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技术要求》

《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技术要求》


压裂用瓜尔胶技术要求
质量指标
4 4.1 4.2 4.3 4.4 4.5 4.6
仪器设备 天平: 感量 0.01 g; 天平: 感量 0.0001 g; 快速水份测定仪: 精度 0.01 %; 电热恒温干燥箱: 能控制在(105±2)℃; 恒温水浴:能控制在(30±1)℃; 电动振筛机;
4.7 标准筛: Φ200×50-0.125/0.09, Φ200×50-0.071/0.05, Φ200×50-0.090/0.063 (符合 GB/T 6003.1-1997); 4.8 4.9 粘度计:Fann-35 型六速旋转粘度计或同类产品; 离心机:转速 0 r/min~4000 r/min;
4
交联性能
Q/SH 0050-2007 6.7.1 交联液配制 在100 mL 蒸馏水中加入0.50 g 硼砂,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至全部溶解。该交联液应现用现配。 6.7.2 测定步骤 量取6.4.1配制的溶液100 mL 于烧杯中,边搅拌边加入6.7.1配制的交联液10 mL,搅拌均匀,用玻 璃棒挑挂,判断交联性能。 6.8 流动性
项 目 一级品 外 观 自由流动粉末 ≤1 % ≤10 % ≤10.0 % 6.5~7.5 ≥110 ≤4.0 % ≥105 ≤7.5 % ≤15 % 二级品
压裂用羟丙基瓜尔胶技术要求
质量指标
0.125/0.09 筛余量 0.071/0.05 筛余量 含水率 pH 值(0.6 % 水溶液) 表观粘度μ(30 ℃,170s-1,0.6 %),mPa·s 水不溶物 交联性能 流动性 羟丙基取代度 MS 注:表中“%”均为质量分数。 好 ≥0.30
产品检测结果中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应重新加倍在包装单元中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中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质量不合格。 7.3 仲裁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检测结。 8 标志、包装、质量检验单、使用说明书、运输、贮存
4.10 离心管:容量 50 mL; 4.11 干燥器; 4.12 吴茵混调器或同类产品; 4.13 调压变压器:1 kVA,250 V; 4.14 4.15 5 6
2
精密 pH 试纸; 标准三角过滤漏斗:漏斗口径为 120 mm±4.0 mm(符合 QB/T 2560)。
试剂 硼砂(Na 2 B 4 O 7 ·10H 2 O):化学纯。 试验方法
6.4.1 0.6 % 羟丙基瓜尔胶溶液或 0.6 % 瓜尔胶溶液的配制
3
Q/SH 0050-2007 量取500 mL 蒸馏水倒入吴茵混调器中,低速启动,缓慢倒入(3.00/W )g (W为样品含水率)胶粉, 调电压至50 V~55 V,搅拌5 min,将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盖,置于30 ℃ 水浴中,恒温4 h。 6.4.2 测定步骤 用Fann-35型粘度计测定6.4.1配制溶液的表观粘度, 读取转速为100 r/min 条件下的粘度计指针读 数。 6.4.3 计算 表观粘度按式(3)计算
能用玻璃棒挑挂 一般 ≥0.15
1
Q/SH 0050-2007 3.2 压裂用瓜尔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2 要求。 表2
项 目 一级品 外 观 0.125/0.09 筛余量 0.071/0.05 筛余量 含水率 pH 值(0.6 % 水溶液) 表观粘度μ(30 ℃,170s-1,0.6 %),mPa·s 水不溶物 交联性能 流动性 注:表中“%”均为质量分数。 ≤16.0 % 能用玻璃棒挑挂 一般 ≤10 % ≤10.0 % 6.5~7.0 ≥110 ≤20.0 % 自由流动粉末 ≤1 % ≤15 % 二级品
ICS 75.020 E 14 备案号
Q/SH
Q/SH 0050—200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 技术要求
(送审稿)
2007-××-××发布
2007-03-26 发布
2007-03-26 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Q/SH 0050-2007


