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体制机制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体制机制
2008年公司累计接待入山游客224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其中境外游客23万人次,同比增长12%;索道业务累计运送游客356.87万人次。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11,818万元,同比增长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54万元,同比增长24.7%。
2009年累计接待入山游客235.62万人次,同比增长5%;索道业务累计运送游客369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112,791.6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83.78万元,每股收益0.34元。
发展阶段: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黄山松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松,黄山松创造了中国之最。
黄山旅游的管理体制及组织结构:
黄山景区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策略:
集团正式运作以来,始终把做大、做强黄山旅游摆在首要位置。成功举办了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研讨会与黄山旅游集团发展论坛。现在 “黄山旅游集团2006~2015发展战略规划” 项目编制工作已开始组织实施。
公司根据黄山景区的实际情况,在立足景区,巩固原有业务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跳出景区、跳出旅游、跳出固定模式”的发展思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公司将抢抓《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给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抓住周边环境优化、交通设施改善等给公司发展带来的新契机,进一步落实“世界旅游精品、中国景区一流、安徽旅游龙头、全市工作标兵”要求,积极做强旅游主业,拓宽旅游地产开发等领域,有序地向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方向迈进,致力于黄山旅游再上新台阶。
公司近期重点实施以下经营策略:
(1)强化市场营销,提高市场份额。以“巩固老市场、培育新市场、拓展境外市场”为营销目标,抓好重大活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重大契机的营销工作。同时通过形象宣传与产品宣传相结合、重点宣传和一般宣传相结合、长期工作与阶段性工作相结合、宏观宣传与微观宣传相结合、传统办法与现代办法相结合、政策普惠与重点优惠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落实营销相关工作。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公司独家发起,并先后向境内外投资者发行B股、A股募集资金成立上市公司,集团公司目前拥有其43.5%的股份(按20元/股计算,市值达 39.546 亿元)。
管委会、旅游集团、股份公司主要领导交叉任职。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黄山管委会组织结构图
上市公司管理体制:
1985年10月,黄山管理局黄管政字﹝85﹞第109号批准设立黄山旅游开发公司。1989年1月,黄山管委会黄管办﹝89﹞第16号文件撤销管委会旅游处,与黄山旅游开发公司合并,成立安徽省黄山旅游总公司,1995年因“黄山旅游”股票发行上市需要,市政府办秘﹝95﹞114号文件,将黄山旅游总公司更名为黄山旅游发展总公司。1999年5月25日经黄山市人民政府政函﹝1998﹞8号批准,更名为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6月18日举行黄山旅游集团创立大会暨揭牌仪式。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8.38亿元,2006年资产总额24亿元,实现经营总收入9.32亿元,税前利润1.56亿元。拥有全资企业6家,控股企业4家,参股企业5家。
2007—2008年主要投资项目有:云谷索道改建工程,黄山国际大酒店改扩建项目,黄山轩辕国际大酒店项目,天海四合院改造项目;2009年黄山市中心城区玉屏府住宅一期项目如期开盘销售、北京徽商故里顺利竣工经营;屯溪皇冠假日酒店和商业地产在建项目按计划进行中;中心城区新增400多亩土地储备项目也按计划有序推进。
集团公司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继续实施资本和品牌扩张战略,利用集团优良资产和优质企业的优势,实施资本运作,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经营领域,在景区开发、饭店、索道、旅行社、现代物流、信息产业、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涉旅开发、文化产业及基础设施等众多板块多元化发展。打造“黄山旅游” 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同行业“省内最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目标。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
在职员工总数3,593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150
专业构成
专业构成类别专业构成人数
生产人员2233
销售人员314
技术人员446
财务人员265
行政人员335
教育程度
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55人,占26.6%黄山旅ຫໍສະໝຸດ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情况与新增项目:
2007年公司累计接待入山游客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其中境外游客2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0.83%;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净利润16,273.34万元,同比增长13.5%。
旅游行业对标分析
(一)与国内上市景区对比分析
标杆一:黄山旅游
黄山旅游的发展历程:
起步: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徒步登上黄山,高瞻远瞩地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从此揭开了黄山旅游发展的新篇章。黄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代初的56%提高到83.4%,植被覆盖率高达92%,景区内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均达或好于国家标准,成为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华东动植物宝库”和“人间仙境”。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
黄山市人民政府设立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在黄山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主持风景区的管理工作。黄山管委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市委书记任管委会党委第一书记,市长任管委会主任,现确定一名市委副书记任管委会党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主持景区工作。根据省、市政府的授权,黄山管委会行使相应的行政执法权和国有资产经营权。同时,在资源保护、规划建设等方面接受建设部及省、市建设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目前,黄山管委会内设6个处(室、局):办公室、政治处、园林局、规划土地处、计财处(内设审计室)、综治办。机关党委、工会、共青团按章程设置,由政治处管理。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
黄山旅游集团公司的经营领域:
集团公司经营领域主要有:酒店、索道、旅行社、景区开发与管理、交通运输、商业及与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06年集团公司已进入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积极拓展经营领域。
黄山景区的收入结构大致表现
产业 占比
门票 36%
酒店 24%
索道 24%
其它旅游服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