密。 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活动地板本身的精度,二 是安装工艺和质量。在围护结构上不留孔洞。若有 孔洞如穿线管、线槽,则作好封堵,绝对保持围护 结构的严密,解决防鼠问题。
4
Contents
机房电气工程
1、配电系统重要性
机房配电系统不同于普通配电系统,某些非专业公司往往忽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 有电就行,这是大错特错,因为现在的计算机和数据传输设备的时钟都是nS级的, 如果保证不了供电质量,一旦供电系统的高次谐波与计算机传输谐波共振,这时, 计算机传输就会出错,重者将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 为了保证计算机场地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我公司通过多年的计算机场地电气 系统设计和施工,总结出一整套保证计算机场地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设计方案和防 静电、防电磁干扰、防雷、防过电压、防浪涌电压的施工工艺。对于不同的场地, 将有不同的设计与施工工艺。保证机房电气系统安全可靠。使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达 到A级标准。
因现有自建精密空调,空调无 需更换符合要求即可。
10、电池室工程
后备电池是整个UPS工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UPS的整体稳 定性能,所以其存放地点的环境温度最 好在25℃左右,太高或太低都对蓄电池组 不利。 UPS电源最好放在空调旁边。
现有机房UPS功率不够的的情况下,建 议增加大功率UPS,现有UPS用在其他 机房,这样既满足机房UPS使用,又节 约。
• 在计算机机房的组建中,活动地板是个很重要的结构件之一,可使机房地板下组建成一个地下空间。在活动地板 上可安装各类计算机等设备,而在地板下的空间则可用来敷设联结各设备的电源、网络互联管线、集成监控信号 线管等设施。
• 活动地板因其具有可拆性,所以对网络的建设、设备的检修及更换都很方便。所有连接电缆都从地板下进入设备, 便于设备的布局调整,同时减少了因设备扩充或更新而带来的建筑设施的改造。考虑楼板的承重为400KG/M2的 受力要求,对空调、UPS、电池、配电柜以及设备密集的设备柜等进行承重支架得的加固处理。
2、防静电地板技术指标
序号
性能
技术指标
1
规格
2
均布载荷值
3
集中载荷值
4
滚动载荷
5
贴面材料
6
表面电阻性能
7
防火指标
8
尺寸公差
9
表面的平整度
10
支架承载能力
600*600 41kg/m2 ≥454kg (挠度≤2mm时)
181kg HPL
≥1*106~2*109Ω ≥氧指数32%
0-0.25mm
≤0.30mm ≥2500KG
• 机房设计的主导思想:首先需要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主要考虑机房的供配电系统、UPS不间断电源、 防雷和接地等方面。其次要充分满足机房设备对环境的要求,主要考虑机房环境的温湿度、空气的洁净度、防静 电和防电磁干扰、机房智能化等方面。因此不但要通过相应的设备(如机房空调等)对机房环境进行控制,而且 要考虑装饰材料对机房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针对机房的特点,还要考虑机房环境足够的照度和防眩光处理以及 机房对噪声的要求。
机房工程设计
整体解决方案工程
01 设计理念与依据
02 工程概述
03 机房装饰工程
04 机房电气工程
目录
05 空调系统
06 综合布线网络系统
07 机房安防系统
1
Contents设计理念与依据来自1.1机房整体建设方案
机房工程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 设施,在工作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需要不断引 进更新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凭借我公司在机 房领域多年的实际经验,以及对用户IT应用的深刻理 解,在现场实际勘查后对贵方的机房作出整体建设解 决方案。 标准机房的整体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静电地板、 空调系统、弱电系统、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等。
• 整个机房区域选用承重力较好的抗静电地板。该地板的承重力及安装要适应机器重量满足负荷情况要求。
• 抗静电地板的特点为:地板规格尺寸为600mm*600mm,该地板特点为:(1)地板机械性能高;(2)承载力 大;(3)防火性能好;(4)表面静电喷塑、柔光,耐磨、防蚀;(5)地板表面粘贴装饰板,耐磨性及抗静电 性能优良;(6)造型美观,装饰性强;(7)组装灵活、互换性好;(8)修方便,经久耐用。
以上各指标完全符合“《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中各项质量要求。
3、现有机房地面现状分析
a) 原有静电地板胶 条脱落,粉尘密 封性不好。
b) 经过长时间使用。 地板不平整,称 重可能会不够。
c) 台阶坍塌,有安 全风险、
4、现有机房地面现状分析
01
02
地面灰尘较多。
地面未做防尘 静电处理。
•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 97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EBD-03-95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7
GB 50243-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 《计算机数据系统防雷保安器》
GA173-1998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 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 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设 计 内 容
01 机房装饰工程及 静电处理。
• 针对本工程,我公司遵循以上的主导设计思想的大前提下,以简洁、明快、现代的表现手法,力求做到简约而不 简单,个性张扬而不显另类。针对本工程机房的特点,充分应用了大量的玻璃、清镜、不锈钢、有机玻璃造型等 装饰言语来表达高科技机房装饰的特征、机房管理的智能化特点。·
设计的主导思想
• 3.3.1地面工程
GB 50265-97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116-98
• 《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BMB3—1999C级
2
Contents
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机房工程总面积约为15-100m2不等,现已在使用过程中, 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整体工程的升级整理设计 规划。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 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 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 机房工程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前的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尤其是作为行业专业应用),同时又面向未来快速 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设计时考虑避免下列外界因素:电磁场、易燃物、 易燃性气体、磁场、爆炸物品、电力杂波、潮气、灰尘、虫、鼠等影响。
1.3、设计理念
1.2.1实用性和先进性
1.31、设计理念
1.2.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计算机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 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 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应 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 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 新的灵活性
1.2.4可管理性
由于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 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 所以在机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 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 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 同时条用先进和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 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 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 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 以迅速确定故障,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 维护工作,从而为计算机机房的安全、 可靠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GB50116
•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B6650-86
•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J52-82
• 《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T/T30003-93 •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54-83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设计依据
•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 2887-89
•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
GB 1838-93
•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9361-88
•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03-93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 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 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 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 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 术升级的需要。
1.2.2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 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 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 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 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 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 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 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 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 机房的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