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监控系统教程

视频监控系统教程

视频监控系统教程第一章: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典型的闭路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机部分、传输部分、控制与记录部分以及显示部分四大块组成。

摄像部分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

在被监视场所面积较大时,在摄像机上加装变焦距镜头,使摄像机所能观察的距离更远、更清楚;还可把摄像机安装在电动云台上,可以使云台带动摄像机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转动,从而使摄像机能覆盖的角度更大。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室外应用的情况下,为了防尘、防雨、抗高低温、抗腐蚀等,对摄像机及其镜头还应加装专门的防护罩,甚至对云台也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传输部分就是系统的图像信号通路。

一般来说,传输部分单指的是传输图像、声音信号。

同时,由于需要有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台对摄像机、镜头、云台等进行控制,因而在传输系统中还包含有控制信号的传输。

在传输方式上,近距离一般采用视频线传输,不超过一两公里的距离一般采用双绞线传输,更远的距离则可采用光纤传输。

对于远距离传输,还需配备视频信号放大、图像信号的较正与补偿设备。

控制与记录部分负责对摄像机及其辅助部件(如镜头、云台)的控制,并对图像、声音信号的进行记录。

目前硬盘录象机的技术发展得较完善,它不但可以记录图像和声音,而且还包含了画面分割切换、云台镜头控制等功能,基本上取代了以往使用的画面切换器、画面分割器、云台控制器、镜头控制器等产品。

如果客户要求能对云台、镜头(特别是高速球)进行非常方便的控制,则可以加配控制键盘。

显示部分一般由几台或多台监视器组成。

在摄像机数量不是很多,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一般直接将监视器接在硬盘录象机上即可。

如果摄像机数量很多,并要求多台监视器对画面进行复杂的切换显示,则须配备“矩阵”来实现。

专用监视器价格较贵,为了节省开支,也可用普通电视机替代。

第二章:摄像机的主要参数在监控系统中选择摄像机,一般要看几个主要的参数,即分辨率、最低照度和信噪比等,另外还要考虑摄像机的附带功能及价格和今后服务等因素。

以下对摄像机的几个主要参数作一介绍。

A 、 CCD 尺寸及像素数:CCD 尺寸指的是 CCD 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对角线尺寸,用于电视监控摄像机的 CCD 尺寸以 1/ 4in 、 1/ 3in 为主流。

像素数指的是摄像机 CCD 传感器的最大像素数,有些给出了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像素数,如 500H*582V ,有些则组出了前两者的乘积值,如 30 万像素。

对于一定尺寸的 CCD 芯片,像素数越多则意味着每一像素单元的面积越小,因而由该芯片构成的摄像机的分辨率也就越高。

例如,在电视监控摄像机中使用的 CCD 传感器的像素有的已达到 48 万像素。

B 、分辨率:分辨率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当摄像机摄取等间隔排列的黑白相间条纹时,在监视器(应比摄像机的分辨率高)上能够看到的最多线数。

当超过这一线数时,屏幕上就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不能再辨出黑白相间的线条。

工业监视用摄像机的分辨率通常在 380~480 线之间,广播级摄像机的分辨率则可达到 700 线左右。

C 、低照度:低照度指的是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低到一定程度而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低到某一规定值时的景物光亮度值。

测定此参数时,还应特别注明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

例如,使用 F1.2 的镜头,当被景物的光亮度值低到 0.04lx 时,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值为最大幅值的 50% ,即达到 350mV (标准视频信号最大幅起来 700mV ),则称此摄像机的最低照度为 0.04lx/F1.2 。

被摄景物的光亮度值再低,摄像要输出的视频信号的幅值就达不到 350mV 了,反映在监视器的屏幕上,将是一屏很难分辨出层次的、灰暗的图像。

D 、信噪比及伽玛校正系数:信噪比也是摄像机的一个主要参数。

其基本定义是信号对于噪声的比值乘以 20log ,一般摄像机给出的信噪比值均是在 AGC (自动增益控制)关闭时的值,因为当 AGC 接通时,会对小信号进行提升,使得噪声电平也相应提高。

CCD摄像机的信噪比的典型值一般为 45~55dB 。

测量信噪比参数时,应使用视频杂波测量仪直接连接于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子上。

伽玛校正系数前面提到的γ值,其典型值为γ=0.45 。

现行摄像机大都采用了固定的γ值。

CCD 摄像机的附带功能除了上述介绍的基本参数外,各品牌的摄像机大都还有一些附带的功能,如自动光圈接口、电子快门、自动增益控制、逆光补偿、线锁定同步及外同步等,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A 、电动光圈接口:目前在市场上见到的标准 CCD 摄像机大都带有驱动自动光圈镜头的接口,其中有些只提供一种驱动方式(通常为视频驱动方式),也就是说,它只能配接VD 型的自动光圈镜头,有些则可同时提供两种驱动方式(视频驱动和直流驱动)供用户选择,因此,它可以配接任何自动光圈镜头。

这里,视频驱动( VideoDriver ,简称VD )方式是指摄像机将视频信号电平输出到自动光圈镜头的内部,再由其内部的驱动电路输出控制电压,使镜头光圈调整电动机转动;直流驱动( DCDriver ,简称 DD )方式则是指摄像机内部增加了镜头光圈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可以直接输出直流控制电压到镜头内的光圈电动机并使其转动,因此,具有直流驱动接口的摄像机的成本就稍许高一些(因为增加了一部分电路),但所选配的自动光圈镜头则因其内部不含有驱动电路而体积稍小一些,价格也就低一些。

