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答案

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答案

导论⼀、概念题1国际经济答: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发⼀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主权国家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的流动,以及货币的⼀付等。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研究各国在管制与调节商品、劳务、资本流动和货币⼀付时所采⼀的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福利效应。

具体说来,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理论以及国际收⼀的调节政策等。

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也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等。

2国际贸易理论答: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析国际贸易发⼀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的所得。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来解释贸易,⼀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3国际贸易政策答: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国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分析各种贸易政策的产⼀及其对⼀国福利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

4国际收⼀答:国际收⼀分为狭义的国际收⼀和⼀义的国际收⼀。

狭义的国际收⼀指⼀国在⼀定时期(通常为1 年)内对外收⼀和⼀出的总额。

⼀义的国际收⼀不仅包括外汇收⼀,还包括⼀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国际收⼀是⼀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理论主要研究⼀国在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的平衡问题与汇率的决定。

5国际收⼀政策答:国际收⼀政策即国际收⼀的调节政策,是⼀国采取的关于国际收⼀和汇率的调节的政策。

主要研究国际收⼀与汇率的调节⼀法。

它与国际收⼀理论综合在⼀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6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产者或企业如何利⼀有限的资源⼀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有限的货币收⼀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满⼀的学科。

它的考察对象是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为和经济规律。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采⼀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

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因⼀微观经济学⼀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7宏观经济学答: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收⼀、就业⼀平、价格⼀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如何波动的学科。

它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法。

其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周期、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需求管理等。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最为⼀泛因⼀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宏观经济学的中⼀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思考题1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是什么?答: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其产⼀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的不间断的增⼀。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交往已不再是线性的,⼀是⼀个彼此渗透、相互交叉的格局,形成了全球经济⼀络。

随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不断演变,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地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有机整体的⼀个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不完全取决于其国内因素,在很⼀程度上依赖于积极参与国际分⼀和国际市场的竞争。

在国际经济组织的积极作⼀之下,各国的经济恢复迅速,国际⼀融稳定,贸易成了经济增⼀的发动机,⼀经济发展反过来⼀推动了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迅猛发展。

在世界经济⼀趋全球化的今天,实践的发展要求把经济研究的视⻆推⼀全球,以国际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的新现象,因此,国际经济学越来越重要。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发⼀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主权国家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的流动,以及货币的⼀付等。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研究各国在管制与调节商品、劳务、资本流动和货币⼀付时所采⼀的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福利效应。

具体说来,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理论,以及国际收⼀的调节政策等。

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也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等。

(2)国际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区别①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延伸与应⼀。

国际经济学产⼀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的不间断的增⼀,⼀经济学虽然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般原理,但没有能⼀对⼀益增⼀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深⼀与全⼀的研究。

② 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同。

由于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经济主体⼀属于不同的国家,所以发⼀在他们相互间的各种交换活动与发⼀在⼀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交换活动是有重⼀区别的,这种区别导致微观经济学的⼀商理论演变为国际经济学的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

③ 国际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同。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收⼀的决定,但在国际经济学中,各国国⼀收⼀的决定不仅受到国内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且受到国际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这样对⼀国国⼀收⼀的研究就必须同时考虑国内的收⼀流量与国际的收⼀流量,于是,对国⼀收⼀流量的研究⼀然⼀然就变为对国际收⼀的研究。

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法是怎样的?试与经济学进⼀⼀较。

答: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是从“2-2-2”模型开始的,即⼀个由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组成的世界的模型出发,以商品与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为基础,以不存在贸易限制与交易费⼀为零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假定来研究贸易是怎样发⼀的,以及贸易的利益是怎样分配的。

在模型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放松上述各种极为苛刻的假设条件,以逻辑演绎的⼀法,渐次推导出⼀系列贸易理论与政策,然后,再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顺序,依次建⼀起有关国际收⼀的理论,以及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政策选择。

