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一种表意兼表音的符号文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以单音词为基础的二次构词法构词,这样能够在不变音的基础上也能够进行构词和转化词性,其第二个特点是其中90%的文字都是形声字,其形旁已将所表示的概念也就是字义进行了初步分类。
又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或者逻辑转换,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但这种思维的运演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在对这个阶段的儿童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要利用直观的手段帮助识字。
这些特点决定了在识字教学的时候最好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同时也要利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下面的方案中,特色主要有以下:1、动脑识字自主学教儿童按照汉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和基本字带字的方法,学会对字形进行分析综合,把识字的过程变成活跃思维的过程。
体现在教案中即通过学生和同桌讨论记忆生字,与同学分享识字的方法这一环节,让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分析字形。
再有启发学生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记忆“公、松”二字,掌握读音、字形。
2、结合游戏乐中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上课容易走神,所以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情绪状态,增强教学内容的情趣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本设计中设置“猜谜语”、“找尾巴”、“开火车”等小游戏,不仅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也提高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3、直观手段帮助学考虑到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形象化的图片、录像带等信息,尽可能的统筹各种感官,既能够激发识字兴趣,又能增强记忆、帮助识字。
体现在教案中即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弯”“扁”等概念,在课件中展示“公鸡和鸭子”的图片,通过形象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撑。
4、创设情境引导学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应该努力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建构,将新知识建构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在本教案中,多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课堂伊始便为学生创设了“当小裁判”的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下通过猜谜等游戏自主探究,从而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
【教学思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设计了《比尾巴》的教学方案,运用了游戏教学法,导入部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教学中把学习内容穿插在“猜谜语”和“找尾巴”等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识字;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布置形成性练习。
【课题】人教版语文小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别“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12个生字。
2、正确书写“巴、比、长、伞”四个字。
3、认识“八、鸟”两个偏旁。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虚拟情境中多感官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2、养成对动物喜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识别“比、尾、巴、短、猴、松、鼠、扁、最、公、鸭”11个生字。
2、正确书写“巴、比、长、伞”四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面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在进行比赛呢,他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当裁判,你们愿意吗?2、那这些小动物们在进行的是什么比赛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他们呀,在比尾巴呢,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二、认识小动物1、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吧。
教师说谜面,猜对课件显示对应的动物及汉字拼音。
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
──猴子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兔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
──松鼠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只歌,千门万户开。
──公鸡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鱼虾,不湿小花褂。
──鸭子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
──孔雀2、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动物的名称吧,教师带读。
“松、最”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把这些动物的名称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开火车认读动物名称,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准又好,教师帮助正音。
4、和同桌讨论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的,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松”在字形和读音上有联系,可以启发学生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字形。
二、你问我答1、小动物们知道我们要给他们当裁判可高兴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比尾巴的吧。
课件显示课文录像。
2、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你问我答的来读课文吧,互相正音。
3、请代表站起来读课文一二节,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指导朗读。
4、请代表站起来读课文三四节,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指导朗读。
5、分组对读或是男女对读,可一边读,一边拍手。
注意读问句的语气。
6、配合多媒体课件,老师问,学生答。
三、找尾巴1、这些贪玩的小动物阿,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把尾巴给掉了,大家一起来帮帮他们把尾巴找回来好吗?课件出示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和他们的尾巴。
2、在找到一种动物的尾巴后,说说这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如:兔子尾巴短。
随机学习生字,认读:比、尾、巴、短、扁、长、最。
3、你能用这些字组词造句吗?说给大家听听。
4、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例如:“巴、把”在字形和读音上有联系,启发学生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字形。
四、指导写字1、请学生用生字组词,课件出示生字:巴、比、长、伞。
2、教师先示范,再请学生书空。
3、课件展示笔画顺序,指导写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在练习本上描红,仿写。
5、教师点评学生的优秀的作品,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师小结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认真学习。
六、形成性练习1、写生字,每个生字各写一行。
2、回家把比尾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本设计教学内容明确,过渡自然,严谨有序。
首先通过请学生“当裁判”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接着以“猜谜语”“找尾巴”等游戏将课堂带至高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识字部分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多媒体等直观的手段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撑,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在阅读部分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其自由搭档反复朗读,接着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
、第一场比赛开始了,参加第一场比赛的动物都有有谁?出示图片(有猴子、兔子、松鼠参加了比尾巴大赛。
)2、你们仔细看看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想一想它们会比尾巴的什么呢?为什么?(猴子会比谁的尾巴长?因为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会比谁的尾巴短?因为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会比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因为松鼠的尾巴就像一把伞。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3、小动物们呀跟你们想的一样,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导问句的朗读。
)谁来问问大家?想一想平时你问别人的时候什么样的语气?我没听出来,你再问一遍,谁的尾巴什么?把长读得再清楚一点。
谁愿意再来试试。
4、指名读:“谁的尾巴长?”谁会回答?“猴子的尾巴长。
”我没听出来,谁来说说,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
这回我听出来了。
原来是猴子的尾巴长。
5、咱们再看看兔子怎么问?谁愿意问问大家,一起回答。
6、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谁愿意?指名,我问,生答。
7、向我们两个一样,快和你的同桌一起练一练。
8、大家练地都很好。
快看小松鼠的问题有点不一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你们看(出示松鼠图片),认真观察松鼠的尾巴,像什么?它和雨伞什么地方像?都可以做什么?所以我们把松鼠的尾巴比做雨伞。
这是一句比喻句。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尾巴短。
“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是一句比喻句)10、好,现在请同学们把书打开83页,自己读一读课文的1-2节。
(通过图文对照,在评比中自然地理解“长”“短”“好像一把伞”的意思。
指导问句的朗读,让学生学会一问一答的说话方式。
)(二)、自学3、4小节1、你们听,音乐又响起来了,第二场比赛马上要开始了。
评委们准备好了吗?你们看是哪些动物出场了呢?公鸡、鸭子和孔雀。
2、公鸡的尾巴什么样?鸭子的尾巴和孔雀的尾巴呢?那它们又会怎么比呢?快打开书-84页读一读3、4小节。
3、请你看着图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特点。
公鸡的尾巴弯弯的。
鸭子的尾巴扁扁的。
孔雀的尾巴像一把漂亮的扇子。
孔雀的尾巴非常美丽!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小节。
4、比赛全部结束了,我们看了六位选手的比赛,你们说谁是冠军?为什么?孔雀!“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通过引导使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四、回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书我们再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检验孩子的朗读情况)你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点?(目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形式是三问三答的的诗小动物,比尾巴,比比谁的作用大。
小猴用它挂树枝,采摘果实乐滋滋。
狐狸用它盖身子,保持温暖不怕冷。
松鼠把它当伞包,安全着地不摔跤。
蜻蜓用它保平衡,调整方向不乱撞。
评评比比,比比评评,尾巴的用途都怪大,黄金白银也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