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基本省情
一、基本省情
3、傣、阿昌、哈尼、藏、拉祜、普米等族, 尚处于封建农奴制或封建领主制阶段。 4、回、白、纳西、壮、蒙古、彝等族,与汉 族一样,处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 5、回、白、纳西的一部分,处于资本主义工 商业社会发展阶段。
一、基本省情
(二)云南固有特点的视角 1、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国 境线长4060公里,25个边境县。 2、山区。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区占 94%,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通讯不畅、 信息不灵。 3、民族。26个世居民族,16个特有民族, 15个跨境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最多。
云南的基本省情、民族文化 多样性、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郭家骥
一、基本省情
(一)社会发展阶段的视角 云南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民族改革前 1、独龙、怒、基诺、布朗、景颇、德昂及傈 僳、佤、拉祜、苗、瑶等民族,尚处于原 始社会末期。 2、宁蒗、永胜、华坪等县小凉山彝族,尚处 于奴隶社会阶段。
一、基本省情
4、贫困。按最新标准,全省还有1000多万贫 困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5、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少数 民族贫困人口较多,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和 分布在边疆、山区和贫困地区。
一、基本省情
(三)从全球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全球化要求突出地方特点谋划发展,科学发 展观要求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 1、生态环境多样性。地形地貌多样性,气候 多样性,水文多样性,土壤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多样性
3、生产方式多样性。 4、生活方式多样性。建筑文化多样性,服饰 文化多样性,节日文化多样性,歌舞乐文 化多样性,饮食文化多样性,体育文化多 样性,工艺文化多样性,医药文化多样性。 5、风俗习惯多样性。 6、是云南最具比较优势的宝贵财富。
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一)与全国其他民族地区相比,云南是民 族关系最为和谐的省份。 (二)云南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历史原因。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明代 以后,汉族成为云南人口最多的民族,发 挥了重要的凝聚核心作用。历史上云南各 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已达到较高程度。 (三)云南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现实因素和 基本经验。
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1、结合云南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 族政策。 2、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切实加 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3、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实事求是地进行分 类指导。 4、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
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5、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6、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 妥善处理民族矛盾。 7、创造性地实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 有力地保障了云南的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四)运用国家力量,推动云南民族关系持 续和谐发展,建立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 荣稳定示范区。
一、基本省情
3、民族文化多样性。 4、三多一体。
民族文化多样性
生态环境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二、民族文化多样性
1、民族成分多样性。26个世居民族。 2、语言文字多样性。26种民族语言,22种民 族文字。 3、宗教信仰多样性。佛教(汉传佛教、藏传 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道教、伊斯兰 教、基督教、天主教俱全,还有各民族的 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