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热传导PPT课件

金属热传导PPT课件


提高热传输效率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优化 电化学性能和采取先进的制造工艺,尽量降低 器件内部的功率耗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 而降低能量密度;二是利用热特性, 在了解 各设备热失效参数的条件下,通过选用合适的 导热材料,降低设备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阻, 以保证散热器件在一个比较低的温度下工作, 并把设备内部有害的热量用较小的代价尽可能 释放掉,使设备在其所处的环境条件下,保持 在按照要求规定的温度范围之内。
在进行热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热阻”
的概念来定义热量传输的阻力:
R

T
q
其中,ΔT 为温度差(℃),q 为热流量(W), R 为热阻(℃/W)。
一般地,工业器件所产生热量的传输路径如 下:一是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功率耗损而 产生的热量,即中心热源(芯片级热阻);二 是该热源的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输至设备 的表面并开始与大气环境产生交互作用(印刷 版级热阻);三是设备表面的热量通过导热、 对流和热辐射向环境中传输(系统级热阻)。 所以,热设计的总原则就是自中心热源至大 气环境中间,提供一条尽可能快、尽可能短 的热传输通道。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1
如何让散热器件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使其在长时间内保持持 续可靠的工作状态,是目前散热设计的关键。基于散热的三种 机理,人们设计出诸多散热方式 以满足热设计的要求:①自然 散热,即通过散热壳体内部的热传导及与周围空气的热对流和 热辐射而进行的被动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且通过添加外部翅片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自然散热的效率;② 强迫风冷,即装入风机带动空气流动,从而增大对流换热系数, 该方法可使传热能力提高一个数量级;③ 液体冷却,即在封闭 的空间内载入循环的冷却介质,该方法散热效率高,噪音低; ④相变冷却,即通过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相转变进行热量传递, 系统复杂但传热效率高;⑤热管技术,即通过封闭空间内液体 及气体的循环流动进行的相变传热。
热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来进行传递,热辐射能传
递到物体表面后会被吸收或发射,且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
度的物体都有发射或吸收电磁波的能力。 两物体间的辐
射能量传递量可通过斯蒂芬-玻尔兹曼方程计算得出:
r A (T14 T24 )
因此,辐射换热系数 hr可以表示为:
hr

r A(T1 T2 )
镁合金产品在电子及汽车领域的用量正在以 20%的速度增长。然而同铝合金相比, 镁合金 的研究和应用远远不够充分,存在的问题主要 有:镁合金很活泼,熔炼及铸造加工的难度大 成本高;镁合金的变形能力差,成型技术有待 发展;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差,在许多场合应 用时都不能满足要求;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有 待进一步提高;镁合金的合金体系相对较少。
导热合金的研究背景
热量的传递现象(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 作为能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渗透在工业应用 的各个领域。随着现代工业日新月异的发 展,对散热部件进行热管理开始 成为目前 面临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而在电子、电 力、汽车制造及建筑等各领域表现得尤为 突出。
传热基本原理
传热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根据传热原 理不同可以分为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 热量在物质内部传输的现象称为热传导, 即物质各组分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时,利 用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 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比如,热量从物 体内部温度较高的位置传递到温度较低的 另一位置即为一种热传导现象。
x
示温度 t 在 x 方向上的变化率;
热对流是指流体(液体或气体)与固体表面 接触时,由流体内部热量或物质流动而引 起的与固体表面之间产生热交换的过程。 对流的强弱受到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体的 流动状态,固体表面的形状及位置等因素 的影响。对流传热的能量密度可 用牛顿方 程来定义:
c hcA(T1 T2 )

A (T14 T24 )
A(T1 T2 )

(T14 T24 )
(T1 T2 )
其中,ε 为辐射面 1 外壁的发射率,σ 为玻尔兹曼常

数(5.669×10-8),T1 和 T2 分别辐射面 1 和辐射面 2 的表面温度,A 为辐射面 1 的表面积。
导热合金设计原理
由于导热方程与欧姆定律极其相似,人们
经合金化后,镁合金可以具备各种优异的综合性 能,同其他金属相比,主要包括有以下特点:密 度大概为铝合金的 2/3,钢铁的 1/4,强度明显 优于铝及钢铁,因此除可以减轻重量外还可以减 少焊接、组装等工序;阻尼及吸震性能优异, 可以明显的减震降噪;铸造性能好,由于镁及合 金的熔点较低,对应的熔体流动性能好,充型能 力强,因此可以铸造出薄壁件;切削性能优异, 镁的切削阻力较弱;工件的尺寸更容易控制;
热传导的原理可用傅立叶定律来描述,即在热传
导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热量与垂
直于该截面上的温度变化率和截面面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A
t
x
其中,φ表示热流量(W); λ表示导热系数,即
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W/mK );
A 表示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面积(m2);t 表
金属热传导
——镁合金导热性能的研究
镁合金研究概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 资源匮乏等严重问题,并且随着大规模生产的进 行和发展,传统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的 消耗量急剧增加。特别是随着环境的继续恶化, 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汽车等运输设备尾气排放量 的 限制,促进了轻质合金的快速发展。镁合金作为 “21 世纪的绿色结构材料”,具备密度小、比刚 度高、良好的阻尼及电磁屏蔽性能、高的导热导 电系数以及环境友好性等许多特殊的优异性能, 得到了各个国家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
c hcA(T1 T2 ) 其中 hc为对流换热系数(W/m2K· ),A 为固体
的散热表面积(m2),T1 和 T2分别为散热固体 表面的平均绝对温度和流体的平均绝对温度, 可以看出,牛顿方程将对流传热的各种复杂的 影响因素全都归结于对流换热系数 hc 中。流 体的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内部受热不均,各部 分的流体密度自然不同,流体受热后密度降低 向上游动,而冷流体的密度大会向下沉底,从 而形成了一个对流循环系统。
镁合金的比热容较小,升温及凝固的速率 更快,因此生产的效率更高,大概比铝合 金高出 40%;特别的,镁合金的散热能力 强,结合镁合金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特 别适合用作发出电磁波的电子产品的外壳 及散热器等部件,也适合用作计算机和手 机等设备的外壳;最后,镁合金具有良好 的环境友好性能,可以百分之百的回收利 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