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建筑技术经济问题

公共建筑技术经济问题

包装小、自重轻、拆装快、运输方便、投资少,可达到很大的跨度。
• 博览会、体育馆建筑使用较多。 • 在我国,多处于研究与试验阶段,常用于较小规模的临时帐篷、库房、 展览厅等。
日本东京棒球馆——充气式索膜结构
北京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建筑外围护采用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膜结构环保节能材料ETFE(四氟乙烯),用近 11万平方米ETFE膜材料的全封闭膜式建筑,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是全世界最大的 膜建筑,(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高31米,可容观众17000人)。
1851年 伦敦的“水晶宫”——世界博览会展览 馆
1889年 巴黎世界博览会
1889年 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结构型式的选择不仅要受到功能要求的影响,同 时还要服从审美的要求。一个好的结构方案应该是满 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而 且不同的结构形式各自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 缺点: ①技术要求高。 ②防止钢的剪支。
受力特殊性能:
悬索结构
在荷载作用下,悬索结构体系能承受巨大的拉力,因
此要求设置能承受较大压力的构件与之平衡。
(二)空间薄壁结构在公共建筑的运用—— • 壳体结构、折板结构
优点:
① 壳体结构的刚度,取决于它的合理形状,而不像其他结构 形式需要加大结构断面,所以材料消耗量低。
加气混凝土墙板等。
• 在混合结构类型中,还有砖木结构、砖石结构体系,
哈尔滨教育书店( 原松蒲洋行,1909建,I类保护建筑,砖混结构)
该小区由六栋七层砖混结构构是由梁和柱形成受力结构骨架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组成: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节点构造十分重要。
② 厚度可以做的很薄。 ③ 壳体结构本身具有骨架和屋盖的双作用,而不像其它结构
形式,只起骨架作用。
缺点: 施工复杂。
• 折板结构
是由许多薄平板以一定的角度相互整体连接而成的空间 结构体系。
折板结构既是板又是梁的空间结构,受弯能力、刚度稳 定性均比较好。
• 适宜于长条形平面的屋盖,两端应有通长的墙或圈梁作为折板的支点。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举例
它是集商业、住宅为一体的框剪结构的商住楼
SOM设计事务所 上海金茂大厦
三、空间结构体系——
• (一)悬索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 (二)空间薄壁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壳体结构、折板结构
• (三)空间网架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 (四)充气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 (五)膜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缺点: 网架加工精度要求高
网架结构可分为单层平面网架、单层曲面网架、 双层平板网架、双层曲面网架等多种形式。
目前最为常用的是双层平板空间网架,其网格 有两向和三向两种。
• (四)充气结构
系指薄膜系统充气后,使之能承受外力,形成骨架与围护系统,两者 结合为统一的整体。
最大的优越性:自重可以从略不计。 优点:
框架结构种类: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 框架结构布置:横向承重、纵向承重、纵横双向承重
• 优点:
①承重系统与非承重体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最明显特点) (承重系统:支承建筑空间的骨架:梁和柱;
非承重系统: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 ②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是不承受荷载的。 ③层高可以高一些。(相对于砖混结构有高厚比限制) ④抗震性好(整体性强、强度大、刚度好) ⑤开窗很自由
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
------方案实现的必经之路
建筑与技术、技术与经济
公共建筑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是构成空间与提醒的骨架 和基础。同时这些工程技术本身的实现和运用就需要消耗 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费用。
同时,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空间 营造的可能性。
一、建筑工程技术
1.结构 2.暖通 3.电气 4.给排水
• 优点:
• 混合结构
① 取材容易
② 造价不高
③ 构造简单
④ 使用广泛
⑤ 施工方便(要求梁板和屋面的结构构件规格整齐、统一模数。
• 缺点:
① 不能做灵活地分隔空间及做较大跨度的空间 ② 开设门窗及洞口大小受限制 ③ 抗震性能较差,要保证墙体的刚度 ④ 对农田损害严重 ⑤ 施工技术落后
• 应注意的要求: (P90)
三、空间结构体系——
• (一)悬索结构
是利用张拉的钢索来承受荷载的一种柔性结构。
• 优点: ①悬索结构的钢索不承受弯矩,可以使钢材耐拉性发挥最大的效用, 从而能够降低钢材的消耗量。 ②施工时不需要大型的起重设备和大量的模板,施工期限较短。 ③具有较大的刚度。 ④抗风和抗震性能较好, ⑤有利于排除雨水。
• 混合结构
⑴ 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置应做到均匀,交 圈,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⑵ 为了使墙体传力合理,在有楼层的建筑中,上下承重墙应尽 量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也应有一定的限制,同时避免出现承重 墙落空的毛病;
⑶ 墙体的厚度和高度(即高厚比),应在合理的允许范围。
• 除承重墙外,还有非承重墙(隔断墙): 不承受荷载,只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 一般多选用轻质材料,如空心砖、轻质砌块、石膏板、
常用有V形、梯形等型式。一般跨度不宜超过30米。
• (三)空间网架结构在公共建筑的运用:
是由杆件系统组成的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 多采用金属管材制造,一般由钢管或型钢构成
优点: ①消耗的钢材量较少。(节约大量钢材,降低施工费用) ②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③空间平板网架具有较大的刚度,结构高度不大。
著名建筑大师赖特认为:
“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科学性的艺术” 。
结构与空间
将符合功能要求的空间称之为适用空间, 将符合审美要求的空间称之为视觉空间, 将符合材料性能和力学规律的空间称之为结构空间。
结构作为实现建筑功能和审美要求的技术手段,要受 到它们的制约 。
然而结构并不是一个完全消极被动的因素,相反对 建筑空间形式具有很强的反作用。
常用的结构形式: ① 混合结构. ② 框架结构. ③ 空间结构.
• 一、混合结构
承重墙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墙体本身是围护结构同时又是 承重结构。
混合结构形式,以砖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 为普遍。 (砖混结构)
• 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高,且为一般标准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如:中小学校、办公楼和卫生院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