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部分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1、阿那克瑞翁体阿那克瑞翁的诗主要歌颂生活的乐趣和欢乐的爱情,赞美贵族社会的游宴生活。

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形式完整,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

2、《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在流传的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

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3、新喜剧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旧喜剧的新型喜剧。

它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又称世态喜剧。

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

他写过100多部喜剧,流传下来的只有《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两部。

其喜剧结构紧凑、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

他的创作对罗马的戏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通过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改编,对后世欧洲的喜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新约》《新约》是《新约全书》的简称,它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基督教的正典。

《新约全书》用希腊文写成,共27卷,有“福音书”、“史传”、“书信”、“启示录”四种文体。

5、奥林波斯神系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其中有十二位主神,宙斯是众神之主,他的兄弟姐妹中,赫拉是天后,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得墨忒耳是农神。

他的子女分管天上、人间,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尔忒弥斯是月亮神和狩猎女神,阿佛洛狄忒是美神和爱神,赫淮斯托斯是铁匠神,赫尔墨斯是神使。

其他重要的神还有酒神狄俄尼索斯,命运女神“三个摩伊拉”,文艺女神“九个缪斯”等。

6、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广阔的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做了生动的描绘,被视为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7、《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剧中的悲剧冲突、悲剧性格和悲剧效果集中表现了希腊悲剧的特点。

这部剧作结构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

作者从追查凶手这事入手,紧紧围绕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采用倒叙的手法,把事情的原委通过两条线索的发展与交叉交代清楚,并逐渐把剧情推向高潮,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第二章中古文学1、教会文学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

创作的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主要功用是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统治。

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

2、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

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最常见的形式有牧歌、破晓歌、夜歌、怨歌等。

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

3、英雄史诗英雄史诗依据其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一般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

早起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史诗具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多神教成分和异教色彩。

其中著名的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日耳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列瓦拉》、冰岛的“埃达”和“萨迦”等。

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

最著名的史诗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城市文学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形成而产生的文学。

它大多是民间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强调机智和乐观。

传统的道德范畴标准如崇高与渺小、忠诚与背叛、诚实和阴险在世俗文化中被颠覆,融讽刺、风趣、现实性于一体。

其主要题材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神话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它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

针对教会的神主宰宇宙的思想,人文主义者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的思想。

其核心就在于对人的肯定。

3、“七星诗社”“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有七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

1549年,七星诗社的成员推举杜伯莱执笔发表了题为《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的宣言,主张采用民族语言创作诗歌,废弃拉丁文写诗的传统,其代表诗人是龙沙。

4、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新型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他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

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5、“大学才子”“大学才子”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17世纪文学1、巴洛克文学巴洛克文学是指17世纪一度普遍流行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文学创作。

巴洛克是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巴洛克文学创作在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叠辞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巴洛克文学较为盛行,意大利著名的是马里诺诗派,代表人物是马里诺,西班牙巴洛克文学以贡哥拉诗派为代表,其中的主将就是贡哥拉。

巴洛克文学中成就较高的是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其剧作《人生如梦》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巴洛克文学的特点。

2、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

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过分拘泥于形式,不够真实和自然,尤其与现实距离较远。

第五章18世纪文学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启蒙运动这场大潮里,涌现出了许多或大或小的思想家,他们都鼓励运用理性或者理智,让人民以及人类社会“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这是启蒙运动的实质。

而在理性的运用方面,启蒙运动也有别于此前。

它的重心,不是要通过理性为我们打开“通往心智世界、通往超感觉的绝对世界的大门,把真理像银币一样窖藏起来”,而是要运用理性去分析经验世界,要分解所有简单的经验材料,分解人们根据启示、传统和权威所相信的一切,以推动自身以及社会的进步。

2、感伤主义感伤主义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得名自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在创作上强调感性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怜悯和同情。

它曾流传到德国、法国和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浪漫主义的兴起做了铺垫。

3、正剧正剧是狄德罗建立的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限,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私生子》和《一家之主》是他的两部正剧作品。

4、狂飙突进运动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是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一大批青年作家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想在落后的德国掀起一场风暴,要像狂飙一样重破社会的黑暗。

他们在领袖赫尔德的带领下,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在狂飙突进运动中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和席勒。

5、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1、耶拿派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被称为耶拿派,主要人物是一对理论家兄弟,即施莱格尔兄弟,代表使人有诺瓦利斯和蒂克。

他们的活动中心是耶拿,理论宣传阵地是1798年创办的《雅典娜神殿》,在这份杂志上他们提出了浪漫主义,他们对狂飙突进有所继承,比如要求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

反封建的战斗精神相比狂飙精神减弱。

2、海德堡派1805年左右,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报》,形成了德国浪漫派的另一个中心海德堡派。

该派的中心人物有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

海德堡派的贡献主要在于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3、湖畔派湖畔派是英国出现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4、《草叶集》《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草叶是民主的象征,也是自由、生命力、发展的象征。

《草叶集》贯穿全诗集的主题是歌唱自我、民主、自由。

代表诗篇有《自我之歌》、《啊,我的船长》。

诗作大胆应用了自由体诗的新形式。

5、《东方叙事诗》《东方叙事诗》是拜伦在1813-1816年创作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组传奇诗。

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等。

《东方叙事诗》大多情节离奇,情绪激烈,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背景一般是大海、原野、古堡等,充满异国情调,风格恣肆狂放,潇洒自如。

6、拜伦式英雄拜伦在《东方叙事诗》里集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