本标准的起草参考了SY/T 6074-94《植物胶及其改性产品性能测定方法》、SY/T 5764-1995《压裂 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与上述两个标准的主要差异为: a)适当提高了羟丙基瓜尔胶、瓜尔胶表观粘度技术要求(SY/T 5764-1995版第3章;本标准3.1, 3.2); b)适当提高了羟丙基瓜尔胶水不溶物技术要求(SY/T 5764-1995版第3章;本标准3.1); c) 将“细度”指标改为“筛余量”指标,规定羟丙基瓜尔胶、瓜尔胶Φ200×50-0.071/0.05筛余 量的技术要求, 一级品为C2 ≤10%, 二级品为C2 ≤15% (SY/T 5764-1995版第3章; 本标准3.1, 3.2) ; d) 将羟丙基瓜尔胶、瓜尔胶含水率的技术要求统一为W ≤10.0%(SY/T 5764-1995版第3章;本 标准3.1,3.2); e)增加了设备直接测定法测定含水率(本标准6.3.1); f)表观粘度测定中溶液的配制除溶液浓度与原相关标准一致外, 统一了配制方法 (SY/T 5764-1995 版4.3.4,SY/T 6074-94版6.4.1;本标准6.4); g) 将水不溶物测定中溶液浓度统一为0.4%(SY/T 5764-1995版4.3.5,SY/T 6074-94版6.6;本 标准6.6); h) 增加了羟丙基瓜尔胶、瓜尔胶流动性的技术要求和测定方法(本标准3.1,3.2,6.8); i) 增加了羟丙基瓜尔胶羟丙基取代度的技术要求和测定方法(本标准3.1,6.9,附录A); j) 增加了安全环保要求(本标准第9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石化采油助剂与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 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晶 隋林 杜灿敏 张瑞成 周海刚 张志振 张娜 曹金林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03.1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QB/T 2560 实验室玻璃仪器过滤漏斗 3 3.1 要求 压裂用羟丙基瓜尔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1
I
Q/SH 0050-2007
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质量检验 单、使用说明书、运输、贮存以及安全环保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的准入、采购、质量监督检验、入库验收和性能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1.2 按 GB/T 6679-2003 中 3.2.3.2 确定采集的样品数,采样点按产品堆积的几何形状,在上、中、 下各截面随机布点,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抽取试样总量不少于 1 kg。 7.1.3 将抽到的样品充分混合后,等量分装于两个清洁、 干燥的塑料袋中, 密封并贴上标签。 标签上应 注明样品名称、生产单位、样品型号、抽样日期、抽样地点和抽样人。一袋作质量检验,另一袋作为留 样,留样期为六个月。 7.2 检验结果判定
W=
式中: W —— 胶粉的含水率,%; m 2 —— 烘干前的胶粉质量,g; m 3 —— 烘干后的胶粉质量,g。 6.3.4 报告
m2 m3 m2
100 ······················· (2)
每个样品做三个平行样,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每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大于 0.5 %, 测试结果的数值修约依据 GB/T 8170 进行。 6.4 表观粘度
=
5.077 a 1.704
··························
(3)
式中: μ —— 溶液的表观粘度,mPa·s; a —— 粘度计指针读数; -1 5.077 —— 当a为1时的剪切应力值,10 Pa; -1 1.704 —— 当粘度计每分钟转数为1时的剪切速率值,s 。 6.4.4 报告 每个样品做三个平行样, 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每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大于 10 mPa· s, 测试结果的数值修约依据 GB/T 8170 进行。 6.5 pH 值 用精密pH试纸测定6.4.1配制溶液的pH值。 6.6 水不溶物 按6.4.1方法配制,胶粉质量约为2.00 g。 6.6.2 离心、洗涤、干燥 在恒量(精确至 0.1 mg)的离心管中称取 6.6.1 配制的溶液 50.20 g,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在 3000 r/min 的转速下离心 30 min,倾倒出上层清液;加蒸馏水至 50 mL,用玻璃棒搅拌洗涤;再离心 20 min,倾倒出上层溶液,如此洗涤三次,将离心管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中,105 ℃±2 ℃ 烘干至恒 量。 6.6.3 计算 水不溶物按式(4)计算:
6.3.1 方法一:将水份测定仪在 105 ℃±2 ℃条件下预热预校, 称取 5.00 g 样品,平铺在称量盘内, 105 ℃ 加热 0.5 h,开启仪器读数开关,观察投影屏,10 min 内读数变动幅度小于 0.2 % 时,仪器的 读数即为样品的含水率。 6.3.2 每个样品做三个平行样,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每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不大于 1%,测试结果的数值修约依据 GB/T 8170 进行。 6.3.3 方法二:称取(0.5~1.0)g 胶粉(精确至 0.01 g)平铺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置于 105 ℃±2 ℃ 烘箱内烘 2 h,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20 min,称量,然后再烘干 1 h,冷却,称量,直至恒重。 含水率按式(2)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