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理论阐述
1、假定条件:
• 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 •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
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 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
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 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
产品价格都等于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品增加,而不是重商主义追求的贵金属积累;
3. 国家取得利益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比贸易伙
伴国高,而不是重商主义强调的贸易顺差;
4. 各种经济行为主要靠市场调节,而不是重商
主义提倡的国家严格控制。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 缺陷:
1、仅以成本差异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 基础有失偏颇。
2、仅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情形。
2
1.25 1
•Home: absolut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cloth
Foreign: absolute advantage in growing wheat.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3、绝对优势论对贸易所得原因的实证分析:
表2-1 国际分工前两国的产出和劳动生产率
葡萄酒
(一)主要观点
李嘉图从资源的最有效配置角度来论证自由贸易与专 业分工的必要性。
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 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 绝对优势要更大一些,即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国 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但不 利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绝 对劣势要更小一些。
• 无运输成本; •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Smith’s Model
• Key Word: Absolute Advantage • Key Measurements(衡量标准):
1) Productivity:Q/L . 劳动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力能生产的产品数量)
.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goods with
higher productivity 2) Unit labor requirement(aL):L/Q . 单位要素投入(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goods with lower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因此,前者应该专门生产其有利程度最大的 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 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 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 的节约,给贸易双方带来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 劣”的比较优势原理。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 论
2020/12/10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成本理论 第二节 相对成本理一节 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1723-1790)是古典经济学总体系的创立者, 其代表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Ricardo’s Model:
•Basic Assumptions
PPF Opportunity Cost Relative Price Difference in relative price
International Trade under comparative advantage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政策的初次尝试
• 从亚当·斯密以后的短时期间,英国人口的实际增长使谷物需
求超过了供给,使一蒲式耳小麦的价格涨了三倍。于是有胆 量的商人进口国外的小麦和燕麦。
• 海外来的廉价谷物泛滥市场是地主们所难以忍受的。他们控
制议会通过了“谷物法”,对谷物的进口规定了一个有伸缩 性的税收制度,国外价格越低,则征税越高。
-
-
毛呢
劳动 投入量 产出量
20
400
葡萄牙 20
240
-
-
合计
20 240
20
400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表2-3 国际贸易后两国的交换和分配情况
国别
葡萄酒
劳动投 入量
产出量
毛呢
劳动投 入量
产出量
英国 10 交换
120
2010=10
400200
=200
葡萄牙
2010=10
240-120 =120
斯密所处的时代,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开放国民 经济各个领域,特别是要求在对外贸易中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斯密顺应历史潮流,对重商主义的主张进行了猛烈抨击。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1、财富观 2、主张自由放任 3、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
则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不应 加以任何限制。 4、绝对成本论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国际贸易和国际分 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 绝对差异)。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即由一国的历史条 件、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和后天的有 利条件。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国应该分工生产并出口在本国生产成 本绝对低廉即本国具有绝对利益的商品,而 进口那些在国外生产成本绝对低廉即本国不 具有绝对利益的商品,这样,商品的总产量 可以增加,生产要素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 理的利用,贸易双方国家通过交换都可以获 利。即“以己之长,换己所需”。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Limitation of the Smith’s Model
Labor
Goods Cloth
Wheat
Productivity
Cloth Wheat
Home 100 100 50 1 0.5
Foreign 100 18500 100 1.5 1
In this case, Foreign has the absolute advantage in both goods (it is very common for a developed country to have absolute advantages in most sectors). According to the Smith theory, there will be no trade.(Really?)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David Ricardo(1772-1823)
He was born in London and
was the third of 17 children.
He had little formal education
and went to work for his father at the age of 14, successfully.
• 谷物价格飞涨!一蒲式耳小麦的售价等于一个工人每周全部
工资的两倍。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正值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日益扩 大的生产和海外贸易要求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国际贸 易。李嘉图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以比较成本论为武 器,反对土地贵族及《谷物法》,为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 贸易呼吁。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0
200
收益 英国
-
增加 葡萄牙 -
-
-
+100
-
-
+100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得到最有效 的利用,产出增加。
两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达到了自给自足 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 ( Gains from Trade)。 这里的交换比例是假设的,它取决于国际市场 上两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可以用绝对优势理论来指导国际贸易吗?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比较成本理论
• David Ricardo • Comparative Advantage • Ricardo’s Model • Discussion: Misconceptions about
Comparative Advantage
——《国富论》第424~425页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Absolute Advantage:Example
Home
Foreign
Labor
100
100
Cloth
100
80
Goods
Wheat
50
100
Produc-
Cloth
1
0.8
tivity
(Q/L) Wheat
0.5
1
aL
Cloth
1
(L/Q) Wheat
比较优势论对贸易所得原因的实证分析:
表2-4 国际分工前两国的产出和劳动生产率
小麦
布匹
劳动投 入量
产出量
单位 劳动 投入 产出
劳动投 入量
产出量
单位 劳动 投入 产出
美国 10 120 12.0 10 100 10.0
印度 40 120 3.0 20 100 5.0
合计 50 240 -
15 200 -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表2-5 国际分工后的两国产出
美国 印度 合计
小麦
劳动 投入量 产出量
20
240
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