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非洲.ppt

中国与非洲.ppt


更有甚者渲染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 义”纯属无稽之谈.从历史源头讲,中国与 西方国家对非洲的外交理念始终不同,这是 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外交理念的传承.中非 传统友谊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应充分弘 扬,同时,也要汲取历史教训,以促进中非新 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1.首脑外交奠定中非关系的基础
中非合作论坛是首脑外交的新形式。中国国 家主席、副主席和总理及非洲4国的总统和非洲统 一组织秘书长参加了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 会议并发表讲话;14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及44个 国家的88位部长参加了200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 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更是吸引了非洲40 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规模空前。
中国与非洲
贸易关系演变的启示
中非经贸关系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全 面友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 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同非洲国家发展经贸合作关系,互 通有无,优势互补,谋求共赢。事 实证明,中非经贸关系堪称南南合 作的楷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非经贸关系近年来得以迅猛发 展。目前,中国已超过英国,成为继 美国和法国之后,非洲的第三大贸易 伙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 有贸易关系的非洲国家只有埃及和摩 洛哥。现在中国已同非洲50多个国家 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首脑外交对中非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既表现 了建立多极化国际秩序的努力,又增进了友谊, 促进了贸易往来。更重要的是,首脑外交体现了 平等观念。
2.平等观念是中非关系的灵魂
中非之间的平等关系可谓国际关系的楷 模。平等意味着尊重主权、互利合作、磋 商协调。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不干 涉内政,中非合作提出的互利双赢及磋商 机制是平等观的表现。
由图看出, 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立外交关 系时,中国与整个非洲贸易只有1200万美元; 2000年,中非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到 2005年,中非贸易额连续五年实现高速增长, 达397.4亿美元,是1995年的10倍,同比增长 35%。2006年中非贸易额已突破500亿美元。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非洲政策存在一些误会和 曲解。西方认为中国是因为石油问题对非洲的 兴趣才突然“升温”。但事实并非如此。半个 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对非关系作为外交 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外长把非洲作为每年正 式访问的第一站,已成为自1991年以来中 国外交的“不成文”惯例。
平等观还表现为一种自律。中国对外援 助工作八项原则明确规定:不将援助看作 单方面的赐予,援助是相互的;中国援助 专家与受援国专家享受同等待遇。
3.互利双赢是中非关系的实质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非双方互相支持。 中国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和安理会改革等 问题上支持非洲,非洲在人权和台湾等问 题上支持中国。
中非合作目的之一是提高非洲自身发展 能力。中国对190种商品免税,给予17个非 洲国家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地位,并就 出口纺织品限额进行磋商,都是为了实现 这一目的。
4.规范机制是中非关系持续发展的保证
2002年4月,《中非合作论坛后续机制程序》 正式生效,保证了论坛机制规范化。2003年的第 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 贝巴行动计划》,对双方未来3年合作进行了规划。 中国对非援助工作也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 化。中国商务部制定了各种法令以促进对非经贸 活动的规范化,还适时发布有关指导性文件,使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达到双赢。中国每年在非 洲举办商品展销会,派遣贸易团组出访,邀请非 洲经贸代表团来华,并在非洲设立11个投资开发 贸易促进中心,以方便双方经贸业务。
50年来,中 非经贸合作在许多领域 取得成果,合作潜力巨 大。中国政府注意到"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 断加强给同是发展中国 家的中国与非洲各国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中非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的力度,不断 拓展双边合作的新途径、新领域。我们相信,通过中国和 非洲各国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中非经贸关系在下个世 纪必将展现更加迷人的风采,为南南合作和国际合作树立 良好的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