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发表时间:2019-08-06T16:49:45.2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和庆[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其中道路的路基路面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西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其中道路的路基路面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因此有必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我国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的现状问题,据此找到相关有效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控制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道路建设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 1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的重要性及特点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是依照线路的具体位置,在技术方法的支持下修筑起来的带状构造物,也是道路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

路基能够保证路面结构的正常使用,承载来自路面的荷载。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只有高强度、稳定性较好、耐久性较强的路基路面才能为道路结构提供良好的结构支撑,保障城市道路在投入使用后,质量能满足要求,满足人们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提高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水平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费用以及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应重视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我国道路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受到人员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施工为露天作业,因此,还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涉及的范围较广,专业类型较多,各专业相互交叉干扰,因此,存在很多变化因素。

在道路建设中,路基路面工程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投资巨大,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合理设计并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施工程序,以保证施工质量。

2当前市政道路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路线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①平曲线半径取用问题。

要根据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及前后衔接情况进行适当的选取,确保曲线道路设计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②在旧路改造施工过程中,存在同向圆曲线直线段长度问题,发生直线长度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加大施工工程量和道路施工成本。

③纵断面设计问题,太注重造价,使得纵断面设计水平偏低,当发生强降水天气时,造成城市雨水倒灌现象。

④混合路段设置的超高问题,易造成低速行驶时的车辆倾倒事故。

2.2路基路面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①沥青路面裂缝。

整个道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交通量过大,在道路建设设计之初,预计交通量小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交通量,导致路面整体结构的实际承载力不足,道路会因此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在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应用不成熟,会导致道路软基发生较大的沉降,出现路面裂缝的问题;材料的配比情况是影响城市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材料配比不合理,或材料终压温度较低,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

除此之外,还有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②桥头跳车。

在我国道路交通领域,桥头跳车与桥梁伸缩缝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伸缩缝处的破坏以及伸缩缝处差异沉降问题会导致车辆经过桥头时出现跳跃问题,这种情况会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并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

产生桥头跳车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路基、路面与桥梁在强度、胀缩性、组成材料和刚度方面的差异,加之车辆的重量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会出现沉降问题,导致桥头跳车。

③路面不平。

路面的平整度会影响过往车辆的舒适性和车辆驾驶员的主观感受。

路面不平会导致车辆经过时产生磨损,并且车辆颠簸对车辆本身也会造成冲击力,因此,路面不平的城市道路质量问题应得到关注与解决。

产生路面不平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压路机与摊铺机使用规范不明确,在施工过程中道路的准基线失控,道路出现不平整的问题。

3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要点 3.1优化纵断面线形设计在进行纵断面线形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纵坡,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纵坡进行合理调整,在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基础上,尽量减少工程量;其二,在纵断面线性设计时,需要着重重视竖曲线的设计,在道路改造时,还需要对一些半径和长度难以达到改造竖曲线要求的情况,来进行重新设计,在满足改建需求的前提上,采用较大的竖曲线长度和半径,以确保道路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效率。

3.2优化路面结构为最大限度提升城市道路工程使用年限和行车的安全性,道路路基路面要尽量保持一致性,以某案例工程为例,路面结构的基本构成为:6cm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的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其中改性沥青AC-13C为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材料,改性沥青AC-20C为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在道路路基下方铺设了ATB-25沥青稳定性碎石,这种路面结构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很强的力学过渡性和稳定性,厚度为10cm,再用乳沥青改性稀浆作为封层,并采用4%~5%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基基层施工材料,厚度控制在36~40cm,3%~4%水泥稳定性碎石作为底基层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控制在18~20cm,其中道路路基路面中的粘层和透水层都按照相应的设计方案和计划进行实施,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路基路面的总体质量,从而提升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路面上行驶车辆的安全性。

3.3路基排水设计路基积水也是影响其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排水设计与施工也是路基施工的关键环节。

由于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长时间侵蚀地基,导致地基层松散,从而降低了路基的使用寿命,使道路工程经常出现病害与安全事故。

因此,排水施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水患,经常通过集中与分散两种排水方式,及时将积水从地基中排除。

其中当降水量较少的情况,可以通过集中排水的方式;如果降水量较大,应通过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及时将水分散式排放出地基;如果路基地势与地形相对特殊,可以配合抽水泵及时处理路基中的积水。

4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 4.1根据土质进行地基处理在地质专业角度上,软土地质是一种高压缩性、低抗变性的地质环境,无法满足道路工程路基建设需求,因此需要对该地质进行处理。