可⼀,国际经济学的⼀法与经济学的⼀法基本相似,都是通过对现实经济的⼀度抽象,由假设与模型来建⼀其⼀般理论,然后再不断地放松假设与逻辑演绎来使理论分析逼近现实。

第1章劳动⽣产率与⽣较利益:李嘉图原理⼀、概念题1重商主义答: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产⼀式准备时期建⼀起来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产⼀于15世纪,全盛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贸易的吸引⼀在于它能够提供国际收⼀顺差的机会。

在重商主义者看来出⼀是⼀件值得称赞的事,因为它可以促进本国⼀业的发展,并导致贵⼀属的流⼀。

相反,进⼀却是⼀种负担,因为它减少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这不仅会导致国内就业的下降,⼀且还会使贵⼀属流失。

同时,认为国际贸易是⼀种零和博弈,即贸易⼀⼀的顺差必然要以另⼀⼀的逆差为代价。

因此,国家应对出⼀与⼀产加以保护与奖励,⼀对进⼀则应采取保护主义的措施予以限制,特别是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更是应当如此。

2绝对成本差答:当两个国家⼀产两种商品、使⼀⼀种⼀产要素(劳动)时,如果A国在⼀种商品上劳动⼀产率⼀,B国在这种商品上劳动⼀产率低,则A国在该商品⼀产上具有绝对成本差,也称绝对优势。

两国按各⼀的绝对优势进⼀专业⼀产分⼀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这种贸易利益来⼀专业化分⼀促进劳动⼀产率的提⼀。

斯密认为,绝对成本差是产⼀国际贸易的基础。

3贸易⼀价(贸易条件)答:贸易⼀价(贸易条件)是指出⼀价格和进⼀价格的⼀率。

其计算⼀法是:其中,表示贸易条件,表示出⼀价格指数,表示进⼀价格指数。

4⼀较成本差答:如果⼀个国家在本国⼀产⼀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较成本差,也称⼀较优势。

两国按各⼀的⼀较优势进⼀专业⼀产分⼀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这种贸易利益来⼀专业化分⼀促进劳动⼀产率的提⼀。

李嘉图认为,⼀较成本差是产⼀国际贸易的基础。

5机会成本答:(1)在微观经济学⼀,经济活动的机会成本指把运⼀于该经济活动中的资源运⼀到其他领域能获得的最⼀收益。

在⼀较利益理论中,由于⼀产的产品只有X和M,即⼀种资源(劳动)只有两种⼀途,因此⼀产X的机会成本就是把同样劳动⼀于⼀产M的最⼀产量。

可以⼀X和M的边际转换率来描述⼀产X 的机会成本。

(2)在李嘉图的⼀较优势理论中,机会成本是⼀个重要概念。

可以说,理解了机会成本就理解了⼀较优势理论。

6专业化分⼀答:企业⼀产过程包括了许多不同阶段,要求⼀定数量的参与者利⼀不同的技能和知识在不同时空进⼀或组织不同的活动。

专业化分⼀就是要把企业活动的特点和参与企业活动的员⼀的特点结合起来,把每位员⼀都安排在适当的领域中积累知识、发现技能从⼀不断地提⼀⼀作效率。

在国际贸易中,专业化分⼀特指每个国家⼀产⼀⼀有(⼀较)优势的产品,这样可以提⼀劳动⼀产率并可通过国际贸易获益。

7⼀产可能性边界答:⼀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个社会⼀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产的各种产品的最⼀数量的组合。

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时,增加⼀定量的⼀种产品的⼀产,就必须放弃⼀定量的另⼀种产品的⼀产。

整个社会⼀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产的可能性边界。

假设⼀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于A和B两种产品的⼀产,那么⼀产可能性边界如图1-1所示。

图1-1 ⼀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个社会在资源⼀定、技术⼀定的情况下所可能⼀产的A产品和B产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

位于曲线右边的点(如点)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没有⼀够的资源;曲线左边的点(如点)可以实现,但没有利⼀或没有有效利⼀全部可供利⼀的资源;位于曲线上的点(如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可以接受的组合。

这条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时,要获得更多⼀些的⼀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为代价。

⼀条⼀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边界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