不同品牌及型号的摄像机所带自动光圈接口的位置及形式是不完全一样。

一般摄像机的自动光圈接口设置在机身的后面板上,但也有一些则设在机身的侧面。

图 2-1 示出几种不同形式的自动光圈的接口,其中阴式方四孔接口最为常见,但不同摄像机对其各针脚的定义又不完全相同。

一般视频驱动自动光圈接口使用 3 个针,即电源、视频、接地;而直流驱动自动光圈接口使用 4 个针,即阻尼正、阻尼负、驱动正、驱动负。

若同时具有两种光圈驱动方式,则具体将该接口定义为 VD 还是 DD 驱动方式,须由另外的拨动开关来选择,也有的由摄像机盖板内视频处理板上不同的插座位置来选择,并在出厂前设定一种方式,还有的干脆在摄像机机身侧面及后面板上直接设定两个不同的自动光圈接口。

( 1 )阴式方四孔型( 2 )阴式圆四孔型( 3 )接线端子型B 、电子快门:电子快门( ElectronicShutter )是比照照相机的机械快门功能提出一个术语,它相当于控制 CCD 图像传感器的感光时间。

由于 CCD 感光的实质是信号电荷的积累,则感光时间越长,信号电荷的积累时间就越长,输出信号电流的幅值也就越大。

通过调整光生信号电荷的积累时间(即调整时钟脉冲的宽度),即可实现控制 CCD 感光时间的功能。

C 、自动增益控制: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必须达到电视传输规定的标准电平,即。

为了能在不同的景物照度条件下都能输出的标准视频信号,必须使放大器的增益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这种增益调节通常都是通过检测视频信号的平均电平而自动完成的,实现此功能的电路称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简称 AGC 电路。

具有 AGC 功能的摄像机,在低照度时的灵敏度会有所提高,但此时的噪点也会比较明显。

这是由于信号和噪声被同时放大的缘故。

D 、背光补偿:背光补偿( Back – lightCompensation )也称作逆光补偿或逆光补正,它可以有效补偿摄像机在逆光环境下拍摄时画面主体黑暗的缺陷。

当引入背光补偿功能时,摄像机仅对整个视场的一个子区域(如从第 80 行 ~200 行的中心区域)进行检测,通过求此区域的平均信号电平来确定 AGC 电路的工作点。

由于子区域的平均电平很低, AGC放大器会有较高的增益,使输出视频信号的幅值提高,从而使监视器上的主体画面明朗。

此时的背景画面会更加明亮,但其与主体画面的主观亮度差会大大降低,整个视场的可视性得到改善。

E 、线锁定同步:线锁定同步( LINELOCK )是一种利用交流电源来锁定摄像机场同步脉冲的一种同步方式。

当图像出现因交流电源造成的网波干扰时,将此开关拨到线锁定同步( LL )的位置,就可消除交流电源的干扰。

第三章:摄像机的正确使用方法摄像机的使用很简单,通常只要正确安装镜头、连通信号电缆,接通电源即可工作。

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不能正确地安装镜头并调整摄像机及镜头的状态,则可能达不到预期使用效果。

以下简要介绍摄像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A 、安装镜头:摄像机必须配接镜头才可使用,一般应根据应用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配合适的镜头,如定焦镜头或变焦镜头、手动光圈镜头或自动光圈镜头、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或长焦镜头等。

另外还应注意镜头与摄像机的接口,是 C 型接口还是 CS 型接口(这一点要切记,否则用 C 型镜头直接往 CS 接口摄像机上旋入时极有可能损坏摄像机的CCD 芯片)。

安装镜头时,首先去掉摄像机及镜头的保护盖,然后将镜头轻轻旋入摄像机的镜头接口并使之到位。

对于自动光圈镜头,还应将镜头的控制线连接到摄像机的自动光圈接口上,对于电动两可变镜头或三可变镜头,只要旋转镜头到位,则暂时不需校正其平衡状态(只有在后焦聚调整完毕后才需要最后校正其平衡状态)。

B 、调整镜头光圈与对焦:关闭摄像机上电子快门及逆光补偿等开关,将摄像机对准欲监视的场景,调整镜头的光圈与对焦环,使监视器上的图像最佳。

如果是在光照度变化比较大的场合使用摄像机,最好配接自动光圈镜头并作摄像机的电子快门开关置于 OFF 。

如果选用了手动光圈则应将摄像机的电子快门开关置于 ON ,并在应用现场最为明亮(环境光照度最大)时,将镜头光圈尽可能开大并仍使图像为最佳(不能使图像过于发白而过载),镜头即调整完毕。

装好防护罩并上好支架即可。

由于光圈较大,景深范围相对较小,对焦距时应尽可能照顾到整个监视现场的清晰度。

当现场照度降低时,电子快门将自动调整为慢速,配合较大的光圈,仍可使图像满意。

在以上调整过程中,若不注意在光线明亮时将镜头的光圈尽可能开大,而是关得比较小,则摄像机的电子快门会自动调在低速上,因此仍可以在监视器上形成较好的图像;但当光线变暗时,由于镜头的光圈比较小,而电子快门也已经处于最慢( 1/50s )了,此时的成像就可能是昏暗一片了。

C 、后焦距的调整:后焦距也称背焦距,指的是当安装上标准镜头(标准 C/CS 接口镜头)时,能使被摄景物的成像恰好成在 CCD 图像传感器的靶面上,一般摄像机在出厂时,对后焦距都做了适当的调整,因此,在配接定焦镜头的应用场合,一般都不需要调整摄像机的后焦。

在有些应用场合,可能出现当镜头对焦环调整到极限位置时仍不能使图像清晰,此时首先必须确认镜头的接口是否正确。

如果确认无误,就需要对摄像机的后焦距进行调整。

根据经验,在绝大多数摄像机配接电动变焦镜头的应用场合,往往都需要对摄像机的后焦距进行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