(1)重点勘察城市道路项目施工的路线,如果施工地点位于河床水系比较近的位置上,此时应该根据需要改变路线;其次,深入的分析路基中的软土路基面积、厚度、粘合性与含水量等参数,最终选择合适的路面设计方案。

(2)软土路基处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软土路基的性质来进行软基处理设计。

关于软土地质处理技术,在现代技术的背景下,常见的处理技术有换填土处理法、灌注桩法、夯实法、砂垫层法、挤密法,通过这些方法能够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含水率,同时提高其抗变、抗剪等性能,但这些方法在本质上存在区别,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选择,确保技术实施有效。

4.2填筑施工通常会选择品质较好的软质岩块作为填筑材料,保障岩块表面干净整洁,并严格控制其粒径,粒径5mm以下的岩块应低于超过岩块总量的1/5,填筑过程中要先进行原有路基清理,清理后将软质岩块填筑,填筑通常采用分层的方式,保障填筑的密实度需要通过碾压来完成,完成填筑施工后,要对填筑质量进行检测,保障其压实度达到95%以上,如果不能达标,应重新进行碾压,指导压实度满足标准规定。

碾压是填筑施工中另一项重要工作,其在开展施工前,需要全方位了解路基情况以及周围地形,包括横坡探测、抛填深度检测等。

填筑应从路基中间开始,逐渐向两端位置位移,这样可以为碾压施工提供便利,也便于提升路基压实度。

完成抛填后,需要嵌入石料,对路基的缝隙进行补充。

这项工作需要严格进行石料的质量检测,保障其强度符合施工要求,控制石料粒径在30cm以下。

完成石料嵌入,利用中型碾压机进行碾压操作,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合理控制碾压机速度,最快不能超过3.5km/h,保障路基密实度符合要求后,停止碾压。

4.3合理处理路基路面裂纹问题路基路面的裂纹问题是道路致命问题之一。

设计人员要想控制裂纹或者避免道路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类似问题,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收缩性小的结构作为路基,施工时要把握好施工材料裂缝原理的应用,同时,还要注意所选材料的含水率,必要时适当添加外加剂保证材料的指标参数,从而有效避免路基路面的裂纹问题。

5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措施5.1设计及施工团队在施工前进行实地考察设计团队在对道路路基路面进行设计前一定要对建筑施工工地进行考察,首先,设计人员的实地考察可以正确直观的了解到道路周边的环境,比如土壤的结构,道路路面的起伏情况,一些无法在短时间内考察到的物理因素可以通过文献进行考察,比如像当地的年降雨量,日常的气候等,道路周边是否有河流等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人员不能只考虑眼前的情况,还要考虑到一些小概率事件。

另外,根据土壤的分布情况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后期道路路基的腐蚀,大大增加了道路的使用年限。

我国由于总面积较大,整体的道路长度也较长,道路覆盖面积较广,对于不同的地区道路路基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设计团队不进行实地考察很容易发生设计成品不符合实际环境要求的情况。

另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实地考察时还可以与施工人员进行协商,了解到施工人员的施工范围,避免设计超出施工能力范围造成设计重返,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5.2对施工原料进行严格的筛选道路路基路面施工原料在施工过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原料是否耐用将直接影响到路基路面是否牢固,进而直接影响到整段道路的使用寿命。

通常情况下,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选择的不够合适,通常沥青、水泥以及混凝土是最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因此施工队伍切忌经验主义的使用,挑选路基路面施工原料的人员要了解到道路建造的环境,根据环境挑选出合适的原料,尽量选择收缩性较小的材料,预防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出现的变形现象。

同时,在从原材料供应商获得原材料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只有确保其质量后才能有效投入使用之中。

5.3加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就道路的功能性与建设性要求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即为控制道路的平整性,通常石灰稳定土拥有相对较为良好的平整度,能够达到稳定的目的,而对于采用碎石进行补充的路面平整度难以有效控制,一旦发生路面不平整,自然会造成路人行车不便或行车舒适度相对较低的现象。

因此,对施工队伍而言,最为重要即为做好对压实工作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设备进行工作。

尤其是需要做好裂缝的预防工作,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导致污水、雨水通过裂缝流入整个地下结构、地基之中,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对行人而言裂缝会导致行路不便,而对于机动车而言,轮胎会因为裂缝而产生打滑的现象,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前我国的电线管道结构、天然气管道结构等,如果路面出现裂缝的话,雨水会渗透到底下的结构之中,造成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问题。

相关主题