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正文、附录和条文说明).pdf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正文、附录和条文说明).pdf
支承点的输入位移矢量; 支承点的输入加速度矢量;
i 振型与 j 振型的相关系数; 分别为地基水平、竖向和摆动方向的辐射阻尼比; 阻尼比; 分别为对应 i 振型与 j 振型的阻尼比; 子结构总质量与主结构总质量的比值; 子结构基本频率与主结构主导频率的比值; 结构的基本自振圆频率。
ξ——
ξi、ξj —— λm —— λf —— ω1——
分别为基础沿水平、竖向和摆动方向的阻尼系数; 结构的阻尼矩阵; 分别为沿管道轴向和横向的基床系数; 分别为地基的水平、竖向和摆动方向的弹簧刚度; 分别为基础置于地表时的地基水平、竖向和摆动方向的弹簧 刚度; 分别为考虑基础置效应时的地基水平、竖向和摆动方向的附 加弹簧刚度; 结构的刚度矩阵; 地基弹簧刚度矩阵; 结构质量; 结构的质量矩阵; 反应谱; 设备所在楼层反应谱的最大谱值; 对应频率 i 的反应谱值; 动力阻抗矩阵; 位移影响矩阵; 输入反应谱中对应零周期的加速度谱值,即输入加速度峰值; i 支承点处反应谱的零周期加速度谱值; 分别为对应 i 振型与 j 振型的频率; 结构最低固有频率; 分别为沿管道轴向和横向的地基弹簧刚度; 输入结构体系的加速度矢量;
1 总则
1.0.1 本规范编制旨在贯彻国家防震减灾及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民用核设施安 全第一的方针,确保核电厂运行安全、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2 本规范适用于极限安全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不大于 0.5g 地区的新建压水堆核电厂的抗 震设计,其基本原则和抗震计算方法也适用于重水堆、气冷堆和快中子堆核电厂。 1.0.3 核电厂工程厂址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以确定厂址的设计基准地震动。 1.0.4 按本规范设计的核电厂,当遭受极限安全地震动影响时,应能确保反应堆冷却剂压 力边界完整、反应堆安全停堆并维持安全停堆状态,且放射性物质释放对环境的影响不超 过国家规定的限值;当遭受运行安全地震动影响时,需停堆进行安全检查,在确认核电厂 相关物项保持安全功能的前提下可恢复正常运行。 1.0.5 核电厂物项的抗震设计应满足核电厂的整体安全要求;核电厂物项应依抗震分类实 施抗震设计,抗震分类应与核电厂各物项的安全重要性分级相对应。 1.0.6 核电厂物项的抗震分类可划分为抗震Ⅰ类、抗震Ⅱ类和非核抗震类。各具体物项的 抗震分类可采用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0.7 抗震Ⅰ、Ⅱ类物项的抗震设计应采用本规范规定的方法;非核抗震类物项的抗震设 计应满足适用的非核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1.0.8 核电厂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核电厂设计基准地震动的较低水准,主要用于对核电厂运行安全控制、设计中的荷载 组合与应力分析等,该地震动具有与极限安全地震动不同的用途。 2.1.6 厂址特定地震反应谱 site-specific response spectra
考虑具体核电厂厂址区域地震背景和场地特性的设计基准地震反应谱。 2.1.7 标准设计反应谱 normalized response spectra
2 术语和符号
2.1 主要术语
2.1.1 物项 structure, system and component, SSC 核电厂建筑物、构筑物、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件的统称。
2.1.2 地震动 ground motion 地震引起的地壳岩土介质的运动,由地震动时程和相应的峰值、谱和持续时间等参数
表述。 2.1.3 设计基准地震动 design basis ground motion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平稳段的傅立叶振幅谱;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功率谱;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平稳段的持续时间; 地下直管高程处的最大地震动加速度; 地震动加速度峰值;
2
c——
fmax—— m1、m2——
{xb}—— ve—— λ—— ρ12——
σ1、σ2——
地基中沿管道传播的地震波的视波速; 考虑的地震动最高频率; 分别为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x1(t)和 x2(t)的均值; 输入的地基水平地震动位移矢量; 地下直管所在高程处的最大地震动速度; 地震波视波长;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x1(t)和 x2(t)间的相关系数; 分别为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x1(t)和 x2(t)的标准差。
核电厂抗震Ⅰ、Ⅱ类物项抗震设计中作为输入采用的地震动,包括极限安全地震动和 运行安全地震动两个水准。 2.1.4 极限安全地震动 ultimate safety ground motion
核电厂设计基准地震动的较高水准,是对应极限安全要求的地震动,通常为预估的核 电厂所在地区可能遭遇的最大潜在地震动,对应的年超越概率为 10-4。 2.1.5 运行安全地震动 operational safety ground motion
2.2.2
结构参数和结构分析 Cx、Cz、Cφ—— [C]—— Kn、Kt—— Kx、Kz、Kφ——
Kx´、Kz´、Kφ´——
Kx"、Kz"、Kφ"——
[K]—— [Ks]——
M—— [M]—— Rn(f)——
Sa—— Sai—— [S]—— [Ubs]—— ZPA—— ZPAi—— fi、fj —— fn—— kn、kt—— {xb} —— {xb(t)}—— {xb (t)} —— εij —— ηx、ηz、ηφ——
设备抗震鉴定试验中由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输入反应谱。 2.1.10 试验反应谱 test response spectra, TRS
设备抗震鉴定试验中实际采用的输入反应谱。
2.2 主要符号
2.2.1
地震动 |F( f ) |、 |F(ω) |—— S( f ) 、S(ω)—— Td —— a—— amax——
不考虑具体核电厂厂址区域地震背景和场地特性的具有包络谱特点的设计基准地震反 应谱。 2.1.8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非核工程设施抗震设防依据采用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采用 50 年内超越概率 10%的地震烈度。 2.1.9 要求反应谱 required response spectra, R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